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創證券研究所副所長 、首席宏觀分析師 張瑜(執業證號:S0360518090001)
聯繫人:陸銀波(15210860866)
報告摘要
景氣向上
1、假期出行數據平穩。據交通運輸部數據,假期首日(4 月4 日),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同比增長9.7%,春節假期增速為6%;其中鐵路、水路、民航、公路分別增長8.4%、24.4%、8.6%、9.7%。
2、基建:水泥發運率連續7周回升。截至3 月28 日當周,水泥發運率為42.7%,環比上周增長4.5個點,好於去年同期。
3、土地:周度溢價率繼續上升。截至3 月30 日當周,百城土地溢價率為23.12%,3 月全月為14.55%;2 月全月為10.42%,1 月全月為9.52%。
景氣向下
1、華創宏觀WEI指數回落至4%以下。截至3月30日,WEI指數為3.84%,環比3月23日下行1.34%,自春節以來第一次跌至4.0%以下。同春節後的高點相比,同比增速明顯回落的分項涉及:耐用品消費(乘用車批零)、基建(瀝青開工率)、服務消費(電影票房)、地產(商品房成交面積)、工業生產(汽車半鋼胎開工率);同比增速持平甚至回升的分項涉及:外需(BDI)、工業生產(PTA產業鏈負荷率、鋼廠線材產量、秦皇島煤炭吞吐量)等領域。
2、外貿:集裝箱吞吐量有所回落。3 月30 日當周,監測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環比-0.7%,前值+5.3%;四周累計同比為8.9%,低於1-2月八周累計同比10.3%。
3、特朗普關稅衝擊,海外大宗商品價格大跌。COMEX黃金、LME三個月銅價、美油、布油分別下跌1.8%、9.5%、10.6%、10.9%。
專項債發行情況:截至4 月4 日,23 省市披露了2025年4 月/Q2地方債發行計劃(含已知發行),其中新增專項債發行計劃已披露2635億/8564億(2024年同期,已披露地區實際發行815億/4907億)。
利率:關稅衝擊下,資金利率和債券利率下行。截至4 月3 日,DR001收於1.6273%,DR007收於1.6981%,R007收於1.7428%,較3 月28 日環比分別變化-51.42bps、-9.58bps、-35.28bps。截至4 月3 日,1 年期、5 年期、10 年期國債收益率分別報1.4829%、1.5616%、1.7180%,較3 月28 日環比分別變化-4.5bps、-9.46bps、-9.46bps。
風險提示:經濟數據更新不及時。
報告目錄

報告正文
每周經濟觀察
(一)華創宏觀WEI指數回落至4%以下
截至2025年3月30日,華創宏觀中國周度經濟活動指數為3.84%,環比2025年3月23日的5.19%下行1.34%,自春節以來第一次跌至4.0%以下。
同春節後的高點相比,同比增速明顯回落的分項涉及耐用品消費(乘用車批零)、基建(瀝青開工率)、服務消費(電影票房)、地產(商品房成交面積)、工業生產(汽車半鋼胎開工率):1)乘用車批零:3月31日當周乘用車批零增速-2%,相比2月28日當周的28%下行30個百分點;2)瀝青開工率:3月6日至4月2日的瀝青開工率四周均值為27%,相比2月6日-3月5日四周的均值27%上行0個百分點;3)電影票房:3月30日當周電影票房2.1億元,同比為-62%,相比3月2日當周的18%下行80個百分點;4)商品房成交面積:3月30日當周商品房成交面積同比為-17%,相比3月2日當周的37%下行50個百分點;5)半鋼胎開工率:3月7日-4月3日四周半鋼胎開工率均值為83%,相比2月7日-3月6日四周的均值80%上行3個百分點。
同春節後的高點相比,同比增速持平甚至回升的分項涉及外需(BDI)、工業生產(PTA產業鏈負荷率、鋼廠線材產量、秦皇島煤炭吞吐量)等領域:1)BDI:3月30日當周BDI均值為1630,3月2日當周均值為1108;2)PTA產業鏈負荷率:3月30日當周PTA產業鏈負荷率為81%,相比3月2日當周的79%上行2個百分點;3)鋼廠線材產量:3月28日當周鋼廠線材產量同比為-8%,相比2月28日當周的-7%下行1個百分點;4)秦皇島煤炭吞吐量:3月30日當周秦皇島煤炭吞吐量同比為6%,相比3月2日當周的9%下行3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華創宏觀中國周度經濟指數回落到3.0%以下或是重要的政策轉向信號。例如,2022年11月,指數回落到3.0%的水平以下,隨後在12月7日,聯防聯控發布疫情防控措施「新十條」;2024年8月,指數回落到3.0%的水平以下,隨後在9月24日,央行公布一系列寬鬆政策,而9月26日政治局會議明確了政策底。

