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保險突圍不易,「紙面繁榮」難掩主業疲軟困境

2025年05月22日18:30:21 財經 3720

陽光保險突圍不易,「紙面繁榮」難掩主業疲軟困境 - 天天要聞

撰文 | 張  宇

編輯 | 楊博丞

題圖 | ic photo

一場深夜會議令陽光保險陷入了負面輿論的漩渦。

近日,陽光保險董事長張維功與人力、科技板塊的員工代表進行座談,就公司管理、技術建設等關鍵議題展開了一場深入討論,會議直至凌晨兩點半才落下帷幕。陽光保險認為,這場深夜會議是邁向高效科學管理新征程的重要里程碑,也是管理層與基層員工深度溝通、凝聚共識的積極舉措。

然而令陽光保險始料未及的是,隨著話題#陽光保險董事長拉員工開會到凌晨#衝上微博熱搜榜,這場深夜會議卻引來了鋪天蓋地的質疑聲。對此,不少網友直言,「開會到凌晨與所謂的高效和科學管理背道而馳」。還有網友調侃,「董事長白天無所事事,晚上卻拉著員工開會到深夜,壓榨員工的休息時間」。更有網友建議勞動監察部門介入,徹查加班費是否足額發放、補休制度是否落實到位。

一場深夜會議不僅導致陽光保險精心打造的企業形象嚴重受損,陷入了巨大的爭議之中,而且在資本市場上,投資者似乎也對陽光保險失去了耐心。

陽光保險於2022年12月9日在港交所掛牌上市,發行價為5.83港元/股,此後其股價便一直處於破髮狀態。截至5月19日港股收盤,陽光保險的股價最終跌至3.31港元/股,較發行價蒸發43.2%,超過290億港元的市值灰飛煙滅。

一、嚴重依賴投資收益

2024年,陽光保險的總營收為902.70億元,同比增加15.40%,其中保險服務收入為640.04億元,同比增長6.9%。同期,陽光保險的歸母凈利潤為54.49億元,同比大增45.77%。然而,在業績向好的表象之下,陽光保險實則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2022年和2023年,陽光保險的總營收分別為1285.8億元和782.2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7.2%和-39.2%;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8.8億元和37.4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7.0%和-16.8%。可見,陽光保險之所以在2024年實現了總營收和歸母凈利潤雙增,本質上是建立在低基數基礎之上,可即便如此,其總營收仍未恢復至2022年的水平,歸母凈利潤也低於2021年的58.8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陽光保險的歸母凈利潤大幅增長,主要得益於投資收益的推動。根據財報,陽光保險的投資收益為131.3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45.6%,主要源於資本利得、利息和股息收入的增長。

陽光保險突圍不易,「紙面繁榮」難掩主業疲軟困境 - 天天要聞

圖源:陽光保險財報

同時,陽光保險的總投資收益為198.5億元,同比增長35.8%;綜合投資收益更是達到297.8億元,同比暴增111.6%。總投資收益率提升至4.3%,綜合投資收益率為6.5%,較2023年分別提升0.9個百分點和3.2個百分點。

投資收益表現優異,在很大程度上掩蓋了陽光保險主業疲軟的事實,成為拉動業績增長的主要引擎。但資本市場向來以高度不確定性和波動性著稱,而依賴資本市場波動的投資收益具有不可持續性,比如在2023年,受新金融工具準則實施以及市場環境波動影響,陽光保險的總投資收益為146.2億元,同比下降23.4%,反映出投資收益對於市場環境的高度敏感性。這意味著一旦市場環境出現下行趨勢,陽光保險的投資收益將面臨大幅縮水的風險,進而影響整體業績和盈利能力。

與高歌猛進的投資收益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作為立身之本的保險服務收入卻顯現出疲態。儘管2024年陽光保險的保險服務收入同比增長6.9%至640.04億元,但也僅僅略高於2021年的水平。

2024年陽光保險的業績實現大幅增長,更多是投資收益的一次性貢獻,而非業務模式的實質性優化,這並不意味著未來幾年其業績同樣能夠持續保持如此高的增速。事實上,陽光保險業績增長的基礎並不牢固,畢竟資本市場的波動能推動業績回暖,也能成為絆腳石。

二、財險「增收不增利」

陽光保險通過陽光人壽經營壽險和健康險業務,為客戶提供人壽保險、健康保險和意外保險等約140種產品;通過陽光財險經營財產險業務,為客戶提供涵蓋機動車輛險、意外傷害和短期健康險、保證險、責任險、農業險和企業財產險等超過4000種產品。

2024年,陽光保險的財險業務與壽險業務呈現出嚴重分化態勢,「瘸腿」走路的現象愈加明顯,這種結構性矛盾正成為其發展過程中的重大隱憂。

表現較為亮眼的是陽光人壽,其總保費收入為804.5億元,同比增長7.8%;凈利潤為57.13億元,同比大增78.2%;一年新業務價值為51.5億元,同比增長43.3%。

按照渠道結構劃分,陽光人壽的個險業務總保費收入為228.7億元,同比增長22.5%,成為拉動保費增長的重要引擎。值得一提的是,新單期繳保費收入為60.0億元,同比增長39.6%。銀保業務仍是陽光人壽的主要收入來源,其總保費收入為500.3億元,同比增長1.8%。其中,新單期繳保費收入為132.2億元,同比微跌0.5%。在市場競爭愈加激烈的情況下,陽光人壽仍保持了相對穩定的增長態勢。

