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宏觀經濟政策的結構性效果和長遠利益


圖片來源:取自百度圖庫

前文曾說過,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的情勢下,政府應敢花錢多花錢才能促使經濟回暖。也談到政府花錢要堅持共同富裕、體現公平、效率、扶持基礎研究、科技創新等四項基本原則。此外,個人認為還要特別重視宏觀經濟政策的結構性效果和長遠影響。

當經濟面臨衰退和蕭條時,主流宏觀經濟學理論(新凱恩斯主義)認為:政府應該斟酌性地運用政策來抵消經濟衝擊力量,並根據經濟形勢的變化適時調整政策方向和力度。政府的宏觀經濟政策包括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工具包括:(1)降低實際稅率;(2)增加政府支出水平。貨幣政策工具包括:(1)公開市場業務,回購政府債券;(2)降低銀行準備金率;(3)降低貼現率和銀行基準利率

當前我國執行的宏觀經濟政策組合是:寬鬆的財政政策和穩健中有松的貨幣政策,不搞大水漫灌式的經濟刺激政策。在此主基調下,財政方面:(1)大幅度減稅降費,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布的數據,截至7月20日今年以來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超3萬億元。(2)大幅度增加政府支出,基建計劃規模達14萬億元以上。(3)增加轉移性支出,為中微企業和困難群體紓困。貨幣方面:(1)連續多次降准降息,央行2022年4月25日宣布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之後,我國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為8.1%,處於歷史最寬鬆周期。


圖片來源:網路

當前,為經濟托底,放鬆銀根,加入政府支出和投資,是合理和必然之舉。可能需要注意的問題財政支出結構和政府(包括國企)的投資結構,也就是說,資金應該投向哪裡,哪些行業?

筆者認為,主要地應考慮以下方面:

一、為困難家庭和失業職工解困;

二、為困難企業紓困,重點扶持中小企業;

三、加大基礎理論研究和技術應用開發研究的經費投入;

四、加大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是新基建的投資;

五、傳統投資方面加大水利設施建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六、貨幣政策方面,要在保增長和防風險防通脹之間找到平衡點。

總的原則是短期解困和長期投資效果相結合,既要有利於當前的民生和防範風險,又要著眼於未來,實現經濟結構轉型,促使我國快速走上高質量發展的新路。


圖片來源:取自百度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