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基金都那麼緊張了,還用來刷華為手錶,這真的合理嗎?
最近,「醫保刷了個華為手錶」的話題上了熱搜,上海、廣東、浙江和安徽等地的網友在社交平台分享怎麼用醫保的錢去藥店購買華為watch d2。
很多藥店的華為手錶已經賣斷貨了,可以說是非常火爆。比如在上海的很多藥店普遍都「缺貨」,預約排隊甚至要等一個月的時間。
在我們的印象中,華為手錶屬於電子消費品,和醫藥完全不搭邊,怎麼可以刷醫保呢?所以,這條新聞在網上引發了很大的爭議。
其實,華為手錶的註冊名稱是「腕部動態血壓記錄儀」,是一款獲得了第二類醫療器械註冊證的醫療器械產品,並不是電子消費品。
那到底可不可以用醫保個人賬戶的錢買華為手錶呢?目前來看是存在爭議的。
國家醫保局回應說要看地方的規定,上海、湖南、江西等地就明確規定個人賬戶可用於支付在定點零售藥店購買藥品、醫療器械、醫用耗材發生的由個人負擔的費用。
而浙江寧波醫保局已暫時叫停了這一購買行為,也就是說不能用醫保買。所以,還是要看當地的醫保局規定。
我們都知道這幾年醫保基金都處於緊平衡狀態,現在卻可以用來買華為手錶等產品,會不會造成更大的緊張?
實際上,醫保基金緊張的是統籌部分,個人賬戶的錢並不緊張,甚至還挺可觀。國家醫保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醫保個人賬戶累計結存為13860億元,2024年再次增加到1.44萬億元。
上萬億的資金放著不用,確實有點浪費,所以,大家都盯上了醫保個人賬戶裡面的錢。從國家層面來說,肯定也希望這上萬億的資金用起來,從而減少醫保基金的壓力。2024年全國醫保統籌基金當期結餘0.47萬億元,統籌基金累計結存3.87萬億元。別看還有近4萬億的結存,要知道一年的醫保基金支出就差不多3萬億,所以也用不了多久。
這幾年,醫保改革不斷推進,現在醫保共濟範圍已經擴大了9類親屬,也就是這些親屬都可以用你個人賬戶裡面的錢來買葯,甚至是繳納城鄉居民醫保。還有就是將單位繳納的錢全部計入統籌基金,原來有一部分是進入個人賬戶的,現在都沒有了。
而一些參保人覺得個人賬戶的錢就是自己的錢,平時身體健康,用不到多少,放在裡面也是浪費,現在說可以買華為手錶等產品,當然非常願意消費。
所以,用醫保刷華為手錶,也沒什麼毛病,就看當地政策是否允許。但是,這裡需要提醒一下,個人賬戶的錢最好不要刷完,因為對看病還是有影響的。
醫療總費用=醫保統籌基金支付+個人自付+個人自費。醫保統籌支付也就是醫保直接報銷的,剩下的部分從個人賬戶裡面扣錢,這個就是個人自付。當個人賬戶沒錢了,就需要個人自費了。
醫保個人賬戶的目的,是引導人們平時多存錢,以便生病時使用,減輕個人支付負擔。現在如果把個人賬戶的錢都刷完了,等真要用的時候,可能就沒錢了,從而增加負擔。
另外,如果大家都把醫保個人賬戶的錢刷完了,那共濟還怎麼搞?要知道一款華為手錶的價格基本都在3000元以上,而醫保個人賬戶餘額超過3000元的有多少呢?是很容易消耗完的。
醫保基金創新管理沒問題,但還是要悠著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