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川行天下 鏈通全球」香港優勢助力川企產供鏈國際合作研討會在成都舉行。研討會通過主題分享、演講、對話等環節,探討四川省企業應如何充分利用香港平台、把握香港營商新機遇。
會議期間,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採訪到了首次到訪成都的香港投資推廣署署長劉凱旋。她表示,以川企出海以及香港新發展新優勢為背景,期待透過共同探索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的機遇,推動川港兩地發展、互利共贏。
「四川一直以來就與香港保持非常緊密的聯繫。近期四川最為搶眼『出圈』的當屬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在香港上映以來熱度超高。這恰恰反映我行前所了解到的,四川近年來大力發展創新型經濟,依託自身的科教資源,培育和吸引了大量優秀企業。」劉凱旋表示,香港同樣重視創科產業和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相信在產業生態、稅制、金融、連接全球市場等多方面,可以有效賦能四川企業國際化,實現兩地優勢互補。
近年來,成都企業與香港市場加速對接。從產業領域看,成都在港上市企業涵蓋生物醫藥、教育、通信、人力資源等領域。而經由香港投資推廣署協助到港或在港擴展業務的四川企業主要包括餐飲及款待、高新科技,以及運輸物流等領域。
劉凱旋告訴記者,香港有著多項優勢,包括資金、貨物、數據和人才的自由流動;聯通內地和國際的金融市場和服務;公平開放的營商環境和簡單低稅率;廣泛密切的國際聯繫;高效優質的專業服務;對國際規則和做法的熟悉;廣納世界各地人才等。因此,西部地區企業在國家戰略的指引和推動快速發展的同時,可利用香港「走出去」捕捉更大商機。
「四川省『十四五』規劃中重點提到,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同時提出,深度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拓展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深化川港川澳合作會議機制,共同開拓南向國際市場。由此可見,川港在創新和科技方面的合作前景廣闊,應充分利用國家發展戰略,以區域聯動把企業業務推上新台階。」劉凱旋表示。
2025年是國家「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四川省企業應該把握香港哪些新機遇升級發展呢?
劉凱旋認為,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其中提到較為火熱的低空經濟、具身智能等產業。「前沿產業以及人工智慧、數據要素等數字經濟的發展亦將為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賦能。這些領域,香港可以充分發揮自身傳統優勢,以及當下大力打造的創新科技產業發展,與國家不同區域的產業特點結合,協助本區域內企業利用香港平台『走出去』,亦將海外資源通過香港門戶『引進來』。」
此外,香港憑藉其優質營商環境,包括豐富的對外貿易經驗,高質量專業服務,高素質人才資本,完善的港口、機場以及其他基礎設施,以及可靠的貿易融資選擇,可以成為內地企業的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
「2025年也是香港投資推廣署成立25周年。我們將鼓勵企業在香港的業務做得更深更廣,除了銷售、服務以外,亦可以利用香港作為研究開發、財資管理、採購貿易供應鏈、地區管理總部、在港上市或發債等。」劉凱旋表示。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吳怡霏 供圖 受訪單位 責任編輯 常莉娟 編輯 王奕然 審核 常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