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裝國貨多年,在中國一年狂撈2515億,卻被譽為「國民食用油」

2025年01月21日18:52:13 財經 1642

偽裝國貨多年,在中國一年狂撈2515億,卻被譽為「國民食用油」 - 天天要聞

偽裝國貨多年,在中國一年狂撈2515億,卻被譽為「國民食用油」 - 天天要聞

文|江卿曻

編輯|江卿昇

前言

國人追捧的「國貨之光」,竟是洋品牌偽裝?國貨品牌風頭正勁,不少中國消費者都熱衷於支持國貨,以實際行動為民族品牌崛起助力。

就在大家為「國貨當自強」而揚眉吐氣時,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卻悄然傳出,一個我們再熟悉不過,被譽為「國民食用油」的品牌,竟是來自異國他鄉的洋貨。

偽裝國貨多年,在中國一年狂撈2515億,卻被譽為「國民食用油」 - 天天要聞

這個品牌不僅以「中國芯」的形象迷惑了國人多年,還憑藉我國廣闊的市場空間大肆圈錢,2023年一年就在中國賺取了高達2515億元的驚人營收!

國民辛苦貢獻的這筆錢,最終卻流入了境外資本的口袋,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這個品牌到底是誰創辦的?它又是如何成功地將自己「偽裝」成國貨,並在中國市場上大展拳腳的呢?

偽裝國貨多年,在中國一年狂撈2515億,卻被譽為「國民食用油」 - 天天要聞

金龍魚的國貨迷局

說起金龍魚,許多中國消費者第一反應就是,這不就是國民食用油的代表,金燦燦的品牌名稱,龍飛鳳舞的包裝設計,再加上「中華老字號」的廣告語。

無一不在彰顯著濃郁的中國風,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這個地道的中國名字,竟出自一家外國公司之手。

偽裝國貨多年,在中國一年狂撈2515億,卻被譽為「國民食用油」 - 天天要聞

沒錯金龍魚的幕後老闆,實際上是新加坡益海嘉里集團,這個總部位於上海的外資巨頭,從上世紀70年代起就盯上了中國這塊誘人的大蛋糕

並精心策划了一場「扮豬吃老虎」的商業偽裝秀,益海嘉里深諳中國文化,知道要想俘獲國人的心,必先討好國人的胃。

於是,他們為自家的食用油品牌起了個充滿中國韻味的名字,金龍魚,並在包裝上大做文章,處處體現出濃濃的中國元素。

偽裝國貨多年,在中國一年狂撈2515億,卻被譽為「國民食用油」 - 天天要聞

再加上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金龍魚如魚得水,迅速在中國食用油市場上站穩了腳跟,樹立起了「國民食用油」的形象。

在益海嘉里的精心運作下,金龍魚如今已是中國食用油行業的龍頭老大,去年一年就在華狂攬2500多億元,穩坐市場頭把交椅。

偽裝國貨多年,在中國一年狂撈2515億,卻被譽為「國民食用油」 - 天天要聞

不過,銷售額節節攀升的背後,金龍魚也引發了不少爭議,一些業內人士指出,金龍魚雖在中國賺得盆滿缽滿,但利潤最終都迴流到了境外總部。

對中國的食用油產業發展並無多大裨益,從這個角度來看金龍魚的本質,似乎與其「國貨」的外表並不相符。

偽裝國貨多年,在中國一年狂撈2515億,卻被譽為「國民食用油」 - 天天要聞

作為消費者,品牌的歸屬固然重要,但產品的品質更應該放在首位,金龍魚的成功,一方面說明了外資企業對中國市場的覬覦。

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國人對民族品牌的期待,在全球化的大潮下,外資品牌借道中國市場「圈錢」已是大勢所趨。

偽裝國貨多年,在中國一年狂撈2515億,卻被譽為「國民食用油」 - 天天要聞

關鍵是要加強監管,對於國貨品牌而言,與其糾結於外資的「偽裝」,不如多在品質上下功夫,以過硬的產品力贏得消費者的信賴。

那麼在金龍魚這個「國貨」品牌的背後,是一個怎樣的外企帝國在運作?

偽裝國貨多年,在中國一年狂撈2515億,卻被譽為「國民食用油」 - 天天要聞

外資巨頭益海嘉里的真實面目

益海嘉里集團,這個總部位於新加坡的糧油巨頭,已經在中國市場上縱橫馳騁了數十年之久,作為新加坡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益海嘉里的商業版圖遍布全球。

中國無疑是他們最為重要的一片「賽場」,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益海嘉里就已經嗅到了中國市場的無限商機。

