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價格漲跌的規律

2025年03月13日19:20:30 財經 9231
黃金價格漲跌的規律 - 天天要聞


黃金價格漲跌的規律 - 天天要聞


每一次黃金牛市,一定伴隨著一個或者多個削弱強勢貨幣地位的因素,而當市場預期這個因素將消散時,黃金牛市就結束了



文|陳汐 劉建中

本文是《黃金研究三部曲》的第二篇。第一篇為《跨越兩千年,黃金還保值嗎》,其主要結論是,「從西漢到金本位解體之前,黃金的購買力基本穩定;而在金本位解體後,黃金大幅跑贏通脹。」
雖然從長期看黃金能跑贏通脹,但黃金價格波動幅度大,投資時機不佳可能造成巨大損失。
1980年1月黃金均價為755美元/盎司,之後出現了20年的黃金熊市,1999年12月黃金均價為280美元/盎司,跌幅63%。
2011年11月黃金均價為1771美元/盎司,之後是四年熊市,2015年12月黃金均價1062美元/盎司,跌幅40%。
黃金價格的巨幅波動並不是現代社會的特有現象。宋太宗趙光義當政的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每兩黃金(北宋一兩為40克)可兌換1萬枚銅錢。而之後的20多年裡,出現了黃金相對於「銅錢」的貶值。宋真宗趙恆開創了咸平之治(公元998年-1003年),那時每兩黃金僅能兌換3000枚銅錢,黃金貶值了70%。然而兩百年後,到了1210年,‌每兩黃金可以兌換4萬枚銅錢。200年間,黃金升值了12倍。
做研究,前提條件要紮實,不能直接說黃金是全球硬通貨,然後就開始分析規律。我們必須確信,人類在未來仍然需要黃金。如果黃金變得不稀缺,或者原有的作用被取代,那麼基於歷史和信仰的需求可能快速消失,從而導致現有規律全部失效。
我們先看稀缺性。黃金的稀缺性無需擔心。黃金形成於宇宙中的極端物理過程,比如超新星爆炸、中子星碰撞,在地球上幾乎無法形成黃金。當然,可能有讀者會說水銀(hg)的原子序數為80,如果將來科技進步,把水銀原子去掉一個質子就能變成黃金(原子序數為79)。但這不切實際,要將水銀變成黃金所需能量極高,產量極小,而且伴隨放射性危險。
還有讀者說,地球上黃金其實有很多,只不過大部分都埋在地球深處。的確,據科學家估計99%的黃金都在地核中,地幔和地殼中黃金含量都很低。可以肯定地說,由於成本限制,人類的黃金開採活動只會限於地殼中。目前世界上最深的金礦深度不足5公里,而且其開採條件已經極其困難。如果要開採地核中的黃金,大約需要挖3000公里。
其實,真正需要擔心的是,黃金原有的作用被其他物品取代。那麼,黃金究竟有什麼用?

