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有兩件事成為熱點,一個是Web3,一個是新加坡。Web3是新一代互聯網,特點是以區塊鏈為底層關鍵技術、以數字生產和數字消費為主要經濟形態,早在2006年就受到業內關注了。近年來,很多國家都在進行戰略布局,新加坡就是其中比較積極的一個。
基於新加坡政策友好,再加上媒體一直以來的宣傳,國內很多Web3創業者跑去工作,還計劃把EP簽變成PR簽。沒想到短短一年,這些互聯網「新貴」就夢碎。原來,新加坡是PR的天堂。
一 新加坡是創業工廠
對於互聯網新領域Web3,新加坡是反應最迅速、引入最積極的國家之一。從2020年開始,新加坡就有志成為全球數字資產的核心樞紐,並把Web3當作一個重要項目納入監管並加以扶持。
新加坡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友好政策,特別是簡化風險投資和私募基金的監管和制度,使機構投資者更容易進入。基於友好開放的政策,以區塊鏈、元宇宙和Web3技術為核心的金融科技創新企業,基本都在新加坡獲得了金融牌照。
在這樣的背景下,很多Web3行業前沿項目落地新加坡,比如全球首家基於區塊鏈的債券交易所(BBE)、亞洲首個自動化數字發債平台FIX,Marketplace、加密期貨、數字銀行、普華永道去中心化借貸平台、TradeTrust 、個人財務和貿易數據共享平台等。
此外,新加坡還舉辦了全球Web3生態創新峰會,號稱是全球Web3創業工廠。彼時的新加坡是亞洲Web3創業熱土,甚至有望成為全球Web3中心城市,對Web3創業者的吸引力非常大。
從2021年開始,國內互聯網「新貴」,包括遊戲、電商以及Web3創業者,大批湧入新加坡。比如,在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EMBA2021年秋季班上,就有很多中國加密幣行業高管。
到了2022年,更多的Web3行業從業者選擇去新加坡發展,除了公司鼓勵,這些人心裡也是對新加坡抱有很高期待。Web3行業政策友好自是不必說,新加坡的經濟發達也是加分項。
一直以來,在媒體宣傳里,新加坡都是亞洲發達國家的典型,環境優美、工作高效,人均GDP8萬多美元,有優質的教育資源,實行全民免費醫療,住房普及率9成以上,這些優點聽著就很誘人。
說起來,這些Web3行業從業者,在國內算是中產階層,年薪七八十萬,生活也算愜意,起碼是中高檔水平,而且如果申請去新加坡公司還給漲薪30%。因此,他們對去新加坡過上更優質的生活充滿期待。很多人出發前就制定了計劃,爭取在5年內把EP簽轉成PR簽。更是有人做了長期規劃,打算後面就在新加坡定居。
不過,他們到了新加坡才發現,情況跟預期出入很大。他們在國內生活得還是挺滋潤的,在一線城市衣食住行沒太大壓力,可到新加坡生活壓力陡增,而且是越來越大。大部分人僅呆了一年,就萌生退意。
與中國人面臨的困境差不多,各國過去的中產也在逃離新加坡。一時間,新加坡上演了中產「退潮熱」。
二 中產的新加坡困境
對於中產來說,在新加坡生活,表面上的光鮮掩蓋不住現實的骨感。他們遇到的困難至少有三個方面。
一是生活成本不斷上漲。首先是物價,本來新加坡的物價水平就比國內一線城市高40%左右,又趕上通膨不斷嚴重。新加坡的通膨率,2022年是6.1%,2023年是4.8%,都處在高水平。民眾最直觀的體會是,物價上漲,吃飯穿衣成本不斷提高。有人感慨,國內幾十塊錢的麻辣燙,在新加坡竟然花了150塊錢。
其次是房租,在國內一線城市市中心租一個豪華房子的租金,在新加坡只能在偏僻地帶租個一居室。更要命的是,新加坡的房租還在上漲。無論是私人公寓,還是普通的組屋,連續20多月一直在漲房租,私人公寓漲幅達到31%,組屋漲幅小一些,但也達到25%。與此同時,私人公寓的物業費也上漲了近30%。新加坡的房租是亞太地區最貴的。
不僅是房租,房價也在不斷上漲。2022年,私人住宅的房價上漲了8%。新加坡商品房價格中位數是850萬元,也是亞太地區最貴的。在新加坡,外國人沒有資格買組屋,只能買私人住宅,還得支付一筆印花稅,這個印花稅在2023年也從30%漲到60%了。
還有交通費,10分鐘的車程,在國內就是個起步價,但在新加坡要花60塊錢。這還是一般時段,要是趕上早晚高峰時段,車費還要更貴。
有人算過一筆賬,在新加坡工作,薪資漲幅30%根本覆蓋不了新加坡的生活成本,生活質量根本無法維持國內的水準。
二是EP簽和PR簽門檻越來越高。EP簽原有的資格認證,就是薪資條件,起薪5000新幣,金融行業要高一點,是5500新幣。但在2023年9月,EP簽資格認證,除了薪資條件,又增加了COMPASS評估考核。申請者只有拿到40分,才能拿到EP簽。
