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公司賣給國資的老闆中,就他與眾不同,一分錢沒撈到還倒欠30億

2024年12月14日23:52:15 財經 1014

把公司賣給國資都能虧,並且還虧這麼多的,A股恐怕也就這麼一位了。

近日,有人給上市公司建藝集團原實控人劉海雲算了一賬,自從2021年把公司賣給珠海國資以來,不但一分錢都沒撈到,還倒欠了國資30億。

劉海雲是賣公司的,屬於收錢方,就算收不到錢也不至於欠錢,那他是怎麼做出這麼一筆超乎常人想像的買賣的呢?

把公司賣給國資的老闆中,就他與眾不同,一分錢沒撈到還倒欠30億 - 天天要聞

2021年,隨著房地產企業的集體塌方,多家裝修公司應聲暴雷,上市公司建藝集團就是其中之一。

建藝集團被包括恆大在內的多家地產公司欠了27億,賬面上看起來是應收款,但實際上離壞賬也不遠了,建藝集團岌岌可危。

有困難,找國資。

於是,老闆劉海雲和很多其它陷入困境的上市公司老闆一樣,最先想到的辦法也是把公司賣給國資。

不過,他卻賣得與眾不同,別家老闆賣掉的都是包袱,都是麻煩,而他卻把最該賣掉的東西單獨剔出來留給了自己,真是個異類。

根據2021年的轉讓協議,劉海雲不僅承諾建藝集團2022-2024年的合計利潤要超過6000萬,還個人攬下了27億應收款的回收責任。

業績承諾倒沒什麼可說的,這是上市公司併購的慣例,但原實控人對公司應收賬款承擔回收責任就屬於是「雷鋒式」條款了。

按照劉海雲的承諾條款,他對27億應收款提供安全兜底保障,以2025年結束為限,有多少沒收回,他就全額補償多少給上市公司。

把公司賣給國資的老闆中,就他與眾不同,一分錢沒撈到還倒欠30億 - 天天要聞

劉海雲做的不是空口承諾,已經開始付諸實踐了。

2023年12月,劉海雲與建藝集團簽訂了《應收賬款轉讓協議》,一次性受讓了3.84億的應收賬款債權。

值得一提的是,這3.84億的應收款是原值,實際的賬麵價值已經只剩1.48億了,而評估價值則更少,僅有7681萬。

什麼意思呢,打個簡單的比方。

張三借給李四1000元,約定一年後還,但一年後李四破產了,於是張三就自我安慰:就算收不回1000,至少能收回500吧,但實際上,大家一清算髮現,李四連500都拿不出來,最多也就能拿給張三拿100塊。

