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志峰 編輯/周遠方)
作為當下最受追捧的國產ai通用大模型,deepseek憑藉低成本高性能的ai開發方式,在降低部署門檻的同時,如何快速推廣並應用於醫療領域也是時下行業關注重點。
觀察者網近日獲悉,互聯網醫療頭部上市平台平安健康(即「平安好醫生」)作為平安集團生態圈健康領域的旗艦平台,順利完成deepseek部署及部分場景應用驗證。
2月17日,公司相關負責人向媒體表示,其已經在「平安醫博通」多模態大模型、「平安醫家人」醫生工作台基礎上,完成deepseek部署及部分場景應用驗證。通過將deepseek的先進ai技術與平安好醫生原有的ai系統相結合,將有助於平台提供更加精準的健康諮詢和疾病診斷服務,並有望在醫療數據分析和患者管理方面實現質的飛躍。
與此同時,平安健康獲平安集團以股代息方式收購股份財務並表迎來新進展。
1月27日,要約人安鑫(集團全資附屬公司)發正式要約文件,並再次確認無意私有化平安健康,且認為不存在私有化的合理可能性。
對此,多家機構公司表示看好:來自集團的支持,對於這家上市10年剛剛勉強實現扭虧,且進行了大手筆分紅的醫療服務平台而言,顯得彌足珍貴;加之ai科技對醫療健康服務的賦能能力和高度匹配,認為平安健康與集團的長期協同效應將有望持續顯現。
反映在股價上,平安健康股價迎來快速上漲,其中,2月14日單日漲幅高達17.95%;2月17日,公司股價再度大漲13.86%至8.38港元,連續2個交易日漲幅高達34.3%。
事實上,在平安健康過去10餘年的發展歷程中,ai一直被視為內部賦能、降本增效的關鍵抓手。
早期,平安健康的策略是通過平台上大量的問診數據,再結合權威的臨床指南,做一套標準化的ai輔助診療系統。
截至2018年底,這套系統已經覆蓋超過3000種疾病,並且在100多家線下醫院落地應用,主要為患者提供智能分診和導診、輔助諮詢、信息收集和合理用藥監測服務。
後來,基於深度推理和神經網路技術,平安健康大幅提升系統能力,覆蓋疾病達到3.7萬種。
當時,平台會給醫生派發任務,每人每天需要從當日問診量中挑選一定數量的問診語料做標註,再交由ai去深度學習。最終形成了疾病庫、處方治療庫、醫療產品庫、醫療資源庫和個人健康庫這5大國內領先的醫療知識庫。
大模型時代是平安健康探索ai賦能的第三個階段。
在專業知識庫的基礎上,平安健康訓練出了自有醫療大模型平安醫博通,又在這一大模型上做了「外掛」,切分出了12個小模型,涵蓋了諮詢、解讀、診斷、情緒監控等真實的業務場景。
以病歷解讀為例,用戶直接上傳其它平台或機構的問診記錄和醫療文書,大模型首先進行識別整理,再交由專業團隊校對,最終能做到三分鐘內給出準確完整的解讀結果,並提供個性化的趨勢分析和健康建議。
正是基於大模型的技術加持,去年6月,平安健康正式升級「平安家醫」品牌,發布11312一站式主動健康管理服務體系,並推出"健康主動管、慢病能管好、疾病管全程"用戶服務承諾。
具體而言,11312即為1個專業的、擁有北大醫療國際醫院和世界家庭醫生組織wonca雙重認證的家庭醫生團隊;1個由中華醫學會全科分會指導、澳大利亞醫學會racgp認證的5a標準服務路徑;3套針對亞健康人群、慢病人群、疾病人群的主動健康管理服務,以及提供12項稀缺醫療資源。
彼時,平安健康董事長兼ceo李斗就表示:"11312"服務體系為用戶提供了一個全面、連貫的健康管理平台,而且這一體系還擁有平安集團科技和好醫生科技團隊所提供的包括健康檔案、醫療大模型、ai業務模型、智能醫生工作台所組成的四大能力作為底座,共同支撐其打造省心、省時、省錢的一站式家庭健康管理服務。
反映在具體成效上,作為互聯網診療平台的平安健康與ai大模型的匹配度同樣表現搶眼。
根據企業披露數據,通過其自主研發的ai輔助診療系統導診準確度超過99%,輔助診斷準確率在95%以上;基於五大醫療資料庫構建的「平安醫博通」多模態大模型及「平安醫家人」醫生工作台,通過打造12個系列的業務模型群,實現ai賦能醫療全流程業務場景,並通過實時提供醫學知識輔助,助力家醫服務效能提升約30%;其創新打造的ai健康管理師,在健康管理領域應用的ai疾病風險輔助測評、ai運動方案等極大提升用戶慢病管理效率和依從性,管理效率提升5倍,助力慢病管理改善率達90%。
另一方面,成功並表平安集團,使得平安集團與平安健康之間的長期協同效應能夠更加直觀地穩定生效,同樣不是臨時起意。
去年11月13日舉辦的「醫路健行」國民健康素養提升行動啟動儀式上,平安集團品牌部總經理陳遙一針見血又不失幽默地點明了平安健康作為平安集團在醫療健康領域旗艦平台的歷史使命:「一般簽了保單之後,都希望大家平安,平時不見面,如何為客戶帶來有頻次、有溫度、有質量的服務呢?即健康管理——把綜合金融的客戶,變成醫療健康、養老的客戶,這是構建平安集團綜合金融+醫療養老雙輪生態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