按政策,拿EP簽滿 2年後,可申請新加坡PR,持有PR滿2年可申請新加坡入籍。但在實際審核上,還要看其他條件,比如薪資水平,門檻高低就隱藏在這裡審核上。
對外國人來說,只有拿到PR,才能真正享受到新加坡的優惠待遇,比如買私人住宅,印花稅只有9%。拿不到PR,要想在新加坡生活過得去,就需要雄厚的財力。
三是移民競爭激烈。新加坡移民的新現實是,只有處在行業頂端的富豪,才會受到青睞。2023年,與中產逃離新加坡的「大退潮」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年新加坡政府計劃新增2800位百萬美元富翁。
其實,中國人移民新加坡也是如此,無論是實體業還是互聯網行業,基本都是行業大佬在新加坡,底下員工在國內辦公。比如海底撈的張勇、冬海集團創始人李小冬。Web3行業同樣如此。
這背後是新加坡相關政策的調整。
三 新加坡的政策調整
大量Web3行業從業者跑去新加坡沒多久,該國的Web3發展就出了問題,導致新加坡政府開始重新評估Web3行業發展規劃。
2022年11月,淡馬錫控股的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投資平台FTX暴雷破產,淡馬錫近3億美元的投資有去無回,連帶20多萬散戶也跟著蒙受損失。淡馬錫是新加坡財政部100%控股,是名副其實的新加坡國企,CEO是前第一夫人何晶。
這個事件給「Web3熱」潑了冷水,新加坡政府對Web3的態度轉為嚴謹。最明顯的體現是,對金融科技企業申請金融牌照的審核趨於嚴格。2022年12月,200多家公司申請金融牌照,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只批了14家。
到了2023年,新加坡官方亮明態度,不看好加密幣,不打算成為加密幣活動中心,還表示會採取行動打擊加密幣投機行為。此番表態暗示新加坡Web3行業會全面收緊,事實也是如此。
Web3行業從業者反映,這個領域的企業,只有級別高的留在新加坡,低端的公司大多去了曼谷。還有不少公司進行裁員,有些員工剛到新加坡沒多久就被裁掉了。
另外,疫情以來,新加坡的經濟也表現不佳。一方面Web3行業經歷政策性收縮,另一方面,製造業也出現疲軟,特別是占製造業產值比重最大的電子業,業績不佳。其他像半導體、電腦配件、數據儲存、電子模塊和組件的產值也都出現下降,就連精密工程業、化學業也平平淡淡。
還有服務業,比如資訊通信以及運輸與倉儲領域帶動,也很暗淡。只有建築業和旅遊業發展強勁,挽救了走低的經濟數據。
實際上,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地緣政治風險增加影響全球產業鏈供應的大背景下,新加坡的經濟表現不理想也在情理之中。不過,它也有一些優勢,比如跟我國的經貿合作就是經濟引擎,還有它對外資的吸引力在持續增強。
為了經濟發展行穩致遠,黃循財擔任總理後,推出了新的全球人才戰略規劃,對外實行頂尖人才計劃,EP簽、PR簽門檻提高就是其中一環,目的在於優中選優,而終極目標是更側重本土人才培養。
為了提升本土人才素質,新加坡政府出台很多新政策。住房方面,加大組屋建設投入,提到住房補貼金額。全民教育方面,推出4000新元的「未來技能」信貸充值,40歲及以上的新加坡公民都可以享受到,還為參加全日制學習的新加坡人提供24個月的培訓津貼,每月3000新元。語言文化方面,重視傳承亞洲傳統價值,支持新加坡人提升雙語能力。
新加坡建國以來的成功,就得益於「人才立國、人才治國」的國家戰略。在不同形勢和時代背景下,它的人才戰略會有不同程度的調整,現階段主要是吸引和留住外來的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同時給本地人才更大的發揮空間。
所以,那些打算移民新加坡的人,一定要好好研究新加坡的情況,慎重做決定。
參考文獻
陳志強.新加坡全球人才戰略的經驗與啟示[J].中國人才,2025,(01):60-62.
辛斌,陳子帥.製造業疲軟拖累新加坡經濟[N].環球時報,2023-07-18(011).
李闖.最新研究:新加坡房價亞太最高[N].環球時報,2023-05-31(005).
陳海硯.Web3創業,新加坡有哪些優劣勢?[J].中關村,2023,(02):67.
劉哲銘.互聯網:在「舊世界」里再創新[J].中國企業家,2023,(02):64-66.
中國企業家雜誌.「下南洋退潮」:租不起房,吃不起飯,精英逃離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