(二)需求:清明出行平穩,汽車零售繼續回落
清明出行:1)跨區域出行:據交通運輸部數據,假期首日(4 月4 日),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同比增長9.7%,其中鐵路、水路、民航、公路分別增長8.4%、24.4%、8.6%、9.7%。2)航班:略高於去年。假期前兩日(4 月4 日-5日),國內航班執行數為1.14萬架次,同比+3.1%。3)地鐵:略低於去年。假期前兩日,北上廣深等10 城地鐵客運量,同比去年-2.1%。
非耐用品消費:3月快遞攬收好於1-2月。3 月3 日-3月30 日四周,快遞攬收量同比+21.4%,攬收量高於1-2月。1-2月由於基數原因,同比分別為92%、10%。去年12 月同比為30%。
耐用品消費:周度汽車零售繼續回落。截至3 月31 日當周,乘用車零售同比3%,前值8%。3 月全月,乘用車零售增速同比+11.7%。2 月為+26%,1 月為-12.1%。
地產銷售:商品房住宅銷售仍偏弱。我們統計的67 個城市,4 月前3 日,地產成交同比-29.8%。3 月全月同比-7.6%。2 月全月同比+3%。1 月全月同比-26%。
土地:周度溢價率繼續上升。截至3 月30 日當周,百城土地溢價率為23.12%,3 月全月為14.55%;2 月全月為10.42%,1 月全月為9.52%,去年12 月為3.59%。

(三)生產:水泥發運率繼續上升,石油瀝青回落
基建:石油瀝青裝置開工率震蕩回落;水泥發運繼續上升。截至4 月2 日當周,石油瀝青裝置開工率為25.7%,前值26.7%,連續三周回落,較去年低約0.8個百分點。截至3 月28 日當周,水泥發運率為42.7%,環比上周增長4.5個點,好於去年同期,已連續7 周回升。
工業生產:1)煤炭:秦皇島港煤炭調度口周度吞吐量小幅回升。截至4 月3 日當周,周度同比+5.4%;3 月全月同比-6.4%;2 月全月同比-3.1%。2)中上游開工率:同比來看,焦化、PTA、PVC好於去年同期,唐山高爐不及去年。環比來看,PVC、焦化、PTA略好於上周,唐山高爐持平。3)下游開工率:半鋼胎、全鋼胎、江浙織機均低於去年同期。

(四)貿易:集裝箱吞吐量有所回落
外需變化:1)量的高頻跟蹤指標繼續回升。4 月4 日當周,BDI同比回升至-7.2%,前值-16.2%。2)價的高頻跟蹤指標延續回落。4 月4 日當周,RJ/CRB同比降至6.4%,前值3.4%。3)韓國3 月出口同比降至3.1%,越南3 月上半月主要產品出口同比降至11.9%,2 月上半月為43.0%,1-2月上半月同比平均25.4%。4 )3 月,摩根大通全球製造業PMI降至50.3%,2 月為50.6%,1-2月平均為50.4%。
國內表現:量降價升。1)上周集裝箱吞吐量有所回落。3 月30 日當周,我國監測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環比-0.7%,前值+5.3%;四周累計同比為8.9%,低於1-2月八周累計同比10.3%。2)多數航線運價上漲。4 月3 日,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綜合指數環比+2.8%,3 月28 日當周+5.0%。分航線來看,本周,歐洲航線即期市場訂艙價格連續第二周上漲,環比+1.4%,上周為+0.9%。北美航線價格上漲,美西航線運價環比6.2%(上周為16.3%),美東航線運價環比+3.5%(上周為11.4%)。南美航線運價繼續下跌,環比-14.0%,上周為-0.7%。3)3 月,韓國從中國進口同比-0.3%,1-2月平均同比為-4.6%。

(五)物價:特朗普關稅衝擊,海外大宗商品價格大跌
本周,國內大宗商品價格小幅上漲,海外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行。生意社BPI上漲0.1%,RJ/CRB商品價格指數下跌6%。
本周,全球定價的三大宏觀大宗品種,均明顯下跌,銅、油跌幅最大。COMEX黃金收於3035.6美金/盎司,下跌1.8%;LME三個月銅價收於8895美元/噸,下跌9.5%;美油收於61.99美元/桶,下跌10.6%,布油收於65.58美元/桶,下跌10.9%。
