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大砍訂單,怎麼回事?

全球半導體市場銷售額的下降,伴隨而來的,是近日台積電很多3nm的客戶臨時取消了訂單,因此台積電也不得不做出大砍供應鏈訂單的行為,且該比例將近一半,在40%~50%的區間徘徊,其範圍囊括了再生晶圓、關鍵耗材、設備等等領域。一向以來,這些供應商規模都不是很大,台積電的這一行為,在業內掀起了一場不小的風雨。

據了解,台積電從今年第三季度末的時候訂單方面就開始轉弱,影響並不止於擴散到該季度,還涉及到了今年第四季度到明年第一季度,其範圍還囊括了前段生產製程與後段先進封裝製程,在此其中,後者的影響要大於前者的影響,可見台積電的壓力也是不小的。

而上面提及到的大批量3nm製程客戶取消訂單的消息,具體是這樣的。台積電原本的計劃是在年底的時候3nm的月產能達到4.4萬片,但現在變成了1萬片,減少了不少。

至於為什麼會減少,不少人認為跟他們的大客戶英特爾不無關係。消息稱,英特爾因為自身技術還沒辦法發展成熟,使得自家新平台的發展只能延期,沒辦法如約進行使用台積電技術,而這個拖延時間要達到一年。而像英特爾這樣影響台積電的客戶,還不少......

另一方面,在不久前,從今年的第三季度起台積電前十大客戶就陸續在砍單,尤其是聯發科、英偉達、AMD減單幅度或延後拉貨力度更是超出預期。

這也使得台積電再次對資本支出方面進行了下修,原計劃全年在資本支出上是徘徊在400億美元~440億美元之間,但因為現在的種種表現,不得不減少到360億美元。

而台積電也針對這一情況做出了回應稱:沒有此類情況發生。

本文內容整理自集微網,部分素材來源網路,僅供交流學習之用,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