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轉瞬即逝,2025年已經走到了3月份,一季度的尾巴,消失三個月的儲蓄國債終於要殺回來了!
2025年第一季度,財政部官宣3月10日開閘發行儲蓄國債,主打3年期和5年期的憑證式國債。過去幾個月,國債市場「空窗期」讓不少穩健型投資者急得抓耳撓腮,畢竟國債可是「國家信用兜底」的硬通貨,收益比大行定存還香。
如今國債「重出江湖」,到底是閉眼沖國債,還是繼續存銀行定期?是不是有小夥伴正在糾結呢?今天咱們就來詳細聊一聊。
一、2025年3月儲蓄國債發行詳情
其實,財政部官方網站早在2024年12月底就發布了《關於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國債發行有關安排的通知》,公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關鍵期限國債、短期國債、超長期一般國債、儲蓄國債發行有關安排。其中,附件表單4就是2025年第一季度儲蓄國債發行安排,具體如下表所示:
說明:表格來源財政部官網,可以直接下載附件。
根據上表數據,2025年3月發行的是憑證式儲蓄國債,分為3年期和5年期,3月10日開始發行,付息方式為到期一次性還本付息。關於儲蓄國債的發行時間、購買渠道、利率情況,接下來逐一介紹。
1、關於儲蓄國債的發行時間,「老手」應該知道一般都在每年的3月到11月的10號,最新一批在3月10日開始發行,也就是下周一。
2、在購買渠道上,憑證式儲蓄國債只能在銀行櫃檯購買,在儲蓄國債承銷團成員名單中的銀行都可以,比如國有六大行(中農工建交郵)、招商、光大等。我們購買後會拿到一張憑證,一定要保留好,因為國債向來比較搶手,有計劃購買的朋友記得提前去銀行網點排隊,銀行8:30開門,最好提前1小時去蹲點。
3、很多人更關心本批儲蓄國債的最新利率情況,目前官方暫未公布2025年3月國債利率,一般會在發行日之前的工作日公布,可以在承銷團成員銀行的官網查詢到。
雖然現在不知道最新儲蓄國債利率,但自去年10月18日以來國有大行沒有發生新的調整,儲蓄國債大概率延續去年11月的利率。去年11月儲蓄國債3年期年利率為1.93%,5年期年利率2%;分別比國有大行3年期最高利率1.9%高3個基點,比5年期最高利率2%高5個基點。
如果說2025年儲蓄國債利率和上一期持平,按20萬本金到期收益如下:
3年期:20萬×1.93%×3=11580元;
5年期:20萬×2.0%×5=20000元。
二、憑證式國債是什麼?和銀行定存比誰更香?
憑證式國債是國家發行的儲蓄債券,以「紙質憑證」記錄債權,到期憑單兌付本息,由國家信用背書,安全性稱得上「天花板級」。其特點也非常鮮明,一個是收益固定,買入時就鎖定利率,不會受市場波動影響,這點其實和定期存款利率一樣;另一個就是流動性弱,不能上市交易,但可提前兌取,不過需要手續費,會產生利息損失。
如果大家想要知道憑證式國債和銀行定期存款相比,誰更有優勢,搶購前咱們先搞清楚以下四個方面,再進行綜合判斷。
1、安全性上,憑證式國債是國家信用擔保,基本無風險,也沒有50萬本息的賠付上限限制;而銀行定期存款則是存款保險條例保障50萬本息,超額部分可能存在風險。
2、收益性上,憑證式國債的年利率略高於國有大行的定期存款最高利率,去年最後一批儲蓄國債3年期為1.93%;而國有銀行定期存款3年期為1.9%。
3、流動性上,憑證式國債提前兌取可以按靠檔計息,會損失部分利息,並且要支付1%手續費;而銀行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只能按照支取日當天活期利率0.1%計算利息,利息損失更多。
4、起購門檻上,憑證式國債為100元起購;而銀行普通版定期存款是50元起存,但升級版定期存款一般要1000元以上,大額存單則需要達到20萬元。
由此可見,整體上憑證式儲蓄國債在安全性、收益性、流動性和資金門檻上都比國有大行的定期存款更具優勢。對於求穩的保守黨來說,國債更適合,尤其是超過50萬的大額資金,國債安全級別更高。對於側重資金流動性的朋友來說,選擇儲蓄國債也比銀行定期存款要強,因為提前支取是可以按照靠檔計息,持有越久利息損失越少,而不是像銀行一樣一刀切按活期利率計算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