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新亞強(603155)發布了2024年年報。報告顯示,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7.21億元,同比增長6.71%;歸屬凈利潤1.14億元,同比下降7.36%;扣非凈利潤9098.11萬元,同比增長3.85%。儘管營收有所增長,但凈利潤的下滑暴露出公司在成本控制和市場競爭中的壓力。
營收增長背後的隱憂
新亞強2024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71%,達到7.21億元,顯示出一定的市場韌性。然而,歸屬凈利潤卻同比下降7.36%,僅為1.14億元。這一反差表明,公司在營收增長的同時,未能有效控制成本或提升利潤率。尤其是在全球政治經濟形勢複雜、行業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公司的盈利能力受到明顯擠壓。
從歷史數據來看,新亞強的凈利潤自2021年達到3.19億元的高點後,連續三年下滑,2024年更是降至1.14億元。儘管公司通過技術創新和供應鏈優化實現了營收的逆周期增長,但凈利潤的下滑趨勢仍未得到有效遏制。這表明,公司在應對市場波動和成本壓力方面仍需進一步提升。
核心產品表現亮眼,但利潤空間收窄
報告期內,新亞強的核心產品六甲基二硅氮烷的產量和銷量均創歷史新高,顯示出強勁的市場需求。此外,電子級產品成功進入國內頭部廠商供應體系,苯基下游產品也獲得良好的市場認可。這些成績表明,公司在高端化和進口替代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
然而,儘管核心產品表現亮眼,公司的毛利潤卻從2023年的1.65億元下降至2024年的1.49億元,同比下降9.7%。這一數據反映出,儘管銷量增長,但產品的利潤空間正在收窄。行業「內卷式」競爭加劇,導致公司在價格和成本之間難以找到平衡點,進一步壓縮了利潤空間。
智能化轉型與研發投入的挑戰
新亞強在2024年持續推進「智改數轉網聯」工作,通過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和網路化聯接,提升了生產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報告期內,功能性助劑產線的效率和成本控制顯著提升,苯基產線單體選擇性更加可控,新電子級潔凈車間建成並投入使用。這些舉措為公司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然而,智能化轉型和研發投入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儘管公司在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研發投入的回報周期較長,短期內難以顯著提升盈利能力。此外,公司在面對行業需求波動和供需結構調整時,仍需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以應對市場的不確定性。
總體來看,新亞強在2024年通過技術創新和供應鏈優化實現了營收的逆周期增長,但凈利潤的下滑和利潤空間的收窄暴露出公司在成本控制和市場競爭中的壓力。未來,公司需在智能化轉型和研發投入方面持續發力,以提升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