本周,動力煤價持平,地產基建相關價格小幅上漲。山西產動力末煤(Q5500)秦皇島港平倉價收於665元/噸,京唐港山西主焦煤庫提價收於1380元/噸,均持平上周;鋼之家焦炭價格指數收於1236元/噸,下跌0.3%。螺紋鋼上海現貨價收於3220元/噸,上漲0.3%;鐵礦石價格指數:62%Fe:CFR中國北方收於103.9美元/噸,持平上漲;全國水泥價格指數上漲0.4%,南華玻璃指數上漲0.8%。
本周,農產品價格偏弱。豬肉平均批發價收於20.91元/千克,下跌0.1%;蔬菜批價上漲0.6%,水果批價下跌1.3%,雞蛋批價下跌1.7%。
本周,BDI運價繼續回落。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BDI)下跌7.1%,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暫未更新。
3月24日當周,全國二手房掛牌價上漲0.1%,一線下跌0.1%。今年以來,一線城市累計上漲1.2%,全國累計下跌0.6%。
4月6日當周,受清明假期影響,海南旅遊價格指數上漲3.8%。

(六)利率債:二季度地方債發行計劃陸續披露
新增地方債發行計劃更新:4 月7 日當周計劃發行新增地方債650億,其中一般債70 億,專項債580億。
截至4 月4日,北京、河北、內蒙、吉林、浙江、寧波、安徽、福建、江西、海南、重慶、四川、貴州、甘肅、遼寧、大連、山東、深圳、廣西、西藏、陝西、寧夏、新疆、湖南等23 個地方披露了2025年4 月/Q2地方債發行計劃(含已知發行),其中新增專項債發行計劃已披露2635億/8564億(2024年同期,已披露地區實際發行815億/4907億)。
特殊地方債(化債債券)發行計劃更新:截至4 月4 日,已公布4 月7 日當周計劃發行化債債券1309億,其中,特殊再融資債1134億,特殊新增專項債175億。開年以來化債債券已知發行7187億,其中,特殊再融資債15839億,特殊新增專項債1378億。
國債、證金債周度發行計劃更新:截至4 月4 日,已公布4 月7 日當周國債待發0 億/淨髮-5996億,證金債待發310億/淨髮-2020億。


(七)資金:關稅衝擊是主要矛盾
截至4 月3 日,DR001收於1.6273%,DR007收於1.6981%,R007收於1.7428%,較3 月28 日環比分別變化-51.42bps、-9.58bps、-35.28bps。本周央行逆回購凈回籠資金5019億,下周逆回購到期資金7634億。
截至4 月3 日,1 年期、5 年期、10 年期國債收益率分別報1.4829%、1.5616%、1.7180%,較3 月28 日環比分別變化-4.5bps、-9.46bps、-9.46bps。


具體內容詳見華創證券研究所4月7日發布的報告《【華創宏觀】WEI指數回落至4%以下——每周經濟觀察第14期》。
根據《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及配套指引,本資料僅面向華創證券客戶中的金融機構專業投資者,請勿對本資料進行任何形式的轉發。若您不是華創證券客戶中的金融機構專業投資者,請勿訂閱、接收或使用本資料中的信息。本資料難以設置訪問許可權,若給您造成不便,敬請諒解。感謝您的理解與配合。

上下滑動查看歷史報告↓
【首席大勢研判】
20241113-張瑜:如何把握「驗證」節奏?——張瑜旬度會議紀要No.99
20241109-張瑜:好飯不怕晚,空間在路上——人大常委會新聞發布會點評
20241107-張瑜:大幅上修四季度增速預期——10月經濟數據前瞻
20241106-張瑜:強勢特朗普,迎接高波動——美國2024年大選速評
20241104-張瑜:經濟循環的省際比較視角
20241103-張瑜:紅or藍,橫掃or跛腳,如何交易?——2024美國大選系列四
20241102-張瑜:美國降息的尺度——從貨幣政策規則看利率路徑
20241029-張瑜:買斷式逆回購對銀行間利率的影響
20241012-張瑜:誠意滿滿,增量潺潺——10.12財政部發布會點評
20241011-張瑜:增量財政政策的四條猜測路徑
20241008-張瑜:牛市進程的八個觀測指標
20240927-張瑜:政策底明確——6句話極簡解讀9月政治局會議
20240925-張瑜:美國再通脹路徑的隱含條件
20240924-張瑜:如何理解今日央行推出的各類政策?
