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邏輯晶元已經進入了3nm工藝,且按照最新的計劃,台積電、三星、英特爾在今年還會進入2nm工藝。
但是,在DRAM內存晶元上,卻依然還在10nm以下,一些DDR3、DDR4的晶元甚至採用20nm及以上的工藝製造,最新的DDR5晶元,很多也是採用15nm、13nm工藝製造。

為什麼這些內存企業不追求先進工藝?
主要原因,在我看來就是因為先進工藝門檻高,研發投入也大,再加上整個市場之前就一直被三星、SK海力士、美光這三大企業壟斷,這三大企業佔了80%以上的份額。
所以他們沒太多動力去搞什麼新技術,拿著舊技術一樣賺錢,反正定價權在他們手上,沒哪家企業能夠和他們競爭,他們何必去研發,去投入呢?

不過,隨著中國企業入局之後,形勢就變了。
中國企業研發出了DRAM內存,前期技術不太先進,主要生產DDR3、DDR4晶元,但隨著產能不斷提升,市場份額越來越高,那麼前三大企業的定價權被打破了。
最後前三大企業,不得不在2024年放棄了DDR3的生產,然後最近又表示要放棄DDR4的生產,專攻DDR5及以上內存晶元了。

但這樣就保險了么?肯定是不行的,因為中國企業也能製造DDR5晶元了啊。
所以這三大企業沒辦法了,不能再擠牙膏了,近日有機構報道稱,三大存儲晶元廠商,計劃推進新的節點工藝了,一季度就會推出D1c工藝(10nm)的DDR5產品,由SK海力士推出。
然後在2026年或2027年時,將縮小到10nm以下工藝,正式進入個位數的DRAM晶元工藝時代。

可見,在沒有激烈競爭的市場,廠商們真的就是沒什麼動力去更新技術,就是想辦法用老舊的技術來收割消費者,只有當市場有攪局者出現時,整個行業競爭激烈,才會推進技術不斷的前進。
而中國廠商的加入進來,讓美韓廠商有了巨大的壓力,所以不敢再擠牙膏了,而這也是消費者的幸事啊,大家能夠以更實惠的價格,買到更高品質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