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航去年虧損繼續大幅收窄。
近日,中國國航(601111.sh)、中國東航(600115.sh)、南方航空(600029.sh)陸續披露完2024年年報。三大航空央企去年營業收入總計為4730.43億元,據記者計算同比增長約14%;歸母凈虧損總計61.59億元,同比收窄約54%。
據wind數據顯示,去年三大航營收均創歷史新高,虧損呈現大幅收窄。
值得注意的是,三大航在財報中均提及支持國產大飛機事業,未來三年三大航計劃引進60架。作為c919客機全球首家運營商,東航c919機隊規模增至10架,執行航班超6500班,計劃2025年至2027年每年引進10架。國航目前c919機隊規模為3架,計劃2025年至2027年每年引進10架。南航去年c919共有3架,計劃今年引進12架、2026年引進8架,2027年引進10架。
據悉,c919大型客機是我國首次按照國際通行適航標準自行研製、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噴氣式幹線客機,採用單通道窄體布局,座級158至168座,航程4075至5555公里。目前,c919訂單數已經超千架。其中,國航、東航、南航三大航空央企均已向商飛訂購百架大飛機。到2031年,三大航將分別引進100架大飛機。
三大航去年大幅收窄,中聯航、廈航等子公司航司實現盈利
具體來看,南方航空去年營收繼續蟬聯三大航榜首,達到1742.24億元,國航其次,營收近1667億元,東航營收為1321.1億元,南航、國航、東航營收分別同比增長約9%、18%以及16%。
去年三大航業績數據
去年國航虧損已收窄至2.37億元,同比收窄超七成。南航虧損17億元,虧損收窄近六成,東航虧損超40億元,虧損收窄近五成。
三大航2024年業績集體仍未實現整體扭虧,但經營業績上有明顯改善,營收均實現倍增恢復。其中,國航和東航僅第三季度實現盈利,南航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均實現盈利。總體來看,第四季度屬於傳統民航客運淡季,其間不少航線價格都會環比大幅回落。
國航分季度財務數據
東航分季度財務數據
南航分季度財務數據
去年三大航部分控股或參股航司已實現盈利。
國航參股航司中,僅國泰航空實現盈利,去年歸母凈利潤為88.01億元,據計算同比增長7.88%,繼續蟬聯中國年度最賺錢航司。對外股權投資方面,國航財報指出,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團確認長期股權投資的餘額為169.17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1.76%。其中,對國泰航空的股權投資餘額為141.71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3.77%。
國航重大股權投資
此外,國航主要附屬的航司中,深圳航空、北京航空、大連航空、澳門航空去年虧損均同比擴大,內蒙航空轉虧。其中山航集團由盈轉虧,去年虧損5.06億元,2023年盈利6.02億元。談及未來對山航的減虧計劃,國航總會計師孫玉權在近日的業績交流會上指出,山東航空管理層和國航管理層正在積極尋找有效措施,加大協同,爭取2025年實現大幅減虧。
國航子公司去年業績分析
東航子公司和參股公司中,去年僅中聯航實現盈利,凈利潤1.08億元,上年同期為100萬元。南航控股航司廈門航空去年實現凈利潤6.97億元,同比增長45.51%。南航物流去年實現凈利潤41.86億元,同比上升72.33%。
東航子公司去年業績分析
去年,航空物流呈現量價齊升發展態勢。南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黎曉在業績說明會上指出,供給方面,主要航司增加全貨機運力投入,同時國際客機腹艙運力也進一步恢復,市場運力供給增大。需求方面,跨境電商行業蓬勃發展,主流電商平台希音、temu、菜鳥、tiktok加大海外銷售和布局力度,帶動航空運輸需求增加,推動市場運價走高。
今年2月底,南航發布公告稱,基於目前市場環境變化,為統籌安排資本運作規劃,經充分溝通及審慎論證後,南航物流擬撤回上交所主板上市申請文件。此次撤回不會對南方航空和南航物流產生實質性影響,不會影響公司生產經營活動和財務狀況,也不會影響公司戰略規劃的實施。
南航副董事長、總經理韓文勝在此次業績會上指出,南航將結合國家政策和行業發展趨勢,綜合考慮市場環境變化、自身戰略方向和經營情況,統籌安排南航物流資本運作規劃,更好地為股東創造價值。未來如有應披露事項,將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範性文件的要求履行決策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
民航市場競爭加劇,南航回應薄型座椅爭議
去年航空客運市場「旺丁不旺財」現象較為突出,據中航協數據顯示,經濟艙平均票價同比2023年下降超過10%。票價下滑也進一步帶動收益下降。
