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最頂級的自律:給大腦「戒糖」

2025年03月25日10:00:34 財經 9807

不知你是否留意過自己的工作狀態或學習狀態,反正我現在已感覺到自己的不對勁。

刷了一會視頻後,寫稿時很難進入心流狀態,腦子如同宕機。

看書時還沒翻上幾頁,就不自覺地要拿起手機放鬆下。

打一個比方,這種感覺有點像糖食吃多了,變得無精打采,無所用心。

斯坦福健康生活雜誌,提到一個類似的觀點,過度使用屏幕,攝入垃圾快樂,如同攝入糖分一樣容易成癮,對大腦、記憶以及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人一旦手機成癮,注意力變得渙散。學會給大腦戒糖,才是成年人最頂級的自律。

01

英國阿道司·赫胥黎在《美麗新世界》,設定了一種零食:蘇摩。

在這個世界裡,人們自上而下被分為:阿爾法、貝塔、伽瑪、德爾塔、厄普西隆五個階層。

階層最低的德爾塔和厄普西隆人,可以按時領取蘇摩。

這種零食能夠在短時間內麻痹人的神經,讓人丟掉煩惱,沉迷於快感中。

正因如此,他們永遠處於最底層。

認真想一下,電子網路不就是零食蘇摩嗎?

讓我們不知不覺上癮,消磨掉心智,顧著在粉色泡泡里自我歡愉。

前段時間,短劇盛行一時。

我也不自覺地入坑了,一邊吐槽情節簡單粗暴,一邊笑得樂不可支;一邊嫌棄演員演技浮誇,一邊又主動掏腰包充值。

對爽點的精準拿捏,一環扣一環,讓我分分鐘入戲,根本停不下來。

周末經常靠在沙發上,一刷就是大半天。

原本要打磨的文案、交付的任務拋在腦後,擱置到最後一刻才急匆匆地完成。

互聯網太懂人性了,精準投喂著廉價快樂。

成年人最頂級的自律:給大腦「戒糖」 - 天天要聞

你有什麼喜好,它比父母都了解你;你愛看什麼內容,直接端到你面前。

當你篤定自己不會上癮時,下一刻,互聯網就有一百種方式讓你欲罷不能。

不止腦洞大開的網文、網劇,種類繁多的手游,各種賽道的主播也使盡手段吸引你。

顏值主播變著花樣秀身材,恰到好處的曖昧撓得你心痒痒。

搞笑主播絞盡腦汁地抖笑料,你覺得很土,但忍不住一刷再刷。

這恰如《娛樂至死》里所說的:毀掉我們的,不是我們所憎恨的東西,恰恰是我們所熱愛的。

人廢掉的開始,就沉淪在廉價的快感中。

時間花在哪兒,人生就開在哪兒。

一旦沉浸在演算法編織的美夢裡,我們只會成為現實中的輸家。

02

帕維爾·庫欽斯基是波蘭的諷刺現實畫家,他創作過一組漫畫,赤裸裸地指出我們正在被手機捆綁著。

早晨起床兩眼一睜,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刷個不停;

成年人最頂級的自律:給大腦「戒糖」 - 天天要聞

喜歡一頭扎入一方無意義的信息漩渦里;

