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監總局今年首罰指向交銀理財,千萬大單背後折射行業之困

2025年02月12日16:20:22 財經 9765
金監總局今年首罰指向交銀理財,千萬大單背後折射行業之困 - 天天要聞

伴隨金融監管「長牙帶刺」的深入,一張創同業之最的「千萬級」罰單引來更多注視。日前,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開出的2025年"一號罰單"指向了交銀理財。因為「理財產品信息披露不規範,理財業務投後管理勤勉盡職義務履行不到位」,交銀理財被罰1750萬元。這也是目前監管部門對銀行理財子公司開出的最高罰單。

2月12日,南都灣財社記者就整改情況和後續合規內控舉措等問題向交銀理財郵件發函詢問,到截稿前未收到回應

金監總局今年首罰指向交銀理財,千萬大單背後折射行業之困 - 天天要聞

時間追溯到3年前。從2022年5月原銀保監會對銀行理財子公司開出首張罰單以來,金融機構大額罰單頻現,成為常態。以罰款金額為維度做參照,2023年11月,興銀理財因理財產品之間進行利益輸送等八項違規同樣收到千萬罰單,被罰1240萬。2024年6月,金融監管總局披露了6家銀行理財子公司處罰,招銀理財、信銀理財、平安理財、建信理財、中銀理財、渝農商理財分別被罰850萬元、750萬元、650萬元、400萬元、250萬元、110萬元。

那麼,拆解今年的這張「首罰」,有何信號?南都灣財社記者看到,交銀理財此次涉及的「理財產品信息披露不規範」一直是金融監管的重點領域,信披歷來也是行業老生常談之困,諸多機構還進行選擇性的「擇優披露」

從去年來,監管對於理財業務、理財產品信息披露要求日趨嚴格。2024年,共有8家銀行理財子公司受到監管處罰,累計罰款金額超3000萬元,大多涉及「信息披露不規範」的問題,去年6月,國家金融監管總局下發的《資產管理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里具化了產品募集期的信息披露相關要求,包括產品的銷售文件、產品說明書以及特殊事項、業績比較基準、風險揭示文件、產品投資者權益須知、產品託管協議等,還進一步明確產品存續期信息披露規定。

「理財業務投後管理勤勉盡職義務履行不到位」是交銀理財此番通報另一個的違規問題。它是指金融機構在投資後未能充分履行對投資項目的監督和管理職責,導致未能及時發現或解決潛在風險,進而可能損害投資者利益。具體表現在信息披露不足、風險監控不力、管理措施缺失、應對措施不及時導致損失擴大等。從後果來看,投資者可能面臨本金和收益的損失,金融機構的聲譽和信任度可能下降。另外,金融機構也可能面臨監管處罰和法律風險。

無獨有偶,去年6月28日,信銀理財被罰款750萬元,其中一大違規點就是理財業務投後管理勤勉盡職義務履行不到位。

記者還注意到,近年來,「未能有效穿透識別底層資產」成為理財產品設計層面的一個普遍違規點,也是另一個處罰「重災區」。按照監管規定,理財產品要實行全面穿透管理,要穿透到最底層的資產或者負債,從而準確的計量風險,突破監管盲區。

據觀察,上述幾類問題直接關係到投資者權益保護與金融市場穩定,系資管行業合規的核心環節。

作為首家總部在上海的理財子公司,交銀理財成立於2019年6月,註冊資本金80億元人民幣,是交通銀行的全資子公司。截至2024年6月末,其產品規模約1.5萬億元,累計服務自然人客戶數超過2400萬戶,總資產為136.26 億元。

不過,交銀理財剛剛經歷了「換帥」。2024年8月,交銀理財董事會收到張宏良的書面辭職報告。因工作變動,張宏良辭去公司董事長等職務。隨後,張宏良赴任交銀施羅德基金。

金監總局今年首罰指向交銀理財,千萬大單背後折射行業之困 - 天天要聞

李豪(圖片來自網路)

「一把手」空缺近三個月後,去年11月1日,交通銀行個人金融業務部/消費者權益保護部總經理李豪正式就任交銀理財黨委書記。按照慣例和相關程序,李豪將接任董事長一職。

從公開履歷看,作為老交行人,李豪曾在交行的信息科技、線上金融業務等多個板塊任職,2022年他曾掌舵個人金融業務部,其對於科技和理財業務有較深刻理解。

不過,值得留意的是,李豪在公開場合多次表達「以客為本」觀點。他稱,財富管理本質是以客戶為中心,要從「三端」構建三位一體財富管理能力。他還認為,產品收益作為客戶關注的核心要素,金融同行要從客戶原始需求出發,專心打造出好產品。同時,各金融機構也要齊心協力做好客戶服務,幫助客戶做出理性選擇,陪伴客戶財富增長。

實際上,此次同業最大罰單出爐背後,既有合規之難,也有市場之考。去年以來,理財產品「提前退場潮」仍在持續上演

2025年1月初,交銀理財發布公告稱,將於1月24日提前終止交銀理財穩享靈動慧利月月鑫2號(純享版)理財產品,同時宣布將於2月12日提前終止交銀理財穩享靈動慧利月月鑫3號(純享版)理財產品。去年7月,交銀理財提前終止了交銀理財穩享大灣區價值投資一年定開3號理財產品。