20240919-張瑜:降息了!然後呢?——再談美國經濟「韌」與「險」
20240915-張瑜:更高的財富,更強的現金流——美國居民超額財富的再思考
20240914-張瑜:有房必有賬——揭秘房屋養老金
20240910-張瑜:若美國挑起新一輪貿易戰,與2018年有何異同?——出口掃描系列·對比篇
20240909-張瑜:特朗普新關稅主張對中國出口影響可能有多大?——出口掃描系列·復盤篇
20240906-張瑜:解其必然,順其自然——華創證券秋季策略會演講實錄
20240902-張瑜:美聯儲非常規會議的那些事兒
20240829-張瑜:時間都去哪了?——經濟微觀察系列三
20240826-張瑜:出口數據或是政策博弈的觸發條件之一
20240813-張瑜:拆解「資產荒」
20240806-張瑜:全球波動、日元套息與中國股匯的關係——基於十個交易事實的思考
20240803-張瑜:十大部委機構如何談改革?——深化改革學習系列之四
20240731-張瑜:下半年的十個看點——極簡解讀7月政治局會議
20240726-張瑜:美國經濟的四條線索——美國二季度GDP點評
20240722-張瑜:詳拆三中【百項】改革任務
20240719-張瑜:三中新聞發布會的「30條增量信息」
20240718-張瑜:三中公報之信號、等待及跟蹤
20240715-張瑜:地方財政畫像:反常-恆常
20240713-張瑜:從「超額儲蓄」到「超額財富」——美國經濟防線的轉變
20240708-張瑜:匯率彈性打開的條件分析——基於四個視角的推斷
20240705-張瑜:「剛」與「荒」——貨幣政策框架的艱難平衡
20240703-張瑜:科技重大會議基本認識和後續跟蹤
20240702-張瑜:一個有趣指標看地產企業的「預期」——去庫全面跟蹤系列三
20240626-張瑜:日本低利率之下的投資「出路」
20240620-張瑜:美國補庫的兩個時間維度
20240619-張瑜:美國就業數據的背離何解?——基於反面論證的視角
20240618-張瑜:重要的是第二拐點——5月經濟數據點評
20240615-張瑜:黃金的「非尋常」定價
20240614-張瑜:地產的四個核心關注點
20240604-張瑜:全球風險與中國挑戰——出口掃描系列·風險篇
20240603-張瑜:全球製造業PMI回暖視角下的2024出口——出口掃描系列·機會篇
20240519-張瑜:美國財政與貨幣的「權利遊戲」——如何理解TGA餘額的提升
20240515-張瑜:一月「四」舟——四個角度看宏觀
20240514-張瑜:美歐日居民的通脹體感,誰更痛?
20240512-張瑜:金融數據「擠水分」,研判必須「淡總量」——4月金融數據點評
20240512-張瑜:打空轉,等降准,看降息——2024年Q1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解讀
20240505-張瑜:再議「假如美國今年不降息」
20240501-張瑜:三中、地產與匯率——四月政治局會議「5」句話極簡解讀
20240417-張瑜:供需壓力,一升一降——3月經濟數據點評
20240416-張瑜:設備更新,哪些領域受益大?—— 「更新」&「換新」系列五
20240409-張瑜:如果美聯儲今年不降息
20240408-張瑜:量跑在價前面——3月經濟數據前瞻
20240330-張瑜:新科技革命?——美國勞動生產率的思辨
20240325-張瑜:全球貨幣政策轉向在即,如何賺錢?——美國風險探測儀系列六
20240324-張瑜:近200個能耗標準,哪些在提升?——「更新」&「換新」系列四
20240315-張瑜:海外共識中的裂縫
20240313-張瑜:詳拆「五萬億」設備購置市場——「更新」系列一
20240312-張瑜:利率「無人區」& 銀行「不可能三角」
20240306-張瑜:讀懂增量信息
20240225-張瑜:財經委三大部署的細緻理解
20240204-張瑜:美聯儲停止縮表的五節點與三階段——美國風險探測儀系列五
20240203-張瑜:開年財政發力了嗎——12月財政數據點評
20240129-張瑜:美元指數影響進一步下降——2024年CFETS新權重簡評&海外周報第37期
20240126-張瑜:地方兩會的7大要點
20240125-張瑜:降准先行,靜待價格彈性
20240117-張瑜:張瑜:開年財政三大跟蹤方法
20240113-張瑜:如何博弈降息預期?——12月金融數據點評
20231228-張瑜:珍貴的好消息,本輪毛利率或已見底——11月工業企業利潤點評
20231213-張瑜:尋找「新」定價——極簡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20231212-張瑜:掙脫——2024年展望(乾貨版)
【國內基本面】
20241028-企業壓力或正向資產端傳導——9月工業企業利潤點評
20241019-消費的雙重使命——9月經濟數據點評
20241007-為何超預期上行?——9月PMI數據點評
20240917-基本盤仍韌,預期面走弱——8月經濟數據點評