黃金價格漲跌的規律 - 天天要聞

對於現代人,黃金有什麼用?
黃金在歷史上成為重要的支付手段和財富貯藏手段,具有必然性。財富有集中的特性,富貴階級和政府會掌握大量財富。他們有大額支付的需求,比如賞賜、進獻、行賄等。如果支付1000克黃金,體積約為50立方厘米,比現在常見的空調遙控器還小。但如果送等價值的銅錢,重量會接近或超過1噸。
富人和政府也需要貯藏財富,用於儲存財富的媒介必須具備以下特徵:稀有、不易損耗、容易鑒定真偽與成色、容易按照所需價值進行分割與組合、對其價值有高度共識。
玉、珠、貝等物品不能完全滿足以上條件,貴金屬脫穎而出。古代冶煉技術落後,常見貴金屬就是黃金和白銀。據《漢書·王莽傳下》,王莽死時(公元23年),政府所儲黃金有幾十萬斤,約合180噸。這個數字可以看作中國政府在公元一世紀的黃金儲備量(公元一世紀,羅馬帝國處於鼎盛時期,根據桑巴特所著《近代資本主義》,那時羅馬帝國的黃金儲量也約180噸。這是一個有趣的巧合)。
但是,現代人還需要黃金嗎?
首先,現代人有很多大額支付的手段,在這方面黃金已經可有可無(除非發生類似於逃荒的場景,在這種場景下,黃金可以發揮作用)。在現代生活中,黃金的核心作用只有一點:財富貯藏。
2024年中國黃金消費量為985噸。其中,黃金首飾532噸,金條及金幣373噸,工業及其他用途80噸。因為大部分人購買黃金首飾的重要原因也是保值增值,所以中國黃金消費的主要目的是「財富貯藏」。從全世界看,亦是如此。
但是,持有黃金不能產生利息,這一點明顯不如持有「貨幣類資產」。房屋、本幣存款、外幣存款、債券、股票都是基於貨幣體系的資產,在本文被統稱為「貨幣類資產」,簡稱「貨幣資產」。貨幣資產都會產生類似於利息的收入。
既然黃金存在明顯劣勢,為什麼要持有黃金呢?我們先看看各個國家為何要儲備黃金。
各國政府都必須儲備國際資產,這種資產必須具備良好的流動性和安全性。所以政府不會選擇外國的產業、房屋,一般也不選擇股票和公司債券。那麼,合理的選擇非常有限。具體而言,國際儲備資產主要有以下四類
第一,強勢國家的貨幣或國債。如果有多個強勢國家,可以按一定比例分配。
第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特別提款權(sdr)。
第三,黃金。
第四,虛擬貨幣。
因為sdr仍是各種主權貨幣的組合,所以從本質上看,各國政府的國際儲備資產只有三個選擇:強勢國家的貨幣(或國債)、黃金、虛擬貨幣。
黃金和虛擬貨幣跳出了貨幣體系,可以分散貨幣體系本身帶來的風險。比如,某國貨幣是大多數國家的儲備資產,但該國各種實力開始走弱、債台高築、貨幣超發,那麼其他國家如何應對?如果這時出現其他可選的強國貨幣,可以選擇這個新興的強國貨幣。但如果局勢不明朗,黃金仍然是比較好的選擇。
虛擬貨幣目前還沒有獲得普遍認可,未來也許會獲得更多的認可。但筆者認為,虛擬貨幣存在一個潛在缺陷:科技能力較弱的國家可能無法保障虛擬貨幣資產的安全。隨著計算能力的發展,科技強國也許可以擁有竊取弱國虛擬貨幣的能力。相比之下,黃金更為穩妥。
上述分析主要針對國際場景,但實際上,這一邏輯在國內同樣適用。黃金的核心作用在於分散貨幣資產的風險,或者說對沖貨幣體系的不確定性。黃金是為數不多的、既跳出了貨幣體系又獲得廣泛「共識」的資產。比特幣雖然也跳出了貨幣體系,但目前獲得的「共識」遠不及黃金廣泛。
基於以上討論,我們比較確信,黃金在未來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財富貯藏」手段。
下面分析黃金價格漲跌的規律。相對於長期規律,短期規律不那麼重要,但很多市場參與者卻十分關注短期規律。我們先簡單總結一下短期規律。

