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洪波向左,董明珠向右

2025年05月23日21:53:02 財經 1589
方洪波向左,董明珠向右 - 天天要聞

作者 | 黃昱

編輯 | 王小娟

最近,一向敢言敢為、殺伐果斷的董明珠,居然對其曾經怒斥的前格力網紅員工孟羽童,重新打開了格力的大門。

5月23日19:00-21:00,董明珠與孟羽童如約亮相格力明珠精選抖音直播間,進行了一場直播帶貨。這是孟羽童2023年官宣離職後和前老闆董明珠的第一次合體直播,開播半小時後衝到了抖音大家電帶貨榜單第一名,但總榜僅位居第70多名。

中國白電三巨頭格局形成的這十多年來,董明珠應該是最被外界所熟知的掌舵人。她認同「格力是董明珠的,董明珠是格力的」,也一直用實際行動將自己和格力牢牢捆綁在一起。這讓她的一舉一動都輕易為格力獲取流量的同時,也埋下了不少隱患。

同樣是國內第一批民營企業中的頂級經理人,美的集團掌舵人方洪波卻一直很低調,不過最近其罕見接受外界深度訪談,因為提到「從不加班」、「是美的發展史上的過客」等觀點而備受關注。

過去多年,方洪波、董明珠這兩位管理風格截然不同的掌舵人,一個向左強調「自我顛覆、自我否定」,一個向右強調個人權威,帶領美的和格力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

雖然美的比格力少了更多「網紅氣質」,但無論從營收還是市值來看,格力如今都已落後於美的。

在當前家電行業存量競爭越發激烈的背景下,為了突破增長瓶頸,各大企業都希望通過創新營銷,來撕開新的增長空間。

董明珠今年4月開啟了第五個任期,但其仍持續將個人IP與企業牢牢捆綁的做法讓格力面臨不少負面輿論,若不做出改變,未來的格力恐面臨「掉隊」的命運。

不同

5月20日下午,孟羽童在小紅書發文稱,「時隔兩年收到了來自前老闆的微信」。在她發布的對話截圖中,「董總」稱要帶孟羽童去吃飯。而此筆記的評論區,格力電器賬號也留言:「歡迎回家吃飯」。

5月23日的直播中有人問孟羽童是否有可能重回格力,董明珠表示:「羽童離開格力的原因,不是像那種惡意竊取公司技術,或者被其他廠商挖走等情況,那為什麼不可以(回來)呢?等她出國讀完一年書回來後再說。」

孟羽童2021年9月大學畢業後入職格力,當年格力明珠羽童精選抖音直播間粉絲數很快過百萬。2023年,孟羽童從格力離職時可謂是鬧得沸沸揚揚,因其網紅身份,以及董明珠怒斥其在格力任職時跑去當網紅賺錢,多次登上熱搜,也讓董明珠受到了不少負面輿論。

如今兩人的破冰讓外界難免感到意外。

家電行業資深觀察家劉步塵對華爾街見聞表示:「我能夠想到的解釋可能只有兩個:一是董想藉此機會製造一個勁爆的話題,從媒體上壓一壓方洪波最近被公眾的高關注度;二是通過和孟修復關係,重塑王自如對其個人形象造成的傷害。」

因為重用王自如,董明珠多次被群嘲。尤其是2023年王自如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我哪怕每天什麼事都不幹,我就看她怎麼開會,我聽她每天講什麼、做什麼,我都覺得是一件幸福的事。」然而,董明珠似乎對王的恭維甘之如飴。

作為中國企業家群體中少見的女性,已經71歲的董明珠近年來一直充滿爭議。今年,她還因為一句「絕不用海歸派,只在國內高校里培養自己的人才」 、「海歸派里有間諜,我不知道誰是誰不是」的輿論,讓外界不滿。

譴責的聲音不少,知名媒體人胡錫進更發文稱,董明珠應當就其針對海歸群體所說的越線言論進行道歉。

跟過去面臨的無數次爭議一樣,董明珠最後依舊選擇不了了之。

在2012年成為格力的一號位後,董明珠就與格力的品牌形象緊緊地捆綁在一起,早年不僅換掉老牌代言人成龍自己上陣,還用自拍照作為格力手機的開機畫面,後來親自下場直播,數月前格力專賣店更是更名為「董明珠健康家」。

