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變「超市」,王興繼續「電商夢」?

最近,美團社區團購的生意,變了。

前幾天,優選官方表示,未來將升級為「明日達超市」,並提出全新品牌標語——「真的真的省」。

好傢夥,這話一出來就知道不簡單。這明顯與美團閃購美團買菜的即時零售定位形成互補。

這樣一來,王興的「電商夢」會成功嗎?

從殺出重圍到撤退

作為美團新業務最重要板塊之一,美團優選一直備受關注。

王興曾在財報會議中表示,美團優選是10年才有一次的重要機會,是必須贏的一場戰爭。

2020年7月,美團成立優選事業部,與買菜事業部門並列。隨後的9月3日,其又高調宣布「千城計劃」,計劃未來3個月開進20個省,年內實現「千城」覆蓋。

不過,社區團購是一門燒錢的生意,快速擴張離不開資金彈藥。即使背靠大廠,計劃也趕不上變化。

2020年開始,社區團購進入混戰,價格戰、高成本購入、營銷費用讓大批地方團節節敗退,甚至一部分有融資支持的團購企業,也難以撐過那年冬天。

其中,「老三團」同程生活、食享會以及十薈團的離場讓人唏噓。

好不容易留下來的美團優選、多多買菜,同樣壓力巨大。

尤其疫情反覆的3年,「活下來」和「成本控制」成為大家的關鍵詞。

數據顯示,包含美團優選在內的美團新業務虧損額由2020年的109億元擴大到2021年的384億元,同比擴大36.6%至76.4%。

2021年美團優選GMV預期目標為1500億,多多買菜為1500億。不過,前者僅完成1200億元,後者則在800億元左右,均未達到預期目標。

各大平台均未達到預期也從側面反映出,社區團購的商業模式尚未跑通,盈利依然艱難。

去年下半年起,不少社區團購平台迎來收縮、轉型與關停,美團優選、多多買菜、淘菜菜等玩家都在收縮戰線和人員優化。

今年4月以來,美團優選接連退出新疆、甘肅、青海、寧夏和北京等市場,加速尋找減虧、盈利的出路。

現在,又將優選的定位改為「超市」,可以看出美團進一步優化零售版圖,放棄社區團購只是第一步。

擁抱新誘惑

即時零售,可以說是由疫情催生,與美團業務極為臨近的風口。

疫情的不確定性更讓人們對於即時性、確定性需求提升,即時零售客戶增加,而這種需求的形成存在部分消費習慣的不可逆,可以發展出更多粘性客戶。

對於美團來說,抓住即時零售的風口,甚至比社區團購更具吸引力。

於是,今年9月,美團App首頁改版,新增置頂欄「美食百貨,隨叫隨到」,超市便利、品質百貨、蔬菜水果、買葯與外賣等即時零售業務被整合至在首頁置頂位,這些業務主要圍繞線下實體商超,提供半小時級送達服務。

今年二季度財報中,美團將過去「餐飲外賣、到店酒店及旅遊、新業務及其他」三大業務板塊改為劃分為兩大業務板塊——核心本地商業和新業務。其中,美團閃購從過去的新業務板塊被劃分至核心本地商業板塊。

可以看出,以美團閃購為代表的即時零售仍然是美團關注的重點,而美團優選的調整,能夠讓美團電商零售版圖更加完整。

美團終於電商化

王興一直有著「電商夢」:美團買菜對標叮咚買菜;美團優選對標多多買菜;美團閃購對標京東到家;團好貨對標傳統電商。

如今,相繼調整了美團閃購、美團優選業務後,美團與京東超市、京東到家、天貓超市的競爭也愈發明顯。

比如,9月16日,iPhone 14發布,每天直接將宣傳頁置於APP一級入口,主打30-60分鐘送貨,直切京東小時購電子市場。

這正是美團與京東在即時零售市場競爭的一個縮影。

不過,與京東採取品類拓展的打法不同,美團的電商業務布局,更多是以時間為緯度,從半小時達、小時達到次日達、X日達等,由本地生活服務不斷切入電商,由邊緣向中心拓展。

可以說,美團優選和電商正在融為一體,

超市化的美團優選,正逐漸成為美團大零售體系的重要一環。王興的「電商夢」,或許正在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