相比之下,陽光財險的表現難言樂觀,並且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漩渦之中。

2024年,陽光財險的總保費收入為478.2億元,同比增長8.1%,呈現出增長態勢。其中,車險業務保費收入為267.1億元,同比增長2.2%;非車險業務保費收入為211.1億元,同比增長16.7%。然而,陽光財險的凈利潤卻同比大跌52.2%至4.5 億元,陽光財險凈利潤僅為陽光人壽凈利潤的1/13。

事實上,陽光財險早已顯現出「增收不增利」的跡象。2024年前三季度,陽光人壽的保險業務收入為709.18億元,同比增長17.38%;凈利潤為53.17億元,同比大增53.85%。同期,陽光財險的保險業務收入為364.97億元,同比增長8.94%;凈利潤為9.01億元,同比下降21.03%。

導致陽光財險盈利能力下降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受暴雪、凍雨和颱風等極端自然天氣,以及非車偶發大案影響,導致賠付支出大幅增加,尤其是在一些災害頻發地區,陽光財險的賠付金額高達數億元;二是市場競爭加劇使得獲客成本不斷攀升,以及各項費用支出不斷增加,嚴重侵蝕了利潤空間。

三、合規問題頻發

陽光保險還面臨著嚴峻的合規挑戰。自2025年以來,陽光保險及旗下子公司多次因合規問題而遭到監管部門的處罰。

以最近兩個月為例,2025年4月,陽光財險旗下多家分公司、支公司因給予投保人或被保險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利益、虛構中介業務套取費用等原因,合計被處罰款接近40萬元;2025年3月,因虛假理賠、財務業務數據不真實、虛構保險中介業務、承保異地僱主責任險業務、管理不善導致許可證遺失等原因,合計被處罰款超過170萬元。

事實上,據不完全統計,從2025年至今,陽光保險及旗下子公司合計被處罰款已超過380萬元。這不僅暴露了陽光保險存在的合規管理漏洞,也說明其在內部治理和風控管理上存在嚴重缺陷,未來可能持續面臨監管壓力。合規問題是保險行業的紅線,一旦觸及,將會對陽光保險的品牌形象和市場聲譽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此外,在消費者投訴平台黑貓投訴上,涉及陽光保險的投訴量高達5790條,投訴原因主要集中在理賠困難、虛假宣傳、霸王條款、暴力催收等方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在業務運營中存在對理賠流程管理不善、客服服務質量不佳等問題。

種種跡象表明,陽光保險在合規文化建設和內部管控方面存在系統性缺陷,未能建立起有效的合規管理體系,為其業務發展帶來了不小的阻礙。如果陽光保險不能及時有效應對這些挑戰,很可能會在行業洗牌過程中陷入更加被動的局面。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央行披露債市「科技板」階段性成果,發行規模已超2500億,未來重點支持頭部股權投資機構 - 天天要聞

央行披露債市「科技板」階段性成果,發行規模已超2500億,未來重點支持頭部股權投資機構

財聯社5月22日訊(編輯 楊斌)債市「科技板」落地兩周,迎來階段性成果。央行相關負責人在今天下午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已有將近100家左右的機構在發行科技創新債券,規模已經超過2500億元。目前,支持股權投資機構的科創債券發行規模尚未放量。而債券市場「科技板」未來將重點支持排名靠前、投資經驗豐富的頭部股權...
陽光保險突圍不易,「紙面繁榮」難掩主業疲軟困境 - 天天要聞

陽光保險突圍不易,「紙面繁榮」難掩主業疲軟困境

撰文 | 張 宇編輯 | 楊博丞題圖 | IC Photo一場深夜會議令陽光保險陷入了負面輿論的漩渦。近日,陽光保險董事長張維功與人力、科技板塊的員工代表進行座談,就公司管理、技術建設等關鍵議題展開了一場深入討論,會議直至凌晨兩點半才落下帷幕。陽光保險認為,這場深夜會議是邁向高效科學管理新征程的重要里程碑,也是管理層...
業績高增長!這一行業投資正當時 - 天天要聞

業績高增長!這一行業投資正當時

【導讀】電子行業持續高增長,多個細分板塊投資價值凸顯 中國基金報記者 李樹超 張玲 2024年以來,電子行業持續復甦,業績維持高增長。Wind數據顯示,2024年以及今年一季度,電子(申萬)行業營收同比增速均在申萬一級行業中排名第一,凈利潤增幅也均居於前列。 業內人士認為,在政策紅利、需求復甦下,電子企業積極探索自...
三隻羊旗下公司接連發生高管變更 - 天天要聞

三隻羊旗下公司接連發生高管變更

天眼查App顯示,近日,合肥三隻羊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程志方卸任法定代表人、總經理、執行董事、財務負責人,杜剛接任法定代表人、財務負責人,並擔任董事職位。此外,合肥三羊開泰商務信息諮詢有限公司也發生高管變更,張磊退出總經理、任勝退
比恆大更勁爆?昔日南京首富淪為老賴,3年玩壞個千億集團 - 天天要聞

比恆大更勁爆?昔日南京首富淪為老賴,3年玩壞個千億集團

說到中國的商界大佬,很多人第一反應可能是許家印和他的恆大集團,畢竟這幾年的債務危機鬧得沸沸揚揚。但今天要講的這個故事,可能比恆大還勁爆——袁亞非,曾經的南京首富,帶著他的三胞集團,從千億規模的商業帝國到如今的滿目瘡痍,只用了短短三年時間。
文創公司入股黃子韜衛生巾公司 - 天天要聞

文創公司入股黃子韜衛生巾公司

美股研究社訊,天眼查App顯示,近日,浙江朵薇護理用品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股東新增杭州昕燕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浙江朵薇護理用品有限公司成立於2021年6月,法定代表人為徐嘉斌,註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經營範圍包括衛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生產等,由杭州恆研科技有限公司、杭州龍則靈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持股。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