黃金價格漲跌的規律 - 天天要聞

黃金漲跌的短期規律
市場熟知的短期規律主要有如下三條:
第一,美元指數下跌,黃金上漲。
黃金價格由交易形成,在主流交易中,黃金以美元計價。因此,美元實際上成為衡量黃金價格的「尺子」。如果其他條件不變,而「尺子」的刻度變大(即美元升值),那麼測量出的黃金價格自然會下降;反之,若「尺子」刻度變小(即美元貶值),黃金價格則會上漲。
在資本市場中,「預期」會發揮一定的作用,所以有時並不需要美元指數真的下跌,只要市場預期美元指數將要下跌,也會促使黃金價格上漲。
第二,美元降息,黃金上漲。
因為持有黃金不能帶來利息收益,所以美元降低利率意味著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下降。成本下降導致願意持有黃金的投資者變多(或買入的數量變多),從而推動黃金價格上漲。
「預期」在這裡同樣會發揮作用,預期美元將要降息,也會促使黃金價格上漲。
第三,國際局勢緊張,黃金上漲。
「亂世黃金」是祖先留下的非常有道理的一句話。國際局勢緊張會破壞國際關係,削弱國際貨幣體系,從而增加市場對黃金的需求。同時,局勢緊張會產生爆發戰爭的預期,而歷史早已證明,爆發戰爭在短期內是黃金價格上漲的催化劑。
以上三個規律都對,但用於實踐的效果卻不敢保證。這是因為,這些規律成立的前提是,「其他條件保持不變」。但在複雜的經濟體系中,其他條件不可能不變。
打個比方:地面上有個木塊,如果沒有其他作用力,用手推木塊,木塊會沿著推力的方向運動。但是在現實世界中,不可能「沒有其他作用力」。如果只是看到有一隻手去推木塊,就貿然判斷木塊將向推力方向運動,很多時候是錯誤的。
為了正確預測,我們必須關注那個「最主要的力」,或者「作用時間最長的力」。所以,在分析黃金價格漲跌規律時,我們應該重點關注「長期規律」而非「短期作用」。

黃金價格漲跌的規律 - 天天要聞

黃金漲跌的長期規律
本文第一部分講了「黃金的作用」,即「分散貨幣體系的風險」,這是黃金長期規律的基礎。當貨幣體系風險上升時,黃金走牛;當貨幣體系風險下降時,黃金走熊。
強勢貨幣是整個貨幣體系的基礎。二戰之後,英鎊式微,美元成為唯一的強勢貨幣;1999年歐元誕生,歐元和美元成為兩大強勢貨幣;然而,2010年歐債危機之後,歐元地位下降。
每一次黃金長期牛市,一定伴隨著一個或者多個削弱強勢貨幣地位的因素。當市場預期這個因素將消失時,黃金牛市就結束了。
金本位解體以來,出現過三次黃金牛市(圖1),我們看看在每個時期,是什麼因素削弱了強勢貨幣。文末章節附註是最近110年以來黃金價格的歷史,讀者可以作為參考。
圖1: 黃金歷史價格走勢
黃金價格漲跌的規律 - 天天要聞
第一次黃金牛市發生於1971年-1980年。
二戰後,美國黃金儲備達到兩萬噸以上。憑藉這一實力,美國1944年建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將美元與黃金掛鉤,承諾任何人拿35美元都可以兌換一盎司黃金。儘管布雷頓森林體系在1971年才正式解體,但美國的黃金儲備從1957年就開始凈流出,1960年之後更是加速流出。1968年,美國黃金儲備跌破1萬噸,黃金價格開始鬆動。
1971年,美國變臉,尼克松總統宣布美元和黃金脫鉤,美元信用受到質疑,其價值大打折扣。伴隨美元貶值,通貨膨脹來勢洶洶。所以,第一次黃金牛市有兩個驅動力:第一,美元信用遭受質疑;第二,通貨膨脹。
美國當時的經濟、科技、軍事實力仍然遙遙領先全球,各國漸漸接受了美元不再綁定黃金這個事實。這次黃金牛市真正的主因是通脹,高通脹意味著美元相對於商品貶值,從而削弱了美元價值。
美國通脹(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數據)1970年突破6%,1971年-1972年短暫下跌後,1973年重新抬頭。美聯儲開始大力加息,1973年下半年聯邦基金利率突破10%。在高息之下,1975年-1976年的通脹有所緩和,但在1977年初,通脹捲土重來。1979年初,美國通脹再次超過10%。
1979年8月,保羅·沃爾克出任美聯儲主席,並宣布優先解決通脹問題。最終,1980年底聯邦基金利率上調到接近20%,這之後通脹開始穩步回落。黃金牛市謝幕。
圖2:美國聯邦基金利率與美國通脹(1968年-1983年)
黃金價格漲跌的規律 - 天天要聞
第二次黃金牛市發生於2003年-2011年。
1995年,歐盟國內生產總值(gdp)與美國基本相當;1999年歐元誕生,成為美元之外的第二個強勢貨幣;2009年歐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佔比達到28%。
這次黃金牛市的驅動力是經濟衰退,開始是美國,後來是歐洲。
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美國失業率快速上升。2003年失業率到了6%以上,此時市場開始擔心美國經濟會出現嚴重衰退。經濟衰退首先意味著國力下降,同時意味著貨幣增發和美元價值下降。
2007年下半年,次貸危機已經初露端倪並不斷擴大影響範圍,黃金價格加速上漲。2008年3月次貸危機迎來最嚴重的階段,黃金價格此時突破了1000美元/盎司。2008年4月,各種補救措施開始密集出台。但是,黃金價格在經歷短暫下跌後,2008年底快速反彈。
2009年10月,希臘宣布財政赤字佔gdp比例為12.7%,遠超歐盟規定的3%上限,引發市場對希臘償債能力的擔憂(圖3)。隨後,希臘危機迅速蔓延至葡萄牙、愛爾蘭、西班牙、義大利,這些國家國債收益率大幅上升(即國債價格大幅下降),歐元信用受到嚴重質疑。
黃金於2011年9月見頂,價格超過了1900美元/盎司。這時,次貸危機、歐債危機在各方干預之下得以緩解。各種措施改變了人們對衰退的預期。經濟衰退前後持續約九年,黃金牛市也持續了九年。
圖3: 希臘國債收益率(5年期)
黃金價格漲跌的規律 - 天天要聞
從2019年開始,我們正經歷著第三次黃金牛市。這次黃金牛市的動力是什麼?

