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3月21日訊(編輯 馮軼)港股今日繼續回調,市場出現普跌行情。三大指數再度集體跌超2%。截至收盤,恆指、國指分別下跌2.19%及2.32%,恒生科技指數跌3.37%。
我們來看今日市場熱點:科技股走勢持續疲軟,短線空頭加碼捲土重來;場內情緒低迷呈現普跌格局,海外避險情緒急速發酵;年報窗口市場聚焦基本面,政策利好有望支撐行情。
【科技股走勢持續疲軟 短線空頭加碼捲土重來】
盤面上,大型科技股走勢持續疲軟,快手跌5.35%,阿里巴巴、小米、網易均跌超3%。京東、百度、騰訊也跟跌飄綠。
其他主要熱點方向上,大金融、中字頭等藍籌進一步走低拖累指數。此外,汽車、半導體、地產、基建,及體育用品、家電、餐飲等消費股普遍走低。上漲的板塊中,僅電訊、水泥股活躍度較高。
整體上看,港股短線有加速回調跡象。今日恆指成交3390.92億港元,較前一日放量近450億,連續第二日放量下跌,收盤失守24000點關口,這一趨勢也值得留意。
沽空方面,今日總沽空金額為386.15億港元,相當於恆指成交額的11.39%,也重新再度抬頭,驟升至近5日高位。
比亞迪股份、阿里巴巴-w、騰訊控股沽空金額位居前三,分別為24.34億港元、24.33億港元、22.72億港元。
【場內情緒低迷呈現普跌格局 海外避險情緒急速發酵】
行情層面,與前一日回調板塊跌多漲少不同,今日市場則呈現普跌格局,凸顯場內情緒低迷。
其中,汽車、半導體、黃金等此前逆勢走高的板塊也開始出現猛烈回調,跟跌意味明顯。
由於近期市場中主線缺位,科技股表現持續低迷,場內資金也無法組織有效反彈。短線或需等待風險釋放後才能看到修復機會。
此外,本周海外市場相對動蕩。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以及特朗普關稅政策的反覆無常,為後市行情帶來不確定性。
有報道稱,3月主要投資者削減美股持倉的幅度創下歷史紀錄。與此同時,投資者的現金持有量大幅上升,達到2020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土耳其股指本周連續四日暴跌,多次觸發熔斷。
在市場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的背景下,也推動了大量避險資金流入黃金市場。本周現貨黃金價格盤中突破3050美元/盎司大關,不斷刷新歷史高位,短期也可作為情緒指標觀察。
【年報窗口市場聚焦基本面 政策利好有望支撐行情】
此外,今日a股全天也是低開低走,放量下挫。滬指失守3400點。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1.55萬億,較上個交易日放量1093億。
由於目前處於年報披露窗口,業績驅動只能帶動個股行情,也缺乏能夠引發市場賺錢效應的催化劑。因此,也難以吸引更多增量資金入場。
短線來看,只有政策面有望支撐行情回暖,但也仍需科技、金融等權重板塊重新發力配合。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召開一季度例會,再次提到要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加強逆周期調節。央行也表示將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擇機降准降息。
此外,深交所舉辦第三期etf生態大會,來自中金所、指數機構、基金、券商、銀行、保險、媒體等代表300餘人蔘會。深交所方面也提及,要制定服務中長期資金入市相關工作方案,助力打通中長期資金入市卡點堵點。
另據媒體報道,財政部副部長廖岷3月19日在京會見香港證監會行政總裁梁鳳儀,雙方主要就深化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合作等議題交換意見。 廖岷表示,長期以來,財政部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決支持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未來將繼續支持香港發展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