成年人最頂級的自律:給大腦「戒糖」 - 天天要聞

最後我們一步步喪失思考力,淪為現代社會裡認知僵化、盲目愚昧的原始人。

成年人最頂級的自律:給大腦「戒糖」 - 天天要聞

人們創造了工具,結果工具反過來塑造了行為習慣。

我們只要輕輕點一點,就可以獲得淺層的快樂;不用再主動探索和獨立思考,便可輕而易舉搜到想要的信息。

數字產品打通了獲取的路徑,讓學習過程變得高效便捷。

但久而久之,自我學習能力就會被剝奪。

在《流行之道》這本書里,北京大學胡詠教授寫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

短視頻正在成為很多窮人的娛樂方式。

富人則在悄無聲息中,學會了控制「屏幕」進入他們生活的時間。

一個人變好的開始,是為腦子戒掉電子糖。

作家胡安焉在北京送快遞時,有這樣一個習慣。

每晚下班後,他都會關掉手機,獨自在宿舍樓的雜物間待兩個小時。

沒有同事間吆喝的牌局,也沒有手游網劇的干擾,他就著昏暗的燈光讀完了《尤利西斯》《沒有個性的人》《審判》等大部頭的著作。

多年後,胡安焉成為一位暢銷書作家。

當初寢室里消遣的同事,依然在快遞站點起早貪黑地工作。

為了低級的快感而放縱,人會一步步向下墮落。

為了高級的快樂而剋制,意味著自己會變得更理智、更強大。

03

王小波寫過一個故事,中亞古國花剌子模有一個古怪風俗。

國王會獎勵帶來好消息的信使,反之,帶來壞消息的信使則會被送去喂老虎。

為了保住麾下的將士,出征在外的元帥只好編造各種好消息。

於是國王就只能聽到好消息了。

網路中的我們像極了王小波筆下的這位國王:所聽皆為想聽,所見皆為想見。

你每天起來刷視頻時,會發現推薦頁永遠精準投喂你之前點贊過的同類內容。

當我們誇平台的用戶體驗很棒時,卻意識不到推薦演算法正在構建一個楚門的世界。

這印證了神經學家曼弗雷德·斯皮策的警告:演算法推薦正在讓大腦患上數字糖尿病。

手機深諳你的好惡。

在數字時代,我們猶如數字人一樣,悄無聲息地被圈養著。

為此,杭州程序員陳默開發了信息稜鏡插件,通過關鍵詞污染演算法:每次刷視頻前輸入「女權+男權」「中醫+西醫」等對抗性標籤,迫使推薦系統陷入混亂。

這種演算法對抗訓練三個月後,其信息源多樣性提升210%。

人性有弱點,演算法也有弱點。

我們與其被演算法牽著走,不如利用演算法的特性來擴充信息的豐富性。

當我們學會反演算法時,我們的認知和思維也會得到真正的滋養,才能避免成為認知偏食者。

成年人最頂級的自律:給大腦「戒糖」 - 天天要聞

04

在東京,早稻田大學的「數字斷食」實驗曾引發轟動。

30名志願者關閉所有智能推薦功能,改用傳統搜索引擎和實體書籍獲取信息。

兩周後,他們的創意產出量提升47%,決策失誤率下降23%。

越是發達的數字時代,越是要給自己創造無電子環境。

有時候,我們需要給自己「拉閘斷網」。

做不到不玩遊戲,就在看書時把手機鎖進抽屜里;做不到不上網刷劇,就索性在工作的時候斷掉網路。

任何一種向上的人生,都要克服向下的重力。

JK·羅琳在創作《哈利波特》最終章時,她住進愛丁堡古堡酒店斷網寫作,將智能手機交給助理保管。

《深度工作》的作者卡爾·紐波特至今不用社交媒體,通過固定時段處理郵件保持專註力。

對於現代人來說,徹底遠離數字網路不現實。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數字極簡,減少對手機的使用,成為生活的主人。

羅翔說過一句話:適當離開手機,是現代人的必修課。它能一定程度上讓你保持專註、保持耐心,它能讓你延遲滿足、進入心流時刻。

腦子戒糖,除了反演算法外,還要適當隔絕手機。

懂得回歸到現實,畢竟讓人成長的,是你看過的書,是沉澱後的思考,不是手機里五花八門的消息,不是遊戲和短視頻。

成年人最頂級的自律:給大腦「戒糖」 - 天天要聞

05

前段時間,我開始運動健身。

為了保持體脂和塑形,我給自己定了一個規矩:運動一周,才能吃塊蛋糕或是吃一頓垃圾食品。

後來,我把這方法運用在工作學習上。

比如經典名著啃了一個小時,可以玩一把遊戲。工作了兩小時了,可以刷一會兒短視頻。

人生不能沒有糖分,但也不能攝糖過多。

成長的歸生活,娛樂的歸虛擬。

兩者之間能涇渭分明地分開,能從電子世界裡掙脫出來,我們才能成就自己。

點個贊吧,與朋友們共勉。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邏輯學在民營貸款風險控制中的應用(下) - 天天要聞

邏輯學在民營貸款風險控制中的應用(下)

四、辯證邏輯辯證邏輯的基本原理強調從多個角度、多個層面分析問題,注重矛盾的對立統一和動態變化。辯證邏輯在貸款風控中常常應用於行業周期分析,不同行業在不同經濟周期中的表現不同。例如:在經濟繁榮期,房地產行業可能表現良好,但在經濟衰退期,風險較
以二次奮鬥破局 以清正修身立本 - 天天要聞

以二次奮鬥破局 以清正修身立本

深入推進二次創業」未來,我們要「活下去」一定是辛苦的。董事會提出「二次創業」號召好幾年了,大家一定要有深刻地理解。什麼叫二次創業?二次創業就是創業。馮總雖然在銀行大平台工作過,但是獨自去東營、濰坊籌建分行時就是創業,創業是從無到有,從零到一
單日獲資金凈流入超5200萬元,300紅利低波ETF(515300)衝擊4連漲 - 天天要聞

單日獲資金凈流入超5200萬元,300紅利低波ETF(515300)衝擊4連漲

截至2025年5月9日 10:17,滬深300紅利低波動指數上漲0.47%,成分股華能水電上漲2.18%,興業銀行上漲2.04%,浦發銀行上漲1.81%,寧滬高速上漲1.45%,成都銀行上漲1.36%。300紅利低波ETF(515300)上漲0.44%, 衝擊4連漲。流動性方面,300紅利低波ETF盤中成交1728.58萬元。拉長時間看,截至5月8日,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