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蛇必災(栽)」,對於官商達人朱天曉來說,也許是冥冥中的定數。
2013年(蛇年)11月,原南京市長季建業受審,朱天曉因牽涉向這位老上司長期巨額行賄而被帶走協助調查。那一次,朱天曉及其背後的「吳中系」被推上了輿論風口浪尖。12年後的又一個蛇年(2025年2月26日),朱天曉一手開創的「吳中系」第一家上市公司江蘇吳中(600200.SH)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
這一次,雖然朱天曉剛剛退隱江湖,但其背後的「吳中系」仍是上市公司江蘇吳中的股東且它們之間股權複雜。
愛企查顯示,江蘇吳中(醫藥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大股東是蘇州吳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吳中投資」),持股17.24%。而吳中投資的大股東則為錢群英的杭州復暉實業有限公司,持股64.18733%。二股東、三股東分別為趙唯一、姚建林,持股分別持股22.03857%、13.77411%。
趙唯一、姚建林分別為2016年12月被證監會調查的江蘇吳中董事長、副董事長兼總經理。一直以來,二人均為朱天曉的左膀右臂,可謂心腹。
2月25日,江蘇吳中發布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吳中投資累計質押股份數量1.06億股,占其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86.69%,占公司總股本的14.95%。截至公告披露日,吳中投資持有江蘇吳中1.23億股股份(均為無限售流通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7.24%。
由此看出,如果現在的實控人錢群英在繼續「掏空」上市公司江蘇吳中的話,那麼朱天曉實控的「吳中系」在其中又繼續扮演了哪些「角色」呢?
01
再次浮出水面的朱天曉和他的「吳中系」
已經隱退江湖的朱天曉,不會想到他的「吳中系」會再次成為輿論的焦點。與12年前不同的是,如今的「吳中系」陣容強大。
公開資料顯示,江蘇吳中集團有限公司是(下稱「吳中集團」)一家多元化與專業化相結合、以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大型企業集團,集團總部位於蘇州市吳中區。自1992年成立以來,集團以城市美好服務商為定位,先後登陸上海、深圳、香港資本市場,擁有超過330家子公司和分支機構,業務遍布全國14個省市。
集團十四次入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江蘇省民營企業200強」、「蘇州市地標型企業」等稱號。2023年資產規模和營業收入雙超300億元。已構建金融服務、城市更新、產業園運營三大服務體系。同時布局供水、住宅、汽車銷售與服務、教育、文旅康養、貴金屬等領域。
那父財經查詢,吳中集團股東有8個,分別為蘇州曉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股31%,蘇州潤業風險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股31%,張祥榮持股10%,葛健持股8%,陳雁南持股8%,卓有持股4%,楊伍官持股4%,魏興發持股4%。
蘇州曉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5月31日,註冊地蘇州市吳中區月苑街88號,法人朱天曉。大股東朱天曉持股60%,二股東莫劍珍持股40%。對外投資僅一家:江蘇吳中集團有限公司,間接持股企業327家。
蘇州潤業風險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潤業風投」)成立於2003年5月8日,註冊地位於蘇州市寶帶東路388號,法人朱天曉。大股東朱天曉持股51.00007%,二股東蘇州中潤投資有限公司持股48.99993%。主要人員6人分別為朱天曉、葛健、陳雁南、張祥榮、卓有、楊伍官,後5人均為朱在教育系統的手下或同僚。
潤業風投對外投資3家公司,分別為江蘇觀邸餐飲娛樂有限公司,2006年4月30日成立,法人張祥榮,潤業風投占股40%;江蘇中元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002年11月29日成立,法人蔡小珍,潤業風投占股40%;吳中集團,1992年5月26日成立,法人施凱,潤業風投占股31%。
綜合上述信息,可見朱天曉對吳中集團的人力資源、資金資源絕對的掌控程度。
目前,吳中集團對外投資35家企業,其中15家註銷或吊銷,控股企業224家,間接持股企業306家。