20240901-急需更多實物工作量——8月PMI數據點評
20240828-利潤或迎新的考驗——7月工業企業利潤點評
20240816-進入尾聲的疫後恢復,尚未來臨的第二拐點——7月經濟數據點評
20240801-暑期游帶動消費有所回暖——7月PMI數據點評
20240730-誰在支撐利潤率?——6月工業企業利潤點評
20240716-關注隱形的壓力——6月經濟數據點評
20240701-需求偏弱,癥結或在建築業——6月PMI數據點評
20240629-量與價的對抗——5月工業企業利潤點評
20240618-張瑜:重要的是第二拐點——5月經濟數據點評
20240601-內需走弱,外需存疑——5月PMI數據點評
20240528-鈍化的ROE——4月工業企業利潤點評
20240518-需求回落,但四個群體有差異——4月經濟數據點評
20240501-服務業景氣為何回落?——4月PMI數據點評
20240428-為何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利潤偏強?——3月工業企業利潤點評
20240417-供需壓力,一升一降——3月經濟數據點評
20240401-需求強不強?——3月PMI數據點評
20240328-補庫面臨兩個挑戰——1-2月工業企業利潤點評
20240319-上游擴生產,中游擴投資,價格信號仍需等待——1-2月經濟數據點評
20240304- 建築業有待回暖——2月PMI數據點評
20240201-強生產,弱需求,低物價——1月PMI數據點評
20240128-利潤高增長下的喜與憂——12月工業企業利潤點評
20240118-兩個維度看供需———12月經濟數據點評
20240101-需求不足,待投資加碼——12月PMI數據點評
【金融】
202401110-以我為主,向「低價」亮劍——2024年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理解
202401015-向「低價」亮劍後,金融指標後續如何跟蹤?——2024年9月金融數據點評
20240920-居民債務拆分:誰在去槓桿?
20240917-M1同比回落的歸因拆分——2024年8月金融數據點評
20240815-7月金融數據對應居民的三個故事——7月金融數據點評
20240811-央行的三個關切——2024年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理解
20240714-三個部門,三種行為——2024年6月金融數據點評
20240705-張瑜:「剛」與「荒」——貨幣政策框架的艱難平衡
20240616-機關團體存款回落主導M1同比下行——2024年5月金融數據點評
20240512-張瑜:金融數據「擠水分」,研判必須「淡總量」——4月金融數據點評
20240429-針對M2大起大落的三個問題
20240414-從一季度金融數據觀測三部門行為
20240405-貨幣政策的變與不變——2024年一季度貨幣政策委員會例會理解
20240317-底部已確認,向上仍需等——2月金融數據和MLF操作點評
20240221-破案:M1跳升,LPR調降
【海外】
20241115-美債利率上行:通脹敘事or赤字敘事?——10月美國CPI數據點評
20241109-特朗普新政如何影響美聯儲降息節奏?——11月FOMC會議點評
20241103-非農爆冷與失業率持平的分歧何解?——10月美國非農數據點評
20241101-消費仍是美國經濟基本盤——美國三季度GDP點評
20241031-美國居民部門的「韌」與「險」——居民信貸視角
20241021-2024財年,美國財政如何花的錢?
20241013-短期通脹波動,不改降息節奏——美國9月CPI數據點評
2024922-美國經濟衰退的八大交易信號
20240913-通脹指向9月或降息25BP——8月美國CPI數據點評
20240908-或不需要以50BP作為降息開局——8月美國非農數據點評
20240824-降息時機已至,路徑存疑——傑克遜霍爾年會鮑威爾演講點評
20240821-24個領域的左與右:哈里斯&特朗普——2024美國大選系列三
20240816-9月降息50bp的條件尚不夠——美國7月CPI數據點評
20240808-過去25年美國就業結構變遷的七點發現
20240804-美國失業率飆升:讓子彈再飛一會兒——7月美國非農數據點評
20240802-降息交易的9條經驗規律
20240717-美國財政又加碼?——CBO上調財政預算的影響
20240712-9月降息並非板上釘釘——美國6月CPI數據點評
20240712-9月降息並非板上釘釘——美國6月CPI數據點評
20240707-降息權衡進一步向就業傾斜——美國6月非農數據點評
20240614-後續降息變數的關鍵更偏向於就業——6月FOMC點評&美國5月CPI點評
20240517-去通脹前景仍傾向於停滯——美國4月CPI數據點評
20240515-如何看待拜登宣布加征對華關稅?