偽裝國貨多年,在中國一年狂撈2515億,卻被譽為「國民食用油」 - 天天要聞

開始了在華投資的步伐,如今,這個低調卻野心勃勃的外資巨頭已在中國布下了龐大的商業網路,旗下擁有60多家下屬企業。

涉足食品,地產,酒店等多個領域,除了家喻戶曉的金龍魚,香滿樓胡姬花等知名品牌也紛紛成為益海嘉里的「囊中之物」。

偽裝國貨多年,在中國一年狂撈2515億,卻被譽為「國民食用油」 - 天天要聞

就是這樣一個資本實力雄厚,市場經驗豐富的外企,卻也難免與中國的發展主基調發生些許摩擦,益海嘉里在華的投資布局中,有幾個動作尤其引人注目。

大舉收購國內的糧食中轉庫,試圖掌控糧食流通的關鍵渠道,在青島投資大型麵粉加工項目,意圖滲透國內的糧油加工產業。

偽裝國貨多年,在中國一年狂撈2515億,卻被譽為「國民食用油」 - 天天要聞

一時間外資染指「中國人的飯碗"」的話題甚囂塵上,益海嘉里也因此陷入了「威脅糧食安全」的風波漩渦。

輿論和政策的雙重壓力下,這家外企巨頭不得不放緩了在華擴張的腳步,部分投資項目也被迫中止或轉讓,了解了益海嘉里的真實身份,再來看金龍魚的發家史。

偽裝國貨多年,在中國一年狂撈2515億,卻被譽為「國民食用油」 - 天天要聞

34年卧薪嘗膽

其實細品不難發現其中的玄機,原來早在上世紀70年代,益海嘉里的掌門人郭孔豐就已經將目光投向了中國這片廣闊的市場。

彼時的新中國,改革開放的大幕才剛剛拉開,市場經濟的種子正待萌發,敏銳的郭孔豐看到了這片沃土中蘊藏的巨大商機,開始謀划進軍中國市場的戰略。


偽裝國貨多年,在中國一年狂撈2515億,卻被譽為「國民食用油」 - 天天要聞

要想在當時的中國立足,談何容易,市場環境的不確定性,政策法規的頻繁變動,再加上文化差異帶來的種種障礙,都讓這個雄心勃勃的外企巨頭躊躇不前。

但郭孔豐並沒有就此放棄,而是選擇了一條卧薪嘗膽的長線戰略,他深知與其貿然進入這個陌生的市場,不如先低調試水,伺機而動。

偽裝國貨多年,在中國一年狂撈2515億,卻被譽為「國民食用油」 - 天天要聞

90年代初,益海嘉里終於等來了機會,1991年,金龍魚品牌正式誕生,並在深圳設立了第一家工廠,儘管規模不大,但這標誌著益海嘉里已經在中國市場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當年,金龍魚的銷售額就達到了1億元人民幣,這對於一個初出茅廬的外國品牌而言,已是不小的成績,此後的數十年間,金龍魚緊緊抓住中國經濟騰飛的歷史機遇。

偽裝國貨多年,在中國一年狂撈2515億,卻被譽為「國民食用油」 - 天天要聞

到了2000年,金龍魚的年銷量已突破100萬噸,佔據了中國食用油市場25%的份額,2018年,其銷售額更是高達1400億元,穩坐行業頭把交椅。

現在金龍魚已成為中國家喻戶曉的食用油品牌,其市場覆蓋率高達90%以上,從默默無聞到一路高歌猛進,金龍魚用34年的時間,演繹了一出大戲。

偽裝國貨多年,在中國一年狂撈2515億,卻被譽為「國民食用油」 - 天天要聞

背後是益海嘉里深諳中國國情,精準把握市場脈搏的結果,要想俘獲中國消費者的心,就必須貼近中國消費者的需求。

因此從產品設計到品牌營銷,金龍魚處處體現出濃郁的「中國風」,不僅如此,益海嘉里還根據中國城鄉差異大、消費習慣多元的特點。

偽裝國貨多年,在中國一年狂撈2515億,卻被譽為「國民食用油」 - 天天要聞

因地制宜地推出了多個子品牌和產品系列,從高端到平民,城市到農村,全方位覆蓋不同層級的消費需求。

正是憑藉這種「本土化」的市場策略,金龍魚才得以攻城略地,當然金龍魚的「中國制勝」之道,還有賴於益海嘉里雄厚的資本實力和先進的管理經驗。

偽裝國貨多年,在中國一年狂撈2515億,卻被譽為「國民食用油」 - 天天要聞

作為一個跨國企業,益海嘉里擁有全球化的資源配置能力,能夠整合全球範圍內的優質資源為金龍魚賦能。

同時,益海嘉里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成熟的運營模式,也為金龍魚的快速成長提供了有力支撐,不過任何成功的背後,都難免有一些隱憂和挑戰。

偽裝國貨多年,在中國一年狂撈2515億,卻被譽為「國民食用油」 - 天天要聞

金龍魚的崛起之路,也並非一帆風順,隨著外資身份的逐漸暴露,這個「偽裝」多年的洋品牌開始引發國人的警惕和質疑。

有人指出,像金龍魚這樣的外資巨頭,憑藉雄厚的資本和先進的技術,對本土品牌構成了巨大的衝擊和擠壓,可能會阻礙民族工業的發展。

偽裝國貨多年,在中國一年狂撈2515億,卻被譽為「國民食用油」 - 天天要聞

對於這些質疑,我們不妨辯證地看,從正面來說金龍魚的發展壯大,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中國食用油市場的產業鏈,提升了行業的整體競爭力。

