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界面新聞
錢存進銀行越久,利息反而更少?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春節前後,部分中小銀行對存款利率進行了調整,調整之後出現了利率「倒掛」的情況。
比如,懷仁農商行調整存款利率,調整後一年期、兩年期定存利率分別為1.75%、1.45%,三年期、五年期定存利率分別為2.15%、1.9%,均出現利率「倒掛」。一般而言,存款期限越長利率越高,存兩年反而不如存一年利息高,利率「倒掛」現象不多見。
江蘇一農商行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分析說,部分銀行出現存款利率 「倒掛」現象,或許與銀行在開門紅階段衝刺業績,階段性上調存款利率有關。從目前情況來看,出現利率「倒掛」的銀行大多是農商行。不少農商行在開門紅階段,都熱衷於提高部分期限的存款利率,以此來吸引儲戶存款。
不過,這並不能成為一個長期現象。多位受訪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分析稱,存款利率倒掛是一種短期市場現象,難成長期趨勢。

存款利率「倒掛」
事實上,銀行存款利率「倒掛」現象此前已有,但主要是3年期存款和5年期存款倒掛。
比如,2022年6月,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3家銀行「整存整取」3年期與5年期最高利率一致,分別為3.15%和2.75%,3年期比5年期高出0.4個百分點。
1年期和2年期存款利率「倒掛」的情況並不多見。廣東某農商行理財經理對界面新聞記者說,「印象中,我們行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從業這麼多年也很少見。」
朔州農商行在春節前對部分定期存款利率進行了上調。此前,該行一年期、兩年期、三年期、五年期「整存整取」存款產品利率分別為1.4%、1.45%、1.9%、1.9%。調整後,該行一年期利率上調35BP至1.75%,三年期利率上調25BP至2.15%,不僅三年期與五年期利率出現「倒掛」,一年期與兩年期利率也「倒掛」。
懷仁農商行也調整了存款利率,調整後一年期、兩年期定存利率分別為1.75%、1.45%,三年期、五年期定存利率分別為2.15%、1.9%。
招聯首席研究員、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董希淼表示,1年期和2年期的存款利率倒掛的現象較少。目前看,都屬於個別現象,並沒有普遍性,但存款利率倒掛並非新鮮事。
或為調整負債結構
為何會出現存款利率「倒掛」的現象?
星圖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個別銀行存款利率期限倒掛,與該銀行特定時點的促銷策略有關。比如,銀行將1年期定期存款作為促銷核心產品,會適度上調1年期存款利率,結果可能會導致1年期利率高於兩年期的情況,但這只是特定節點的特殊現象。
他進一步分析稱,從行業層面看,在降息的大環境下,市場對長期限存款利率走勢預期偏保守,導致長期存款利率向短期存款利率收斂,存款期限利差不斷收窄,則為存款期限利率倒掛的偶然出現提供了前提條件。
上述農商行人士說,這其實是銀行針對負債端管理的一個舉措。銀行希望通過調整存款利率結構,引導客戶選擇更符合銀行負債管理需求的存款期限。例如,銀行可能認為當前短期資金更有利於優化負債結構,降低資金成本,因此提高短期存款利率,相對降低長期存款利率,以吸引客戶存入短期資金,減少長期存款的佔比。
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高級分析師艾亞文在接受界面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銀行在降息周期下,對流動性管理的需要、市場利率走勢的預判以及監管政策的影響。在降息周期下,銀行減少高成本的長期存款吸收,更傾向於吸收短期存款,以降低長期負債成本,同時保持較高的短期利率以吸引急需的流動性。
「倒掛」是偶發現象
在多個受訪人士看來,存款利率「倒掛」不會成為新的趨勢。
薛洪言表示,一旦期限倒掛成為行業常態,會引發儲蓄向短期存款集中,導致銀行負債結構失衡,流動性管理壓力大增,這是行業無法承受的風險。所以,期限利率倒掛,只能是一種偶發現象。
董希淼表示,總體而言,出現利率倒掛的銀行數量和其對應的存款數量相對都較少,且多數定期存款提前支取並不划算,因此對銀行存款規模的實際影響較為有限。
在董希淼看來,近期存款利率倒掛現象反映了銀行對利率走勢的研判。從中長期視角來看,銀行預判存款利率將繼續下行,所以主動減少吸納當前利率較高的中長期存款。
業內預計未來存款利率或將進一步下行。中金公司研究部銀行業分析師林英奇認為,考慮到房價和物價增速仍然偏低,實際利率水平仍然不低,預計2025年逆回購和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降息幅度有望超過2024年,降幅達到30~50BP,存款利率有望同步下調。
薛洪言預計,在穩增長背景下,政策層面明確定調適時降准降息,且基於存款利率定價機制,主要與10年期國債利率和1年期LPR利率掛鉤,也為存款利率進一步下調提供了充足的空間。未來一段時間,存款利率繼續下調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