文丨壹觀察 宿藝
智能家居企業,有兩條主流的發展路徑。
一是從「體驗」角度切入。手機、智能音響廠商等,基於人機交互體驗創新,滿足了消費者的智能體驗,並在此基礎上,從個人消費品切入至冰箱、空調、門鎖等家庭消費場景。
二是從「產品」角度切入。傳統家電企業、家居品牌,在現有家居產品基礎上增加智能化體驗。
作為科創板智能家居上市公司的螢石網路,正在走出第三條路,即從「技術」角度切入,以「視覺能力」為核心,在此基礎上,延伸軟硬體產品能力與解決方案。
3月24日,螢石2023春季新品發布會,讓外界看到了這條道路的可行性。
產品力大爆發
參加完發布會,《壹觀察》有一些意外,沒想到智能家居可以做到這麼細節、這麼豐富,甚至有種「螺螄殼裡做道場」的感覺。
以智能家居攝像機為例,螢石一口氣發布了多款新品。加上智能入戶系列產品,以及智能盒子和家居智能控制系統及產品解決方案,不到2小時的發布會,總共發布了十餘款智能家居新品,另外還有EZVIZ Connect 2.0智能家居系統等軟體產品。
螢石智能攝像機高端旗艦新品——旗艦款全景攝像機E4p,在做好高端攝像機「本分」的同時,還做到了跨界和破圈。600萬像素和360度全景鏡頭是其高端「本分」,讓用戶實現360°全景監控。
寵物陪伴攝像機PM2,主打看護功能。它具備2K星光級感測器,全幀率寬動態,AI寵物檢測,遠程激光逗寵,人寵語音互動等功能。基於攝像機內置的兩顆微型多軸激光雲台,主人可通過APP靈活「發射」出激光,即使遠隔千里,也可與寵物快樂互動。同時,還可以隨心選擇貓貓叫或狗狗叫,與寵物實時「對話」。
螢石的智能入戶產品將門鎖從指紋識別、密碼識別進階到3D人臉識別新階段,新品Y3000FVX、DL50FVS等均具備3D人臉識別功能,前者還配備兩顆超廣角鏡頭,更大視野,下攝主要用來包裹檢測。當檢測到門前包裹投遞時,會遠程提醒用戶,並可以一鍵看管。
當家裡的智能家居產品越來越多,統一管控、協同控制就顯得尤為重要。發布會上,螢石公布了其在智能中控和控制系統的解決思路。中控大屏部分,螢石發布了新品TV Studio,將電視屏變成互動屏、中控屏、娛樂屏。它搭載了500萬像素的高清廣角攝像頭、4麥克風陣列的遠場拾音系統,可做到操控全屋智能家居,電視與手機、電視與電視間的雙向音視頻通話。
螢石還從安全性、易用性、智能化三方面對2022年發布的EZVIZ Connect進行全面升級,推出全新的EZVIZ Connect 2.0技術,可將螢石旗下多類型、多型號的智能設備相互鏈接,組成智能家居整體控制系統。從技術層面上,將智能家居產品的互聯互通做到更安全、更便捷、更智能。
發布會上,從前端產品到後端系統,螢石進行了全面升級,甚至還包括一款自研的智能鎖體,可以適應更多門體。如同打通「任督二脈」一樣,螢石的產品密集發布,一塊塊小屏幕正在拼湊出智能家居大版圖。
視覺能力收穫「複利」
產品爆發力來自何處?可以套用最近比較流行的複利思維。所謂複利思維,簡單來說就是利滾利思維,是力爭某件事物實現指數增長的一種思維方式。複利思維通常應用於生活、財富、知識等等領域。
在智能家居行業,螢石也正通過夯實以「視覺能力」為核心的領先技術,來踐行複利思維,實現產品的大爆發。不論是可以識別門外包裹的智能攝像頭還是具備3D人識別功能的能智能門鎖等等,都離不開視覺識別、圖像演算法。產品是這些視覺能力的外化,加在門鎖上就是人臉視頻鎖,加在屏幕上就是智能屏。
起家于海康威視的螢石,在圖像識別方面具有天然優勢,切入智能家居賽道後,螢石對這一長處持續加碼。
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螢石網路研發費用占營收比例達13.66%。截至2022年6月末,螢石網路擁有1150名研發人員,占公司員工總數近30%;公司擁有74項授權發明專利及74項軟體著作權,在申請發明專利375項。
在這種技術投入下,螢石智能家居的產品力、體驗感得到持續提升。以其獨有的演算法商店為例,它將演算法程序放置在雲端,用戶可從商店下載至螢石智能設備當中,使設備具有原不具備的功能。類似於智能汽車的固件升級,讓用戶體驗在線迭代、持續提升。
