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強勢出手,台積電後悔都來不及

本文原創,請勿抄襲和搬運,違者必究

台積電一年超五分之三的營收都來自美國市場,所以在很多事情上,台積電都無法做出自主選擇。因為美國會幫台積電選擇,比如讓台積電到美國建廠,說是邀請,但台積電沒有第二條路可走。

這次美國要求台積電交出機密數據,已經到美國建廠的台積電能後悔呢?美國工廠能否順利建成呢?

美國真實目的曝光

美國是台積電最大的客戶市場,原本在大陸還有一家大客戶,現在主要的客戶都集中在了美國。蘋果、高通、AMD、英特爾英偉達等等世界級晶元巨頭,都是台積電的客戶。

看起來有這麼多的頂級客戶是一件好事,但時間久了,台積電的供應鏈,核心機密以及技術都會傾向於美國。

果不其然,美國接連行動,在美國的邀請下,台積電最終決定在亞利桑那州建設一座5nm工廠。此後有消息稱,美國要求將工廠數量提升至6座,並且包括一座3nm工廠。

這是要把台積電供應鏈給轉移的節奏,畢竟建設一座生產線,其背後的設備供應商,技術解決方案企業和台積電最重要的製程工藝都會放在當地。

這些東西到了美國,想要撤離就難如登天了。來時容易去時難,因為美國根本不打算讓台積電離開。靠台積電這家世界第一大代工廠的供應鏈,很容易就能振興本土的晶元製造產業。對供應鏈已經有所行動,這次美國得寸進尺,盯上了台積電的企業機密信息。

在一次半導體峰會上,美國對台積電,三星等半導體廠商提出要求,要讓其交出包含客戶銷售訂單、晶元庫存、成品良率等關鍵企業機密信息。而且這一次美國不打算輕易放棄,表示如果不交出數據,會有更強硬的做法。

此消息一出便引發了半導體行業的激烈討論,要知道銷售訂單,晶元庫存等信息是企業非常重要的信息。

如果被外界獲得,很容易就能得知一個企業的真實水平。而且也能對比競爭對手的商品成本,從而制定對自己更為有利的發展措施。

總之一旦企業機密披露給美國,美國會成為全球半導體行業的主導者,掌握全球第一,第二大晶元廠商的命脈,將來美國企業和他們進行訂單談判時,定價權就在美國手中了。

美國嘴上說著是為了供應鏈的公開透明,從而解決缺芯問題。可實際上美國的真實目的是為了掌握供應鏈。從實際上的設備產品,到企業的談判定價權利都會由美國說了算。

現在這一目的被曝光,美國也不打算收斂,若真是為了解決缺芯問題,有必要採取強硬措施嗎?

台積電還能後悔嗎?

台積電最大的優勢就是技術和背後的供應鏈,和行業內頂級供應商建立密切的合作關係。可要是台積電在美國建設6座晶元廠,這些供應商的設備只能流入美國。雖說是放在台積電工廠,可終究是為美國晶元製造業做出貢獻。

現在美國不滿足於供應鏈,而是要掌握更大的市場話語權,要讓台積電公開機密信息。可是已經在美國建廠的台積電,還能後悔嗎?

此時的台積電在美國建廠,已經是覆水難收。只有前進,無法後退。一方面大部分的客戶和營收來源都來自美國。另一方面台積電也需要美國提供的軟體,硬體技術。

隨便涉及到一項晶元專利,都和美國技術有關係。想要繞開幾乎是不可能的,美國既然能夠實施一次晶元規則,就能實施第二次。台積電自然不希望成為第二次實施的目標,因此在各類事情上,只能順其自然,遵守規則。

美國對晶元企業的機密數據強勢出手,台積電後悔都來不及了。除非美國收手,否則對機密數據勢在必得。

美國工廠能否順利建成?

台積電作為全球第一大晶元代工廠,掌握連美國都覬覦的晶元製造技術。美國最大的晶元製造企業英特爾,目前連10nm以下晶元量產技術都無法攻克。高端晶元也要找台積電代工。

全球70%以上的晶元都在亞洲生產,美國目前生產的晶元只佔世界總產能的12%。無法接受這一事實的美國,開始想辦法提升本土的晶元製造產業。

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引進海外代工廠,台積電掌握的技術和實力成為了主要目標。已經同意到美國建廠的台積電,可能沒想到是羊入虎口。那麼美國工廠能否順利建廠呢?

情況很明顯,就算建廠過程中遇上什麼問題,美國也不會讓工廠建設失敗。台積電無法後悔,美國費盡心思要建的廠,很難失敗。此時台積電就算後悔,也來不及了。

總結

台積電的話語權正在逐漸被削弱,分散供應鏈到美國,掌握主動權的其實是美國。還有三星,英特爾都將在美國開展晶元建設項目,未來的美國會進一步提升本土晶元製造實力。台積電要想穩固地位,就要考慮怎樣掌握更多的底牌。

你認為台積電還能後悔嗎?

科技有趣味,帶你了解新鮮科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