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2月19日訊(編輯 李響)在低利率環境以及權益市場面臨海內外多重不確定的背景下,「固收+」基金迎來爆發。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2月19日,3441隻「固收+」基金中,有2334隻取得正回報,在轉債市場估值回暖之際,部分基金至今收益率已超5%。
不少機構人士指出,「固收+」基金通過多資產配置、多策略組合,能較好地把握股、債兩市的投資機會,疊加股債市場輪動,蹺蹺板效應顯現,不少包含可轉債增強、紅利風格策略的「固收+」基金產品,有效結合了穩健收益追求與低波低回撤控制,預計將持續受市場熱捧。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由於權益和固收資產通過兩類資產負相關的「蹺蹺板」效應,可以靈活調整配置比例,同時利用「固收+」產品的大類資產輪動能力,可以做到一定的風險對沖,從而有效平滑凈值收益率波動,提高投資人的持有體驗。
在具體策略方面,債券端通常以高等級信用債作為底倉,同時運用長久期利率債進行交易來增厚收益。而「+」的部分則更為靈活,目前主流做法是配置紅利股票或轉債類資產,一般會挑選經營穩定、波動相對可控的行業或個券,並適時進行倉位的擇時調整。
財聯社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2月19日,今年3441隻固收+基金中,有2334隻取得正回報,其中富國久利穩健配置系列以超8.6%的收益排在首位。值得注意的是,富國久利穩健配置系列也是同類型偏債混合類基金中近一年收益表現最好的品種,該產品以34.69%的收益率在同期公布凈值表現的1338隻產品中斬獲頭名。
從該產品四季度報告中可以看出,在資金配置方面,該產品73.64%的債券投資佔比中,有66.49%配置於可轉債,其中報告期末持有的處於轉股期的可轉債券數量多達46隻。財聯社注意到,重倉轉股期的可轉債已成為該類凈值表現亮眼的「固收+」基金的重要特徵。
長江證券分析師張岱指出,通常而言,臨近轉股期的可轉債大概率有低溢價率甚至是負溢價率,是市場投資人士較為青睞的投資品種。具體來看,低溢價率意味著更好的升值空間,持債待漲,合適的時候就可以把可轉債直接賣出盈利,而負溢價率的可轉債轉換成股票,會比股票現價低,在恰當時點賣出能獲取轉股套利收益。
據財聯社不完全梳理,今年收益表現超5%已有13隻「固收+」基金,其中包括富國久利穩健配置、華商雙翼、富國優化增強、光大保德信安誠等近10隻在轉債市場投資佔比超70%。
圖:今年以來收益表現超5%的固收+基金
數據來源:wind,財聯社整理
「可轉債從去年四季度開始,相對正股表現就更為強勢,其中中證轉債指數去年四季度已上行5.55%,而今年不到2個月,上行幅度已逼近4%,不少固收+基金去年就開始重倉轉債市場,今年以來股票市場回暖,疊加轉債當前供需矛盾突出,估值已顯著提升」, 某公募基金總經理助理如此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近期受轉債市場回暖凈值漲幅靠前的基金已發出暫停申購公告。如2月18日,富國久利穩健配置基金管理人發出公告提示稱,為了保證基金的平穩運作,保護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即日起暫停接受通過螞蟻基金對本基金 c 類份額的申購、轉換轉入及定期定額投資業務申請。
在機構人士看來,當前轉債市場估值相較於前期處於相對高位,但是考慮到債券收益率低位震蕩的現實情況,以及從持續縮量的轉債市場規模來看,存續的優質轉債估值水平有望得到進一步抬升。從這個角度出發,當前轉債市場內優質標的估值水平仍處於合理範圍內。此外,考慮到未來權益市場總體向好趨勢不變,轉債依舊是穩健投資者追求增厚收益的重要配置方向,重倉配置轉債品種的「固收+」基金仍具有較好的投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