螢石還曾在招股書中披露,擬對新一代物聯網雲平台項目及智能家居核心關鍵技術項目分別投入 8.0億、3.9億,以提升公司在增值服務、隱私計算、視音頻 AI 演算法等雲平台服務技術的競爭力。
對於視覺能力的持續投入,轉化為產品競爭力和產品矩陣,最終讓螢石收穫「複利」效應。據艾瑞諮詢的統計,2020年全球家用攝像頭出貨量為8889萬台,螢石網路智能家居攝像機出貨量約為1279萬台,佔全球市場份額約14.39%;2021年螢石全年出貨量約為1800萬台,佔全球市場份額約18%,處於市場前列。
當天的發布會上,螢石的智能攝像機產品已經呈現出針對細分場景的多樣化產品矩陣,比如針對溫室大棚、報亭、魚塘等場景的燈座攝影機,只要有常規的螺口燈座,即可輕鬆安裝。
螢石網路產品經理王越對此表示:「隨著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我們將目光投向育嬰、養老、看寵等領域,在用戶細分的生活場景中探索智能家居攝像機的更多可能,為生活賦予品質、便捷與溫情。」
智能家居進入「深水區」
除了持續增強視覺能力,螢石的「智能家居+物聯網雲平台」的雙主業,也讓其收穫差異化競爭力。尤其在智能家居行業進入「深水區」之後,螢石的雙主業優勢更加凸顯。
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智能家居行業的發展深入,簡單的互聯互通和遠程操作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用戶對生活智能化的需求,智能家居廠商通過雲平台和AI演算法提供更為多元化的增值服務將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
這句話其實劃分了智能家居行業的發展階段,在最初的「淺水區」,智能家居主要是將家電、家居聯網,從線下設備變成在線設備,用戶可以手機遠程操控;而到了「深水區」,設備在線是標配和基礎操作,給用戶實實在在的智能化體驗,將是市場競爭的焦點。
具體到智能家居產品,就要比拼細節和用戶體驗。螢石全行業首創雙攝方案的Y3000FVX人臉視頻鎖雙攝版,一改傳統門鎖攝像頭視野範圍小,大廣角畫面變形的弊端,可以做到門前全景視野,從頭到腳都能看的清楚,地面快遞、包裹不再有盲區。靠這一細節突破,滿足了用戶真實場景的需求。再比如,全景攝像機E4p可支持畫中畫特寫追蹤,當檢測到人形後,自動識別聚焦與5倍放大,讓用戶同步關注整體與細節。
而給用戶帶來體驗創新,就不能只有終端智能產品,還要有雲平台,能支撐產品持續創新,支持用戶獲得持續更新的智能化體驗。螢石是目前行業內少有的從硬體設計、研發製造到雲平台具備完整一體化服務能力的AIoT企業。這為其在「深水區」穩健發展打下了基礎。
過去幾年,螢石推出了一系列雲產品和服務,包括IoT開放平台、視頻開放平台、SaaS助推器等,不斷提升面向家居、類家居場景的雲服務能力。截至目前,已入駐的「10萬+」開發者藉助螢石開放平台和雲服務,在智能安防、智慧農業、智慧教育、智慧工地等行業場景深耕,並為音視頻能力開發新應用、創造新價值。
更多合作夥伴加入,進一步提升了產品體驗和服務用戶的能力,又為螢石帶來用戶增長「複利」。截至2022年6月末,螢石物聯網雲平台註冊用戶數量突破1億,月活用戶從2018年的1300萬增長到2022年6月的近4000萬,年複合增長率超過40%;「螢石雲視頻」應用中的月平均付費用戶數量從2018年的48萬增長到2022年上半年的超過170萬,年複合增長率超過50%。
「公司探索出了有別於其他智能家居企業的商業模式,不僅通過硬體的研發和銷售獲得一次性收入,而且可以通過持續的C端增值服務獲得雲平台服務收入,形成價值周期更長的盈利模式。」螢石網路董事長蔣海青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