這個比方中的1000元就是原值,500元就是賬麵價值,而100元就是評估價值,也就是說,劉海雲3.84億買的債權,有很大可能成為壞賬而分文不值。

很巧的是,劉海雲此前轉讓股權給國資獲得的套現額也就約3.9億左右,支付完筆債權的轉讓款後,劉海雲也就等於一分錢沒撈到,白白送出了控制權。

但這還只是個開始,如前所說,應收款一共27億,減掉3.84億還有23.16億,都等於是劉海雲欠建藝集團的,遲早是要還的。

而建藝集團2022年至今的累計利潤為-5.5億,按照原定6000萬的承諾利潤,劉海雲需要補償至少6.1億。

把這兩樣一加起來,就欠了國資近30億。

把公司賣給國資的老闆中,就他與眾不同,一分錢沒撈到還倒欠30億 - 天天要聞

劉海雲是廣東梅州人,出生於1958年,20歲時作為第一批返城知青,被分配到了梅州下轄的興寧縣國營瓷廠當工人。

但劉海雲只幹了一年就去當兵了,正趕上對越自衛反擊戰,就跟著上了前線,扔過手榴彈,蹲過「貓耳洞」,立了戰功。

因此,復原回到梅州後,劉海雲就當上了梅州商業局冷凍廠的副科長,然後很快又被提升為貿易公司副經理,人生一片大好。

不過,劉海雲真正起飛是1986年到了深圳之後。

彼時的深圳是中國貿易的集中地,各類貿易單位和公司都急缺貿易人才,於是,劉海雲就在朋友介紹下,成了深圳市免稅商品供應公司的業務部經理。

其實,進入免稅商品公司只是劉海雲的跳板,沒過兩年,他就跨入了裝修行業高管層,成了深圳洪濤裝飾工程公司的常務副總經理。

這個洪濤裝飾,就是已經退市的A股上市公司洪濤股份的前身,那時還是國企。

對於裝修工程,劉海雲雖然是半路出家,但裝修工程的前提是先獲得客戶,劉海雲多年的貿易工作積累了寶貴的人脈資源和人際交往經驗,這讓劉海雲干起裝修來其實得心應手。

把公司賣給國資的老闆中,就他與眾不同,一分錢沒撈到還倒欠30億 - 天天要聞

劉海雲進入建藝集團是2002年,當時建藝集團的業績不盡人意,讓劉海雲過去是救場的,而他「超額完成了任務」。

劉海雲到了建藝集團後正逢經營承包試點,劉海雲一咬牙,抵押了三套房子貸款成了承包人。

而承包4年後就迎來了國企改制,劉海雲這個承包人也就想當然地成了建藝集團的實控人,當時建藝集團作價906萬,劉海雲出資626萬,拿下了69.1%的股權。

企業改制是一劑良藥,但凡吃下這劑葯的都能藥到病除,建藝集團也一樣,國企轉民營後就容光煥發,在劉海雲的帶領下一步步發展壯大,於2016年成功登陸A股。

只不過,運氣差了點,上市剛過3年,房地產行業就迎來巨變,於是就有了前面劉老闆賣公司的離奇故事。

劉海云為什麼這麼賣,不得而知,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這讓接盤的國資少了一個大包袱,值得作為國資接盤教科書進行推廣。

雖然應收賬款的最終補償還有一年多,但2024年馬上完了,業績承諾眼看就到期了,如前所說,可能要補5個多億,這對目前的劉海雲來說不是個小數目。

實際上,交易所都曾對劉海雲的補償承諾提出過質疑:他到底有沒有錢,能不能履約?如今,就快到劉海雲用實際行動回復的時候了。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手機內存總是不夠用?試著將微信這個功能關閉,再用一年也沒問題 - 天天要聞

手機內存總是不夠用?試著將微信這個功能關閉,再用一年也沒問題

在智能手機普及的今天,我們越來越依賴這些小巧的設備來處理日常的工作、學習和娛樂。然而,隨著手機應用功能的日益豐富,我們經常會遇到一個問題:手機內存總是不夠用。尤其是在安裝了大量應用,尤其是像微信這樣的社交巨頭之後,手機存儲空間往往會捉襟見肘。今天,我們就來探討
載人無人機首次在西藏3000米高空亮相 - 天天要聞

載人無人機首次在西藏3000米高空亮相

4月5日,西藏林芝第二十二屆桃花旅遊文化節上,億航智能桃花載人無人機E-VTOL首次亮相海拔3000米高度,並成功首飛。首飛現場,無人機緩緩升空,引得市民、遊客紛紛駐足仰望,降落之後,大家圍攏過來,近距離參觀體驗並拍照留念。據悉,億航智能已在國內合肥、杭州等地
NAS慎用指南:RAID0+無備份+不備電,翻車別怪我沒提前勸 - 天天要聞

NAS慎用指南:RAID0+無備份+不備電,翻車別怪我沒提前勸

大學同學某君,喜看美女高清視頻,存於雲盤每日觀瞻,豈料平台開展綠色行動,平日珍藏悉數被嗶,後在馬首富家直購大容量硬碟,盤內裝滿學習資料,繼續夜夜歡樂。前年同學小聚笑談此事,老哥表示已經搞定NAS私有雲服務,不但實現多設備數據互通,而且居家、遠程都能獨享快樂後花
Deep seek分析:未來3年內,普通家庭貶值最快的7項資產 - 天天要聞

Deep seek分析:未來3年內,普通家庭貶值最快的7項資產

近些年,很多人在買了某些東西之後,剛開始心裡美滋滋的。但沒過幾年,這些商品卻成為了「賠錢貨」。最明顯的就是房子、車子。於是,有人問Deep Seek:未來三年,普通家庭最容易貶值的東西有哪些?而Deep Seek給出的答案,除了房子和車子之外,還有手機、小眾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