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復甦,出遊的心開始按捺不住。對於蔚藍海洋中的神秘島嶼,人們總是有著無限的嚮往。
近期,竹岔島綜合開發的消息傳來,青島的海島再次引來關注的目光。
竹岔島
中國人的海島游情結推動著全球旅遊業的發展,無論是馬爾地夫、巴厘島、夏威夷等著名海島旅遊目的地,還是模里西斯、斐濟、大溪地等小眾海島,每年都吸引著大量中國遊客抵達。
青島擁有817公里的海岸線、49個海灣和120個島嶼,竹岔島、靈山島、大小管島、田橫島、齋堂島……青島正集聚全市力量開發海島,從而摘下海島旅遊這顆海洋旅遊皇冠上的「明珠」。
投入超20億開發竹岔島
提起竹岔島,青島人都比較熟悉。這裡以其原始的自然景觀著稱,有著獨特的火山岩地貌,雖然面積不大,但空氣清新、海水清澈,還可以體驗漁村生活,是一座猶如桃源般的海島。
作為青島市海島開發的首個布局點,竹岔島的開發有著為全市海島旅遊提供「樣板」的特別意義。
竹岔島
今年2月份以來,青島市公共資源交易電子服務系統已三次發布竹岔島相關招標計劃,涵蓋綜合開發項目酒店建設工程(設計)、森林環境生態修復工程、碼頭工程(設計),三項招標預估投入資金分別為19.04億元、0.41億元、1.48億元。
竹岔島的未來什麼樣?從目前透露的信息來看,竹岔島將呈現一個現代化的海島休閑度假旅遊目的地。
綜合開發項目酒店板塊包括竹岔島度假村和南屯酒店,其中,竹岔島度假村布局高端民宿、特色餐飲、海上休閑運動、康養水療等業態,南屯酒店布局寬敞的精緻客房、綜合碼頭、特色餐廳、酒吧及休閑咖啡廳、天空泳池、spa中心、休閑設施等業態。
青島海島全域發力
對於全市海島旅遊發展,近年來青島的相關規劃、行動方案等均重點著墨。今年的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完成全市海上旅遊發展規劃編製,深化海上旅遊資源整合和海島旅遊開發攻堅。
這其中透出多層深意:青島的海洋旅遊發展中,資源整合至關重要,是格局突破的關鍵。
海島旅遊的發展,一定是與海上旅遊聯動,通過海上旅遊將更多資源導入海島,突破海島游、做強海上游,將成為青島旅遊塑強核心支點。
從目前全市海島旅遊開發情況來看,榮獲中國首個「負碳海島」的靈山島,是全市第一個開發的海島型旅遊景區。截至去年11月,島上在營的漁家宴、民宿業戶67家,提供床位約2000張。
風光旖旎的靈山島
小管島是全市海島旅遊開發中另一個重要點位。海島景觀生態開發工程、服務中心及配套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已完成並投入使用,即墨區還啟動了小管島特殊區域詳細規劃編製。
如何將這些海上明珠串珠成鏈?
海上旅遊航線將起到重要作用。今年,青島相關部門將推動靈山島積極融入「海上看青島」觀光線路,加快「奧帆中心—靈山島」航線開通。
為配合航線的開通,除了竹岔島碼頭將整治提升,西海岸新區還將建成投用琅琊港、齋堂島陸島交通碼頭。
青島方案
2024年,青島全年接待遊客超過1.4億人次、再創歷史新高。入境遊客44.22萬人次,同比增長97.3%,入境遊客數量位居15個副省級城市第六位。
一直以來,青島都是國內知名的旅遊城市,但要成為真正的「頭部」,還需要全方位挖掘「質變」的關鍵因子,海島旅遊無疑是一張「好牌」。
2023國際海島旅遊大會上發布的《世界海島旅遊產業創新報告》認為,從中國海島旅遊發展現狀看,以「天津、大連、青島」等為代表的渤海區域,以夏季休閑觀光為主,而高端品質類產品相對匱乏。
這也對青島發展海島游提出了挑戰:如何邁出吹海風、觀海景、洗海澡和吃海鮮為主的初級開發?
對此,業內不少專家給出了建議:一些重點海島旅遊開發,如竹岔島、靈山島、大小管島等要和鳳凰島、大珠山、嶗山等文旅資源開發聯動,將海島作為濱海旅遊產品開發的延伸和區域旅遊的亮點,同步做好岸上配套服務設施建設與產品設計,實現濱海與海島旅遊的協同發展。還可以統籌鄰近的大小海島旅遊開發設計,開發環島游、跳島游、聯島游等產品。
小管島
與此同時,開發更多文化旅遊產品,探索文旅融合發展途徑。用好東夷文化、齊文化、琅琊文化等歷史資源,開展好青島國際海洋節、田橫祭海節等節慶活動,以游泳、垂釣、深潛、帆船等賽事創造新的消費增長點。
每一個海島的生態環境、人文資源、地理區位不盡相同,沒有一模一樣的考題,也就沒有一模一樣的答案。
在借鑒國內外海島旅遊經驗的基礎上,青島正嘗試作出自己獨特的回答,並在開發模式、產品策劃、規劃引導上為北方海島旅遊發展蹚出一條新路。
記者|馬曉婷
來源|青報觀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