作為行業現象,不只是交銀理財,今年1月份以來,中郵理財、中銀理財、建信理財、信銀理財、民生理財等多家理財子公司公告宣布旗下部分理財產品提前終止。據了解,除了因達到止盈條件而提前終止外,提前終止的原因還包括市場環境變化、底層資產提前到期和產品規模過小等多個客觀因素。

在業內人士分析看來,進入凈值化時代,「主動終止理財產品逐漸成為銀行理財子公司適應市場的一種策略」。

在央企的光環之下,作為子公司的交銀理財未來在合規內控、保障投資者利益和維持自身盈利能力之間找到平衡點,確保理財業務的可持續發展,依然需要發力。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盧亮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不用等3點!大資金隨時拉升新高?接下來,A股要坐穩扶好了 - 天天要聞

不用等3點!大資金隨時拉升新高?接下來,A股要坐穩扶好了

今日,大盤指數又創年內新高了。不過目前的節奏是創業板,本輪行情加速是證券起頭,它拉升創業板很容易,主板裡面的證券權重貢獻度很低。白酒反彈了,不過地產卻沒有特別的表現,銀行沖高回落,之後探底回升讓指數可以走得更穩。目前的行情沒有問題,關鍵是自
新和成2024年恢復增長以來,各方面指標都在不斷刷新紀錄 - 天天要聞

新和成2024年恢復增長以來,各方面指標都在不斷刷新紀錄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新和成)創建於1999年,2004年在深交所上市。從成立以來,新和成一直專註於營養品、香料、高分子材料等功能化學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新和成為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在營養健康、日化護理、交通、環保、能源等領域提供綜合解決方案,以優質、健康、綠色、低碳的產品不斷改...
美股再創歷史新高,特斯拉大漲5% - 天天要聞

美股再創歷史新高,特斯拉大漲5%

【大河財立方消息】美東時間周三,三大指數僅道指微跌,標普500指數和納指雙雙刷新歷史收盤新高。截至收盤,道瓊斯指數跌0.02%,報44484.42點;標普500指數漲0.47%,報6227.42點;納斯達克指數漲0.94%,報20393.13點。據央視新聞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7月2日表示,美國已經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特朗普當天在社交媒體...
網約車過剩有多嚴重?5月份最新數據來了,有城市閑置高達近10萬輛! - 天天要聞

網約車過剩有多嚴重?5月份最新數據來了,有城市閑置高達近10萬輛!

網約車焦點訊(文/彭小偉)各地的司機師傅都在抱怨,網約車行業太卷了,司機和車輛太多了。你們知道,這個數據有多麼恐怖嗎?有多少已經辦了證的車輛閑置嗎?7月2日,廣州市交通運輸局發布了今年5月份的網約車數據,註冊報備網約車約19.63萬輛,日均活躍網約車約9.66萬輛;註冊網約車駕駛員約16.71萬人,日均活躍網約車駕駛...
從小廣告到行業十強龍頭:一家民企二十年奮進之路​ - 天天要聞

從小廣告到行業十強龍頭:一家民企二十年奮進之路​

【背景】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連續出台《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政策,從減稅降費、融資支持、市場准入等多維度為中小企業保駕護航。2025年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進一步規制低價惡性競爭,為專註創新與服務的合規企業創造公平市場環境。正是得益於國家系列政策紅利的...
易加增材47歲總經理吳朋越持17.4%表決權,以實控人李誠意見為準 - 天天要聞

易加增材47歲總經理吳朋越持17.4%表決權,以實控人李誠意見為準

瑞財經 王敏 6月30日,杭州易加三維增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易加增材」)科創板IPO獲受理,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保薦代表人為董超、余啟東,會計師事務所為天健。招股書顯示,易加增材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主要專註於研發、生產和銷售工業級增材製造(3D列印)設備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始終致力於降低增材技術的工...
「隴上江南」何以成為投資「磁力場」——探析隴南市招商引資工作優化再升級的實踐道路 - 天天要聞

「隴上江南」何以成為投資「磁力場」——探析隴南市招商引資工作優化再升級的實踐道路

原標題:「隴上江南」何以成為投資「磁力場」——探析隴南市招商引資工作優化再升級的實踐道路康縣青龍山雲道「婉若游龍」。李蓉隴南經濟開發區科創孵化園產業集聚,迸發活力。隴南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供圖花椒、茶葉、油橄欖經濟作物「點綠成金」,煥發山地農業
長沙市百團興高舉高打,卻陷非法集資質疑 - 天天要聞

長沙市百團興高舉高打,卻陷非法集資質疑

來源:互聯網分析師于斌編輯 | 虞爾湖出品 | 潮起網「於見專欄」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當下,各種創新商業模式層出不窮,令人眼花繚亂。湖南百團興商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推出的商業模式,自亮相起便備受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