20240326-美國地產:反彈or反轉?五大視角全掃描
20240322-如何快速且深入地了解QT?——海外論文雙周志第22期
20240321-聯儲偏鴿,降息預期修正風險仍存——3月FOMC會議點評
20240314-降息周期中的「加息」效果——美國2月CPI數據點評
20240311-美國財政入門:5步&15分鐘
20240309-美國失業率為何超預期上行?
20240307-資產的「大選」效應是否存在?
20240208-七問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
20240204-強勁非農背後的兩個干擾與兩個影響——美國1月非農數據點評
20240202-降息預期落空,美債利率不升反降?——1月FOMC會議點評
20240116-補庫會導致核心商品再通脹嗎?——美國2023年12月CPI數據點評&海外周報第35期
20231231-重啟學生貸款,是否會是美國消費的最後一根稻草?——美國風險探測儀系列四
20231215-聯儲轉向降息敘事的兩個思考——12月FOMC會議點評
20231214-通脹回落仍有一些曲折——美國11月CPI數據點評
20231211-超預期背後的兩個「瑕疵」——美國11月非農數據點評
20231129-天量美債基差交易能否平穩落地?——美國風險探測儀系列二&海外周報第29期
20231122-美企業債天量到期?明年或無憂——美國風險探測儀系列一
20231116-技術性調整的通脹反彈風險消退——美國10月CPI數據點評
20231102-Higher解除,Longer開啟——11月FOMC會議點評
20231027-曇花一現的經濟再加速——美國3季度GDP數據點評
20231013-通脹「寬度」比通脹「高度」更重要——美國9月CPI數據點評
20230921-或不宜過度看重政策利率中樞的上移——9月FOMC會議點評
20230903-五個視角看美就業市場持續邁向正常化——美國8月非農數據點評
20230812-加息結束的通脹信號再確認——美國7月CPI數據點評
20230805-停止加息的三個信號均已顯現——美國7月非農數據點評
20230727-美債或已進入最優配置區間——7月FOMC會議點評
20230713-美國通脹寬度回落!——美國6月CPI數據點評
20230616-如何理解「停而未止」的美聯儲?——6月FOMC會議點評
20230614-小心通脹數據的「坑」——美國5月CPI數據點評
20230611-美債萬億供給來襲?
20230604-就業數據對聯儲和市場意味著什麼?——美國5月非農數據點評
20230511-什麼樣的通脹和就業可讓聯儲降息?——美國4月CPI數據點評
20230506-就業韌性強化維持高利率的必要性——美國4月非農數據點評
20230505-加息或結束!然後呢?
20230429-經濟的成色與聯儲的選擇
20230426-美國房地產市場有大「雷」嗎?