黃金價格漲跌的規律 - 天天要聞

這次黃金牛市有什麼不同?
在2024年4月16日發表的《黃金牛市還能持續多久?》中,我們仔細地分析了本次黃金牛市的主要驅動力。我們同意市場的主流觀點:本次黃金牛市的主要驅動力是對美國債務快速增長的擔心。
2019年可以算作本次牛市的起點。圖4顯示,從2014年開始,美國「財政赤字率」(財政赤字率=聯邦財政赤字/美國gdp)在低位徘徊,但2019年突破了4%,2020年更是達到了15.7%,2021年為10.9%,2022年略有好轉。但是,2023年、2024年「財政赤字率」又開始上升。
圖4: 美國財政赤字率(%)
黃金價格漲跌的規律 - 天天要聞
而且,美國經濟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居民儲蓄率過低」,以及「消費貸款拖欠率」快速上升(圖5)。這些問題都可能給美國經濟帶來「意外」,一旦「意外」發生,美國「財政赤字率」可能會繼續上升。
圖5: 美國消費貸款拖欠率(%)
黃金價格漲跌的規律 - 天天要聞
筆者雖然認可市場的主流觀點,但想指出,在這次黃金牛市中,「中國崛起」也是美元面臨的重要挑戰。所以,「中國崛起」也是本次黃金牛市的動力之一。
在本文中,我們首先探討了「黃金的作用」,然後得出結論:「當強勢貨幣的地位被某些因素削弱,黃金會出現牛市。」最後,回顧了三次黃金牛市,通過歷史數據印證了我們的結論。
從目前看,本次黃金牛市尚未結束。那麼,黃金的未來會怎樣?中國在這次牛市可以做些什麼?這些問題的解答,請參看我們的下一篇分析《黃金的未來》。
黃金價格漲跌的規律 - 天天要聞

