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投資要謹慎,錢沒了,不但「心碎」,而且要命

個人擁有更多的財富對其健康狀況是有正面影響的,因為富裕階層擁有更多的工作自主權、更好的居住環境、更好的營養攝入、更優質的醫療保健服務等等。很多研究也證實財富和健康狀況相關,更多財富的人往往擁有更好的健康狀態。在美國,最富有1%人群的預期壽命比最貧困的1%多10~15年。然而,研究發現,財富的增減和財富總量一樣影響中年的健康。


財富下降20%,心血管疾病增加15%


近期發表在JAMA雜誌上的一篇研究發現,中年人財富下降20%,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15%。


研究者調查5579例50歲及以上無心血管疾病的成年人財富消長及健康狀況,觀察財富變化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財富包括住房和非住房,非住房包括車輛、企業、股票、共同基金、支票和儲蓄賬戶等。健康數據的收集主要通過採訪,同時查閱了國家死亡數據以獲取更多信息。研究者定義財富至少增加1/5為財富增加,減少 1/5為財富減少。


研究結果:在平均16.9年的隨訪期間,24.0%的參與者(1336例)經歷了非致命性心血管事件或心血管死亡的主要終點。研究再次發現,和整體人群相比,擁有較多財富(前20%)與較低的心血管風險相關(HR=0.89,95%CI:0.84~0.95,P=0 .001)。


研究者還發現財富下降者的心血管事件風險比財富穩定者高15%(HR=1.15,95%CI:1.00~1.32,P=0.046)。而財富增加者心血管事件的風險比財富穩定者降低16%(HR=0.84 ,95%CI:0.73~0.97,P= 0.02)(見下圖)。



該研究再次發現擁有更多財富的人心血管事件風險更低,首次發現財富下降增加中老年人心血管事件的風險,而財富增加則可以降低中老年心血管事件風險。事實上,財富變化對於中老年人健康的影響可能不僅局限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財富的嚴重縮水和中老年人的死亡風險遽增有關。


財富下降75%以上,死亡率增加50%


另一項觀察性研究發現較大的財富下降和死亡率的飆升有關,結果同樣發表在JAMA雜誌。



研究入選了8714例參與者,研究開始時的平均年齡為55歲。該研究定義的負面財富衝擊更激烈:經歷財富總凈值損失75%及以上且持續2年以上,或陷入資產清零甚至負資產狀態。


經過長達近20年的隨訪,有2430人在隨訪期間經歷過負面的財富衝擊,749 人在基線時即為資產貧困,5535 人沒有經歷負面財富衝擊,共有 2823 人死亡。


隨訪結束時經歷了負面財富衝擊人群的死亡率比沒有負面財務衝擊的飆升了50%(死亡率:64.9/千人年 vs. 30.6/千人年,HR=1.50,95%CI:1.36~1.67)。基線資產貧困人群的死亡率更是高達73.4/千人年,比沒有負面財富衝擊的增高了67%(HR=1.67,95%CI:1.44~1.94)(見下圖)。




該研究發現和財務穩定者相比,財富減少75%以上,死亡率飆升50%;而一直處於貧困狀態的人群的死亡率比財務穩定者高了67%。


財富縮水如何影響中老年人的健康


財富縮水對於中老年人健康的影響與心理健康狀況惡化、經濟的窘迫和生活方式的被迫改變有關。


首先是對情緒的影響。財富損失使人抑鬱和焦慮,社會孤立感增加,伴隨而來的是睡眠障礙和血壓上升,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嚴重時甚至會出現抑鬱自殺、濫用藥物、酒精、煙草甚至毒品等狀況。


其次,在經濟狀況惡化的同時,人們原先可以用來購買健康食物的支出被壓縮,同時,可以用在醫療保健上的費用也被削減。


最後,在經濟窘迫的情況下,很多既有的生活方式被迫改變。例如很多原先用於鍛煉的閑暇時光被迫轉至工作以應對生活壓力。而運動是降低心血管、糖尿病、肥胖等代謝性疾病的有效方法。


結語


和年輕的時候相比,中老年人在身體機能下降的同時承受著更大的生活壓力,他們擁有的再度創造新財富的時間也更短。這兩項研究共同揭開了一個殘酷的事實:更多的財富和健康相關,中老年人財富變少,縮水的可不止是錢包,還有心臟和預期壽命。所以,對於中老年人來說,為了健康長壽,首先你得富;然後,無論多富,投資要謹慎,不要突然變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