20230415-加息結束看什麼信號?經濟還是通脹?——3月非農數據點評
20230324-因子投資與機器學習及業績歸因——海外論文雙周報第15期
20230323-美聯儲難題在於利率敏感性不對稱——3月FOMC會議點評
20230317-美國超額儲蓄還能撐多久?——海外雙周報第2期
20230316-市場預期大幅波動會影響聯儲加息節奏嗎?——2月美國CPI數據點評
20230312-時薪增長對通脹的壓力仍未緩解——2月非農數據點評
20230311-日銀新行長可能帶來什麼政策調整?——3月日央行貨幣政策會議點評
20230302-關於反通脹,歷史會告訴我們什麼?——海外論文雙周報第14期
20230227-歐日韓高通脹的動力是什麼?——新版海外雙周報第1期
20230213-美國就業市場真得如此緊張嗎?——海外論文雙周志第13期
20230216-當下跟2022年3季度一樣嗎?——1月美國CPI數據點評
20230204-日本「失落的十年」與居民消費——海外論文雙周志第12期
20230203-美股「搶跑」轉向,警惕後續補跌風險——2月FOMC會議點評
20230114-美國通脹:油、房、商已緩,「人」緊是關鍵——12月美國CPI數據點評
20230109-就業強勁+薪資放緩≠軟著陸可期——12月非農數據點評
20221215-市場預期主要央行加息周期何時見頂?——12月FOMC會議點評
20221030-全球能源通脹的新時代——海外論文雙周志第11期
20221214-讓子彈再飛一會兒——11月美國CPI數據點評
【政策跟蹤系列】
20241114-隱秘的增量——財政支持地產政策點評
20241112-關注監督法的「擴圍」——政策周觀察第4期
20241105-化債的三點增量信息——人大常委會審議議案點評
20241104-改革&開放持續推進——政策周觀察第3期
20241028-增量政策「正在路上」——政策周觀察第2期
20241022-科技與安全仍是高層關注點——政策周觀察第1期
20241021-9.24以來,增量政策落地如何?——政策觀察雙周報第88期
20240926-保險新「國十條」透露的3條金融工作主線——政策觀察雙周報第87期
20240910-市場准入「十條」的5個邊際變化——政策觀察雙周報第86期
20240823-加快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3個「新」的產業提法——政策觀察雙周報第85期
20240811-城鎮化政策三點新變化:資金、地區、產業——評新版城鎮化五年行動計劃
20240807-關注三中全會和政治局會議後續部署——政策觀察雙周報第84期
20240805-加力的3000億:錢花到哪?——「更新」&「換新」系列六
20240801-45年價格改革:歷程、當下與未來——深化改革學習系列三
20240725-省以下財政:怎麼分?怎麼改?——深化改革學習系列二
20240724-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任務、脈絡與共識——深化改革學習系列一
20240703-科技仍是政策主線——政策觀察雙周報第83期
20240621-「以深化改革促進高質量發展」——政策觀察雙周報第82期
20240604-能耗任務到底「緊不緊」?
20240530-地方金融機構改革中的四點轉變——政策觀察雙周報第81期
20240515-立法計劃中透露的財稅改革信號:評人大及國務院2024年立法計劃——政策觀察雙周報第80期
20240419-服務業的又一次重要制度型開放:評首張全國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政策觀察雙周報第79期
20240404-社保分紅管理新政:變化及體量測算——政策觀察雙周報第78期
20240318-財政七句話,可能多少錢?——「更新」&「換新」系列三
20240316-政府工作報告之外的5個增量——政策觀察雙周報第77期
20240313-三步走:讀懂設備更新政策大脈絡——「更新」系列二
20240201-安全是題眼:新版產業指導目錄四問四答——政策觀察雙周報第75期
20240223-產能設備能效新規:變化及影響——政策觀察雙周報第76期
20240201-安全是題眼:新版產業指導目錄四問四答——政策觀察雙周報第75期
20240116-部委年度會議中的五大方向——政策觀察雙周報第74期
20240104-「十四五」規劃中期評估更關注哪些困難和挑戰?——政策觀察雙周報第73期
20231218-部委和地方如何落實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政策觀察雙周報第72期
20231205-「十四五」規劃中期進展如何?——政策觀察雙周報第71期
20231117-PPP新舊機制的5點比較——政策觀察雙周報第70期
20231102-國務院組織法修訂的三個關注點——政策觀察雙周報第69期
20231021-中央機構改革進展如何?——政策觀察雙周報第68期
20231012-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政策觀察雙周報第67期
20230926-26城地產放鬆到哪?還有哪些空間?——政策觀察雙周報第66期
20230913-10大行業穩增長方案透露哪些信息?——政策觀察雙周報第65期
20230822-下半年外資政策的三大可能方向——政策觀察雙周報第64期
20230803-超大城市瘦身健體如何理解?如何推進?——政策觀察雙周報第63期
20230726-民營經濟政策脈絡與新變化——政策觀察雙周報第62期
20230706-如何推進房屋養老金制度?——政策觀察雙周報第61期
20230624-國務院立法計劃透漏哪些信號?——政策觀察雙周報第60期
20230607-中國-中西亞合作30年:戰略意義、合作歷程及重點領域——政策觀察雙周報第59期
20230529-一個主線與三個變化——大興調查研究之風跟蹤系列二
20230520-不只是海參崴!一文讀懂中俄遠東合作——政策觀察雙周報第58期
20230504-政府購買服務的三大變化——政策觀察雙周報第57期
20230425-央、地逾百場調研都關注什麼?——大興調查研究之風跟蹤系列一