在董明珠治下,格力不僅高度集權,而且高度依賴董明珠個人IP。

同樣是在2012年接過所在公司創始人棒子的方洪波,則與董明珠信奉著完全不同的管理哲學。

方洪波對外表示,自己看起來「玩世不恭、弔兒郎當」,原因在於美的高度分權,「我在公司每天好像也閑著沒事幹,沒人找我,因為他們不用找我,我高度分權給他們。」

不同於格力隨處可見的董明珠海報,方洪波在公司內部也禁止懸掛自己的照片,同時他提到,不允許員工稱讚自己,在他看來:「一個CEO、董事長能聽到什麼,取決於你想聽到什麼。」

他對自己的定位也很清楚,認為自己只是美的發展歷史上的一個過客。「就像跑 4×100 米,我把這一棒做好,然後接班人接好。」

未來

董明珠對格力的貢獻毋庸置疑。加入格力前期,董明珠是不折不扣的鐵血銷冠;在正式成為格力掌舵人的那一年,格力營收首次突破1000億元,當時董明珠提出了五年再造一個格力的目標,最終,花費近六年,格力營收規模首次摸到近2000億,凈利潤翻三倍。

不過,曾經底氣十足的董明珠,如今卻讓格力明顯落後了,不僅營收只有美的近一半,甚至與海爾都有了明顯的差距。

數據顯示,2024年,美的集團實現營收4091億元,同比增長9.5%,歸母凈利潤385.39億元,同比增長14.3%。今年一季度,美的集團營收同比增長20.49%至1278.39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38%至124.22億元。

作為對比,2024年,格力電器實現營收1891.6億元,同比減少7.26%,實現歸母凈利潤321.8億元,同比增長10.91%。今年一季度,格力電器營收同比增長14%至415.07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26.29%至59.04億元。

如今格力電器不僅與美的集團之間的營收差距越來越大,也落到海爾智家的後面。今年一季度,海爾智家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91.2億元,同比增長10%;歸母凈利潤54.9億元,同比增長15%。

何享健曾感嘆:「我最大的成就,就是發現了方洪波。」

顯然,方洪波也沒有讓何享健失望。這些年,方洪波帶領美的集團一路高歌猛進,在中國家電領頭羊的位置上做的很穩。

業績領先一個身位的同時,方洪波為美的整體估值提升做了很大努力,接手美的第二年,就推動集團換股吸收合併美的電器整體上市,讓美的集團成為了A股家電龍頭,在市值上遙遙領先海爾智家和格力電器。

截至5月23日收盤,格力電器總市值約為2608億元,美的集團總市值為6051.33億元,海爾智家為2417.04億。

在家電行業增長見頂,小米等年輕品牌來勢洶洶的背景下,格力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以空調為主要收入。格力電器財報顯示,2023年其空調收入佔比達到74.14%。

去年格力變更了統計口徑,不再單獨公布空調業務收入,而是將空調與生活電器合併為「消費電器」,該科目2024年收入為1485.6億元,佔總營業收入的比例為78.54%。

董明珠曾表示希望空調業務佔比最多維持在50%,如何幫助格力尋找到第二增長曲線仍然是當務之急。近年來,格力持續布局新能源、智能製造、工業裝備等領域,但新業務轉型明顯不及預期,此前宣布擬投10億元增持格力鈦(原銀隆新能源)也被看衰,導致股價跌超7%。

在艱難尋找新增長點的同時,與董明珠個人IP緊密捆綁無疑也是格力未來需要給出解決方案的問題。

在給格力能夠輕鬆帶來流量的同時,董明珠個人IP與格力緊密捆綁無疑不利於其品牌年輕化建設,同時董明珠的一言一行也容易給格力帶來很多負面影響,這可能直接導致格力銷量和業績受到衝擊。

另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20日,在第十三屆格力電器董事會改選即將舉辦之際,董明珠在與俞敏洪的對話談到「接班人」話題時,董明珠說,如果她現在退休了,這個品牌(格力電器)沒了。於是今年4月前,離不開的董明珠開啟了在格力的第五個任期。

一家企業如果離開某一個人就失去了品牌,這絕對是存在極大風險的。格力重塑品牌價值迫在眉睫。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歡迎下載APP查看更多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丹東港集裝箱火車集疏港創歷史新紀錄! - 天天要聞

丹東港集裝箱火車集疏港創歷史新紀錄!