章節附註:黃金最近110年的歷史

1913年美聯儲成立,它成了美元唯一的印刷機構。那時的美聯儲,仍然嚴格遵守金本位規則,任何一個人拿20.67美元紙幣,都可以找美聯儲兌換成一盎司的黃金。這裡的盎司是「金衡盎司」,約為31.1克,此時1美元的含金量約為1.5克。
1934年羅斯福政府出台了《黃金儲備法》,黃金的法定價格調整為35美元/盎司。此時1美元差不多可以兌換1克黃金。
1944年7月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黃金價格仍固定在35美元/盎司。布雷頓建立之初,美國黃金儲備接近2.2萬噸,佔世界的70%以上。但1957年之後,美國黃金儲備快速流出,1968年美國黃金儲備跌破1萬噸。此時布雷頓森林體系雖然尚未瓦解,但黃金價格已經開始鬆動。
倫敦黃金現貨市場是世界最主要的黃金交易市場之一,到了1968年底,黃金價格來到了41美元/盎司。1971年,尼克松宣布美國不再承擔美元的黃金兌換義務,布雷頓解體。黃金價格開始暴漲,到1980年價格突破600美元/盎司。短短十年,黃金漲了17倍。
但1980年之後的20年,黃金進入熊市,價格保持整體下跌。2000年,黃金倫敦市場現貨均價為280美元/盎司,與1980年價格高點相比跌去一半還多。2001年-2011年,黃金慢慢走出牛市;2012年-2018年,黃金走勢偏弱;2019年之後,黃金再次變得強勢。

本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供讀者交流討論,不代表《財經》立場,不被視為投資建議。

作者為《財經》產業研究中心研究員;編輯:劉建中

責編 | 王 寧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假睫毛產業帶這樣「煥」新 - 天天要聞

假睫毛產業帶這樣「煥」新

解碼2025外貿經濟新形勢及行業新趨勢、TikTok助力睫都商家出海銷售、睫毛產業出海合規解決方案……4月16日—20日,多家電商平台陸續來到青島路演,幫助假睫毛產業帶的企業拓展國內外市場。位於青島平度假睫毛產業帶的商家發現,假睫毛行業加速
QFII大舉加倉 - 天天要聞

QFII大舉加倉

【導讀】2025年一季度末QFII持倉動向曝光 中國基金報記者 吳君 隨著2025年一季報的披露,QFII在A股市場的最新投資動向浮出水面。 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共有692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出現QFII的身影,共持有80.63億股,期末持有總市值達到1172.13億元,較去年末增長3.15%。 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年一季...
...困於演算法「越跑越虧」!里程費跌破1元、抽成提高……平台與司機... - 天天要聞

...困於演算法「越跑越虧」!里程費跌破1元、抽成提高……平台與司機...

「完成2000單獎勵0.01元」,近日某網約車平台這一讓人匪夷所思的「獎勵新規」,在網約車司機圈裡炸開了鍋。司機們紛紛吐槽,這是變相侮辱。這0.01元的「天價獎勵」,也打破了網約車上線十餘年的最低紀錄。日前,青島市公布2025年一季度青島市網約車行業運營動態,日均完成5單以下的車輛22264輛,佔比達36.73%,也揭示了當下...
小縣大城的四個典型案例 | 《財經》書摘 - 天天要聞

小縣大城的四個典型案例 | 《財經》書摘

《小縣大城》周立 羅建章 著中信出版集團2025年3月文|周立 羅建章在城鎮化的歷史長河裡,小縣大城如同一顆遺珠,雖小卻蘊含著無盡的生機與活力。它的前世或許是默默無聞的小縣城,深藏在群山之間,被時間遺忘,被世人忽視。然而,隨著縣域經濟的崛起,一場悄然的變革開始在這裡展開。曾經的小縣城因為人口的集聚和產業的崛...
泛林 2025 年 3 月季度營收同比增長 24.4%,中國大陸貢獻 31% - 天天要聞

泛林 2025 年 3 月季度營收同比增長 24.4%,中國大陸貢獻 31%

IT之家 5 月 3 日消息,全球四大半導體設備企業之一的泛林集團 Lam Research 當地時間 4 月 23 日公布了其截至今年 3 月 30 日的 2025 年 3 月季度財務數據。在該季度中,泛林實現 47 億 2017.5 萬美元(IT之家註:現匯率約合 342 億元人民幣)銷售收入,同比增長 24.4%,環比增長 7.9%;其 GAAP 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