20230413-新設立的國家局會做什麼?——從國家能源局看國家數據局
20230406-浙江如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政策觀察雙周報第55期
20230326-關注海南自貿港:十件大事落地情況回顧——每周經濟觀察第12期
20230307-歷次國務院機構改革怎麼改?——每周經濟觀察第9期
20230307-夯實科技、產業自立自強根基——政策觀察雙周報第53期
20230219-什麼是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每周經濟觀察第7期
20230217-中央一號文件的10個新提法——政策觀察雙周報第52期
20230207-地方兩會的五大看點
20230206-2023年海內外有哪些「大事」?——每周經濟觀察第5期
20230204-15個關鍵詞看部委新年工作安排
20230131-春節假期哪些政策值得關注?——政策觀察雙周報第51期
20230118-部長專訪里重要信息有哪些?——政策觀察雙周報第50期
20230115-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三年對比,三個變化
20230103-提振信心」有哪些抓手?——政策觀察雙周報第49期
【年報&半年報系列】
20240530-以「價」定「價」——2024年中期策略報告
20231212-掙脫——2024年展望
20230627-尋找看不見的增長——2023年中期策略報告
20221227-移動靶時代:邊開槍,邊瞄準——宏觀2023年度策略報告
20220516-有形之手突圍,中美風景互換——2022年中期策略報告
20211115-贏己贏彼的穩增長——2022年度宏觀策略展望
20210510-登頂後的惆悵——2021年中期策略報告
20201123-2021:歸途——年度宏觀策略展望
20200625-顯微鏡下的經濟復甦——2020年中期策略
20191111-踏邊識界,持盾擊矛——2020年度策略報告
20181126-來者猶可追--宏觀2019年度策略
【投資導航儀系列】
20241024-6個15分鐘,速通財政新手村
20240912-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十大精品研究系列
20230815-宏觀反詐訓練營——千頁PPT來襲!
20220815-當宏觀可以落地·2022版——16小時千頁PPT邀邀約!
20210909-中國政經體系與大類資產配置的指標體系——2021培訓系列一
20210910-舊瓶如何出新酒?200頁PPT詳解中國宏觀經濟特色分析框架——2021培訓系列二
20210911-中美通脹分析框架的共性和差別——2021培訓系列三
20210912-流動性之思——2021培訓系列四
20210913-財政收支ABC——2021培訓系列五
20210914-海外研究的框架:全球數據盲海中的那些「燈」——2021培訓系列六
法律聲明
華創證券研究所定位為面向專業投資者的研究團隊,本資料僅適用於經認可的專業投資者,僅供在新媒體背景下研究觀點的及時交流。華創證券不因任何訂閱本資料的行為而將訂閱人視為公司的客戶。普通投資者若使用本資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讀服務而對報告中的關鍵假設、評級、目標價等內容產生理解上的歧義,進而造成投資損失。
本資料來自華創證券研究所已經發布的研究報告,若對報告的摘編產生歧義,應以報告發布當日的完整內容為準。須注意的是,本資料僅代表報告發布當日的判斷,相關的分析意見及推測可能會根據華創證券研究所後續發布的研究報告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華創證券的其他業務部門或附屬機構可能獨立做出與本資料的意見或建議不一致的投資決策。本資料所指的證券或金融工具的價格、價值及收入可漲可跌,以往的表現不應作為日後表現的顯示及擔保。本資料僅供訂閱人參考之用,不是或不應被視為出售、購買或認購證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約或要約邀請。訂閱人不應單純依靠本資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獨立判斷,應自主作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投資風險。華創證券不對使用本資料涉及的信息所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或與此有關的其他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本資料所載的證券市場研究信息通常基於特定的假設條件,提供中長期的價值判斷,或者依據「相對指數表現」給出投資建議,並不涉及對具體證券或金融工具在具體價位、具體時點、具體市場表現的判斷,因此不能夠等同於帶有針對性的、指導具體投資的操作意見。普通個人投資者如需使用本資料,須尋求專業投資顧問的指導及相關的後續解讀服務。若因不當使用相關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華創證券對此不承擔任何形式的責任。
未經華創證券事先書面授權,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發送或者複製本資料的內容。華創證券未曾對任何網路、平面媒體做出過允許轉載的日常授權。除經華創證券認可的媒體約稿等情況外,其他一切轉載行為均屬違法。如因侵權行為給華創證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華創證券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
訂閱人若有任何疑問,或欲獲得完整報告內容,敬請聯繫華創證券的機構銷售部門,或者發送郵件至[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