平均客公里收益是票價水平的直接反映,為旅客經營收入除以收入客公里航空公司運輸每名旅客每公裡帶來的收入。去年,三大航客公里收益均下滑超一成。其中,南航平均客公里收益最低,為0.48元,同比下滑12.73%;東航次之,平均客公里收益為0.512元,同比下滑13.66%;國航相對較高,平均客公里收益為0.5338元,同比下滑12.41%。
韓文勝在業績會上指出,2024年南航客運收益下降,主要有行業競爭、高鐵等其他交通方式分流、旅客消費趨於理性謹慎等因素。
此前南航輕薄型座椅的推出一度引發爭議,南航戰略規劃投資部總經理皮文暉在此次業績會上指出,南航為適應市場趨勢,提高盈利水平,進一步提升客艙布局與市場航線的匹配度,落實機隊精益管控策略,南航自2025年3月起陸續對28架a320系列飛機和15架737-800飛機進行全新客艙布局改造,改造後配置國產輕薄型座椅。
對於網上爭議,皮文暉強調,南航定位不變,全網全通全服務。皮文暉強調,安裝輕薄型座椅不代表廉價,更不代表低端,與航司定位和票價水平無關。目前輕薄型座椅在新飛機引進和存量飛機客艙翻新中已被廣泛選用。皮文暉也指出,相比傳統座椅,南航選用輕薄型座椅一是更加節能環保;二是更符合人體工學設計,座椅寬度沒有變化,可正常調節傾斜角度,還增加了一些實用功能。同時該款輕薄型座椅是目前市場主流產品之一。
此次南航輿論風波背後,也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航司在當前背景下為降本以及盈利的掙扎。
去年中國民航業迎來全面復甦,中國民航旅客運輸量首次突破7億人次,創歷史新高。同時,中國民航受到供需關係結構變化、油價及匯率波動、公商務出行需求不足、高鐵分流等因素影響,航空公司的經營壓力依然巨大。三大航財報均提及國內民航市場競爭激烈。其中,南航董事會秘書、總法律顧問陳威華在業績會上指出,主要受國際市場恢復相對緩慢,全球供應鏈不暢導致飛機航材等價格大幅上漲以及人民幣貶值等多重因素影響。
在競爭風險方面,國航則在財報中指出,去年市場經營主體並未明顯減少,公司仍面臨較大同業競爭壓力。國內方面,由於國際市場尚未完全恢復,部分寬體機轉投國內市場,國內供需矛盾仍然存在。國際方面,國內航空公司新增航線主要集中在中亞、西亞、歐洲等目的地,短時間內局部競爭加劇。本公司將堅持樞紐網路戰略,全力打造北京和成都國際航空樞紐,與市場其他競爭主體實現差異化發展。
繼續加密、新增國際航線,是三大航以及整個民航業今年共同的發展方向之一。
2025年全國民航工作會議指出,2024年國際客運航班恢復至疫情前84%,今年將加快國際航班恢復,力爭國際航班數量恢復至疫情前90%以上。
東航在年報中指出,去年大幅加密上海至歐洲、澳洲航線,國際航班量恢復至2019年的102%。其中,日韓市場是傳統航空高收益市場,東航是中日市場份額最大的承運人,是中韓市場中方最大承運人,日韓市場恢復將進一步改善和提升公司的經營業績。
國航董事長馬崇賢在業績會上指出,今年國際運力主要投放在歐洲區域,增投在「一帶一路」相關市場。年報指出,去年國航執行「一帶一路」相關航線已達65條,涉及29個國家、37個城市,航班量已超過2019年同期。
南航財報指出,今年公司將以邊際貢獻總量最大化為目標,加大國內市場運力投入,提升國際航線收益品質。國際及地區航線計劃增加廣州-馬德里、北京-西安-多哈、烏魯木齊-廣州-吉隆坡、深圳-東京、長沙-東京/新加坡等。據梳理,航線主要涉及東亞、東南亞、歐洲等國家。
民航市場今年開局平穩增長,今年票價預計穩中有升
儘管當前市場面臨一定挑戰,但三大航對於今年的發展保持一定積極態度。
國航總裁王明遠指出,公司觀察到近期公商務需求向好,預期還會持續向好。今年國內票價預期穩中有升,將在量價平衡把控中爭取收入增長最大化。
國航董事長馬崇賢指出,2025年公司整體ask(可座公里,即飛行公里數乘以可出售座位數)預計同比增長8%,國內同比增長5%,國際同比增長15%,地區同比增長13%。
東航董事長王志清表示,2025年夏航季,公司將充分挖掘有效市場,堅持在供需兩側協同發力,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動態實現量價平衡,在擴大運輸規模的同時,進一步提升收入水平。
南航副董事長、總經理韓文勝預計,2025年南航國內國際市場將保持穩中有進的增長態勢。南航將根據市場形勢動態調整運力投放策略,不斷強化運力投放與市場需求、運量與運價的匹配度,促進航線經營整體品質提升。
據航旅縱橫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國民航累計運輸旅客約1.9億人次,同比去年增長約7.5%,平均客座率超83.3%,同比去年增長約2.8%,民航市場開局保持平穩增長的態勢。
中航協此前通報看好2025年民航市場,其中指出,今年行業盈利水平進一步改善。今年需要航空公司加強合作,持續優化市場競爭格局,共同維護行業秩序,堅決避免「內卷式」無序競爭;持續優化航線網路,深化落實「干支通、全網聯」,積極推動中轉便利化,豐富航空運輸產品;注重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強化精益管理,科學控制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