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2月6日24時,國內成品油零售價格調整迎年內首次擱淺。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監測,本輪成品油調價周期內(1月16日—2月5日),國際油價震蕩下降。按現行國內成品油價格機制測算,調價金額每噸不足50元,本次汽、柴油價格不作調整,未調金額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沖抵。
國內成品油價格結束「二連漲」
本輪國內油價調整是2025年的第3次調整,也是春節後的首次調整。在此前的三個月中,油價經歷了從「三連擱淺」到「兩連漲」的趨勢轉變,1月16日的調整還出現了近16個月以來的最大漲幅(汽油價格每噸上調340元,柴油價格每噸上調325元),也導致燃油車主出行成本持續增加。
在本輪包含了8天春節假期的「最長周期」內,油價調整參考的原油變化率在正值區間內不斷收窄,最終收於0.73%,相對應的汽、柴油價格上調幅度為30元/噸,未達到50元/噸的調價最低標準線,因此出現了年內的首次擱淺。
綜合來看,2025年內成品油調價呈現「兩漲零跌一擱淺」的格局,國內汽、柴油零售價格每噸較2024年底分別上漲410元和395元。
對於下一輪油價調整方向,隆眾資訊分析稱,下一輪調價周期將以較大跌幅開局,考慮到近期頻出的利空政策,預計成品油價格最終下調的概率較大。根據國內成品油零售限價「十個工作日」的調整原則,下一輪油價調整時間為春節假期過後的2月19日24時。
短期國際油價或將繼續弱勢運行
本計價周期國際原油價格呈現下跌走勢,影響國際油價的主要利空因素包括美聯儲1月暫停降息,美元維持強勢表現;特朗普對中國、加拿大、墨西哥商品加征關稅,引發市場對於需求前景擔憂;美國原油庫存結束連續兩個月的下降趨勢。
2月1日,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對從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的所有商品加征25%的額外關稅,其中加拿大石油和能源產品的加稅幅度為10%。加拿大是迄今為止美國最大的海外石油供應國,約佔其原油進口的60%。美國中西部地區擁有全國23%的煉油產能,高度依賴加拿大原油供應,關稅將導致美國柴油價格上漲,美國煉油廠可能會因此降低煉油率,從而對原油需求產生負面影響;墨西哥石油業也可能受到衝擊,如果美國煉油商轉向其他供應商,墨西哥國家石油公司可能不得不增加向歐洲和亞洲的長途銷售,這將擠壓其利潤。
此外,能源價格上漲可能會被美聯儲視為通脹的依據,導致在不久的將來加息。截至2月4日,加拿大和墨西哥方面宣布,美國將暫停原定於近日生效的25%的關稅,為期30天,後續美加墨洽談情況和關稅落地進度仍需密切關注。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預計,短期國際油價將繼續弱勢運行。當前,國際貿易環境和地緣政治局勢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將擾亂市場預期和投資信心,加劇全球原油市場和價格的波動。
南華期貨研究團隊認為,特朗普上任後一系列政策向市場傳達了降通脹和壓低油價的強烈意願,中長期持續利空原油市場。布倫特原油價格上方阻力位在77美元/桶附近,下方支撐位在75美元/桶,後期若向下跌破支撐位短期下跌動能或增強。
(時代財經黃宇昆綜合自新京報、中新經緯、央視財經、鈦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