這對中國經濟發展是有益的,消費者也因此獲得了更多優質產品的選擇,但另一方面,外資品牌「悶聲發大財」的做法,的確值得反思。

偽裝國貨多年,在中國一年狂撈2515億,卻被譽為「國民食用油」 - 天天要聞

他們在華獲得了巨額利潤,理應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而不是只索取不付出,對此我們既要鼓勵外資企業在華健康發展,也要加強監管和引導。

推動他們更好地融入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消費者的信任和口碑,是一個企業立足的根本嚴格把控每一個生產環節,恪守法律和道德底線,才能贏得消費者的信賴。

偽裝國貨多年,在中國一年狂撈2515億,卻被譽為「國民食用油」 - 天天要聞

結語

消費者應擦亮眼睛,看清品牌背後的真實身份,理性消費,安全消費,與此同時,國貨品牌也要以此為鑒,在夯實產品力的基礎上,加強自主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

只有民族品牌不斷發展壯大,我們才能真正實現「國貨當自強」的夢想,讓我們攜手共建一個誠信,規範,安全的消費環境。

參考資料

新京報2024年3月22日《金龍魚2023年實現營收2515億元》報道

偽裝國貨多年,在中國一年狂撈2515億,卻被譽為「國民食用油」 - 天天要聞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黃仁勛身家,快追上巴菲特了 - 天天要聞

黃仁勛身家,快追上巴菲特了

隨著英偉達周四成為了全球首家收盤市值突破4萬億美元大關的公司,英偉達CEO黃仁勛的身家,很可能也將很快超越華爾街的傳奇人物——「股神」巴菲特。行情數據顯示,英偉達周四收盤上漲0.8%,至164.10美元,這是該公司首次收於突破4萬億美元市值
超20.1%!秦港股份曹妃甸煤炭港務超額完成「雙過半」目標 - 天天要聞

超20.1%!秦港股份曹妃甸煤炭港務超額完成「雙過半」目標

上半年,秦港股份曹妃甸煤炭港務完成吞吐量2293萬噸,同比增長24.5%,超任務指標20.1%,實現半年「雙過半」目標。調整貨源穩增長今年以來,曹妃甸煤炭港務積極走訪上下遊客戶,持續優化貨源結構,積極對接促成上下游達成交貨業務,加快疏港進度;提高適銷煤源進港佔比,引入6家礦企適銷煤源,上半年共計增量295.2萬噸;深化...
金融科技概念股走高,相關ETF漲超3% - 天天要聞

金融科技概念股走高,相關ETF漲超3%

每經記者:葉峰 每經編輯:肖芮冬金融科技概念股走高,指南針漲超13%,同花順、贏時勝漲超4%。受盤面影響,跟蹤中證金融科技主題指數的ETF漲超3%。中證金融科技主題指數選取產品與服務涉及金融科技相關領域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金融科技主題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有機構指出,隨著政策發力,宏觀環境穩中...
助力企業降本增效!2025廣東旅博會精準施策 - 天天要聞

助力企業降本增效!2025廣東旅博會精準施策

7月10日,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發展與保障中心(廣東星海演藝集團)主辦、嶺南集團旗下廣之旅承辦、廣之旅國際會展、廣東省老字號協會協辦的2025廣東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旅博會」)在廣州舉行旅博說明會,介紹展會籌備進程。打好惠企利民「組合拳」,助力企業降本增效本屆旅博會將設立「旅行社聯合展台」,為小微...
時間定了!油價將下調,加滿一箱油或少花8元 - 天天要聞

時間定了!油價將下調,加滿一箱油或少花8元

近日,國際油價下跌,國內油價或有下行趨勢。自7月1日24時,國內油價迎本年第六次上調,多地95號汽油進入「8元」時代。據悉,新一輪油價調整窗口將於7月15日24時開啟,預計下調200元/噸,摺合每升下調約0.16元,加滿一箱油或少花8元。
地產股突然罕見爆發,釋放了什麼信號? - 天天要聞

地產股突然罕見爆發,釋放了什麼信號?

就在7月10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上漲,上證指數收報3509.68點,站穩3500點關口。盤面上,房地產板塊強勢領漲。一時再次引發熱議。此次房地產板塊的爆發,或跟近期政策面釋放的積極信號直接相關。這次地產股集體爆發,最直接反應源或許來自新型城鎮化進程的表態。7月10日,據人民財訊報道稱,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
行業ETF風向標丨小金屬全線爆發,稀有金屬ETF半日漲幅達5% - 天天要聞

行業ETF風向標丨小金屬全線爆發,稀有金屬ETF半日漲幅達5%

每經記者:劉明濤 每經編輯:肖芮冬在稀土永磁板塊的帶動下,整個小金屬行業今日也集體爆發。ETF市場方面,多隻稀土相關ETF漲幅超6%,連續兩日處於領漲地位。而稀有金屬ETF(562800)半日漲幅也達到5%,漲幅靠前。ETF份額變化方面,今年以來,稀有金屬相關ETF份額均出現不同程度減少。其中,稀有金屬ETF(562800)年內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