【來源:今日丹東】日前,隨著最後一組糧食集裝箱落地,丹東港集裝箱分公司5月火車集疏港作業量突破5.02萬標準箱,刷新掛牌以來單月歷史最高紀錄,實現效率與效益的雙突破。據悉,今年以來,面對日益複雜的市場形式,集裝箱分公司迎難而上,持續優化作業
信用債ETF基金連續12日合計吸金超112億元,衝擊9連漲 - 天天要聞

信用債ETF基金連續12日合計吸金超112億元,衝擊9連漲

截至2025年6月20日 13:18,信用債ETF基金(511200)上漲0.06%, 衝擊9連漲。最新價報101.18元。流動性方面,信用債ETF基金盤中換手26%,成交47.53億元,市場交投活躍。拉長時間看,截至6月19日,信用債ETF基金近1周日均成交84.55億元。規模方面,信用債ETF基金最新規模達182.54億元,創成立以來新高,位居可比基金首
6月過後紅利資產迎來較好布局時點,300紅利低波ETF紅盤上揚 - 天天要聞

6月過後紅利資產迎來較好布局時點,300紅利低波ETF紅盤上揚

截至2025年6月20日 13:15,滬深300紅利低波動指數上漲0.54%,成分股杭州銀行上漲2.69%,民生銀行上漲2.35%,中國人保上漲2.27%,浦發銀行上漲1.96%,光大銀行上漲1.96%。300紅利低波ETF(515300)上漲0.44%。流動性方面,300紅利低波ETF盤中換手1.13%,成交6196.54萬元。拉長時間看,截至6月19日,
四年累計虧損近20億,哈工智能進入退市整理期 - 天天要聞

四年累計虧損近20億,哈工智能進入退市整理期

界面新聞記者 | 高菁哈工智能(000584.SZ)即將退市。停牌近兩個月後,哈工智能股票於6月20日復牌,並進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的期限為15個交易日,預計最後交易日期為7月10日。首個交易日無漲跌幅限制,此後每隔交易日的漲跌幅為10%。截至午間收盤,哈工智能股價報0.23元/股,下跌84.25%,最新市值為1.75億元。退市整理期...
科創板改革深化,科創 AIETF 成交額超億元,芯原股份領漲 - 天天要聞

科創板改革深化,科創 AIETF 成交額超億元,芯原股份領漲

截至2025年6月20日 13:08,上證科創板人工智慧指數(950180)下跌0.99%。成分股方面漲跌互現,芯原股份(688521)領漲1.34%,瀾起科技(688008)上漲0.37%,力合微(688589)上漲0.15%;中郵科技(688648)領跌4.52%,奧比中光(688322)下跌3.20%,恆玄科技(688608)下跌3.09%。科創AIE
電子行業業績有望延續高增,數字經濟ETF回調蓄勢 - 天天要聞

電子行業業績有望延續高增,數字經濟ETF回調蓄勢

截至2025年6月20日 13:06,中證數字經濟主題指數(931582)下跌0.76%。成分股方面漲跌互現,華大九天(301269)領漲2.04%,北方華創(002371)上漲0.65%,芯聯集成(688469)上漲0.65%;柏楚電子(688188)領跌5.65%,兆易創新(603986)下跌4.38%,鳴志電器(603728)下跌3.38%。數字經濟E
最新LPR發布,如何理解? - 天天要聞

最新LPR發布,如何理解?

2025年6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最新LPR報價:1年期品種報3.0%;5年期以上品種報3.5%。「在5月兩個期限LPR各下降10個基點之後,本月LPR維持不變,符合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