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下轄9個地級市,面積為12萬平方公里,排名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第23位;2023年末常住人口數量為4183萬,排名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第14位,文中各市人口數值採用2023年末數據。2024年,福建省gdp為57761.02億元,排名內地31個省級行政區第8位;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速為5.5%,高於全國平均水平(5.0%)。經濟密度指單位面積土地上經濟效益的水平,定義為gdp與面積之比,即地均gdp。
(1)福州gdp總量突破1.4萬億大關,繼續保持全省第一的地位,gdp增量排名全省各地市第二。泉州gdp總量突破1.3萬億元大關,保持全省第二的地位,增量排名全省各地市第一。福州和泉州gdp之和占福建全省的47%,福州、泉州雙雄爭霸的局面還要持續多年。作為福建省的省會,福州在科技創新、金融、教育、文化等領域具備優勢,經濟發展穩定。
(2)廈門是福建省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依託港口經濟、外向型經濟、金融業、旅遊業等發展,具有較強的經濟效益。廈門面積為福州的14%,人口為福州的63%。受限於城市規模,廈門gdp總量落後於福州和泉州,但超過第四名的漳州2500多億元,第三名的位置還是很穩固的。漳州gdp總量處於第三梯隊,超過第五名的寧德2000多億元,穩居第四名。
(3)寧德、龍岩、莆田等3市gdp總量介於3000億與4000億元之間,處於第四梯隊。三明、南平gdp總量介於2000億與3000億元之間,處於第五梯隊。
(4)除寧德外,福建各地市的gdp名義增速差異不大,泉州名義增速最高,為6.8%;寧德名義增速最低,為0.5%。泉州以製造業、外貿、數字經濟等為支柱,依靠強大的民營企業和傳統產業,泉州的增速成為全省最快,表明其在高質量發展方面的突破。
(5)除寧德外,福建各地市的gdp實際增速差異很小,泉州實際增速最高,為6.5%;寧德實際增速最低,為1.1%。寧德的經濟增速較慢,這主要受其傳統能源產業和製造業結構調整的影響。寧德雖然在電動車產業、鋰電池產業等領域有所發展,但仍面臨一定的經濟轉型挑戰。新能源產業雖有增長潛力,但尚未形成更強的經濟拉動力。
(6)福建各地市人均gdp差別不大,介於7.9萬元至16.8萬元之間,估計是全國人均gdp差異最小的省份。福州人均gdp最高,廈門以7000元之差屈居第二,南平人均gdp最低。
(7)在福建各地市經濟密度排名中,廈門排名首位,遙遙領先其他各地市;三明排名末席,僅為廈門的1.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