歷史沿革來看,1993年5月15日,吳縣工藝制衣集團公司變更為江蘇吳中集團公司;1995年1月26日,江蘇吳中集團公司法人代表龐自光變更為徐鈺林;1995年12月15日,江蘇吳中集團公司法人代表由徐鈺林變更為朱天曉;2023年3月31日,江蘇吳中集團公司負責人(法定代表人、負責人、首席代表、合夥事務執行人等變更)由朱天曉變更為施凱。
至此,掌控吳中集團28年的朱天曉終於卸任了法人,也從台前走向了幕後。
如今,吳中集團的上市公司包括信音電子(301329)、蘇州宇邦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301266)、江蘇吳中(600200)、中國匯融金融控股有限公司((HK1290)。信音電子在2023年7月17日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蘇州宇邦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2022年6月10日登陸深交所創業板;江蘇吳中1999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中國匯融2013年在香港主板掛牌上市。
儼然,朱天曉造就了一個龐大的「吳中系」商業帝國。
02
亦官亦商:朱天曉的財富路徑
朱天曉的財富路徑主要源於其創建和控制的吳中集團,並通過政商兩界的互動和多種投資活動積累了大量財富。
梳理朱天曉的個人履歷,至今仍處於謎團之中,僅獲悉其此前相繼或同時期擔任蘇州市吳中區教育局局長、吳中區政協副主席,兼任隸屬於教育局的吳中校辦工業公司的法人代表。吳中校辦工業公司曾在吳中集團占股20%,而該公司也成為包括朱天曉在內的一眾本地教而優則商企業家的發家地。
一條清晰的脈絡是,憑藉在政商兩界廣泛的人脈和資源,尤其是朱天曉吳縣時期的老上司季建業給他拓展的圈子資源,朱天曉利用這些權力的影響力為吳中集團爭取諸多的政府項目和合作機會,從而推動集團的發展。
2015年4月,在原南京市市長季建業受賄一案中,公訴機關指控季建業涉嫌受賄的犯罪事實中,吳中集團、朱天曉被頻頻提及,由此可見朱天曉官商一體的發家之路。
2003年起,吳中集團在朱天曉的領導下,相繼完成了多個政府工程和BT項目,在城市建設與運營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在吳中集團,朱天曉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就是代表集團洽談政府項目。2003年-2013年的10年間,以城市建設與運營為主業的吳中集團相繼完成了20餘個政府工程和BT項目。
此外,朱天曉還通過投資和管理多家企業,進一步擴大了他的財富帝國。目前,朱天曉是156家企業的直接控股股東,間接持股企業達333家,是302家企業的最終受益人。
事實上,朱天曉的財富積累不僅體現在他對吳中集團的控制上,還通過頻繁的企業變更和質押活動展示了其在資本市場上的操作能力。例如,長春吳中金凱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股權變更和質押操作,顯示了他在房地產領域的活躍投資活動。
自2012年底起,包含歷史股權出質在內,吳中地產共計進行了10次股權出質。其中3次將洛陽銀行(現歸併為中原銀行)作為股權質押標的企業,累計質押達1.64億股。
除去吳中地產質押洛陽銀行股權外,其母公司吳中集團更是質押洛陽銀行股權多達8次,每次質押股權數額動輒不乏1億股。
此外,吳中地產還質押了江蘇銀行股權。股權質押中的「輸血」方多為信託公司,在公司10次股權出質中,5次「質權人」為信託方,其中不乏蘇州信託、廈門國際信託。
窺斑見豹,朱天曉帶領吳中集團快速擴張的資金來源可見一斑。同時,控盤莊家,掏空上市公司江蘇吳中也是其獲取巨額資金的通道之一。
2006年10月,江蘇吳中的股價只有4元,但2006年10月19日其復權價高達60.15元,2006年10月20日復權價達54.61元。從1999年4月上市時的13元附近,到2006年10月復權後的50至60元左右,憑藉每年的送股,其股本已經擴大近10倍,江蘇吳中「低廉」的股價背後隱藏著莊家的巨額利潤。
而今,已退隱的朱天曉仍擔任蘇州新區恆悅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蘇州潤業風險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蘇州中潤投資有限公司等公司法定代表人,擔任江蘇吳中嘉業集團有限公司、蘇州新區恆悅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蘇州潤業風險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公司股東,擔任蘇州新區恆悅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蘇州潤業風險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蘇州中潤投資有限公司等公司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