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汽車 視覺中國 資料圖
美國政府的關稅給日本車企帶來沉重負擔。
5月13日,日本第二大車企本田汽車發布了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2025財年財報。財報顯示,本田在2025財年實現營收為21.69萬億日元,同比增長6.2%;實現營業利潤1.21萬億日元,同比下降12.2%;全年凈利潤同比下降24.5%至8358.4億日元。
財報顯示,本田摩托車業務銷量和營業利潤均創歷史新高,但汽車業務銷量卻出現下滑,下滑主要集中在中國和東南亞地區。與此同時,由於北美地區對電動汽車的激勵措施提高,該區域的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的銷量有所擴大。
與其他車企巨頭一樣,本田汽車同樣預計,未來將受到特朗普關稅政策影響。在財報中,本田汽車幾乎下調了2026財年(截至2026年3月31日)的所有財務指標,這些預測數據與其2025財年業績相比也均有所下降。
該公司預計2026財年的收入為20.3萬億日元,同比下降6.4%;營業利潤為5000億日元,同比降幅達到了58.8%;凈利潤將更是下降70.1%至2500億日元。
本田方面還強調,關稅政策對其業務的影響將「非常顯著」,頻繁的修改使公司很難展望前景,「展望未來,我們將進一步仔細評估關稅政策的影響,擴大復甦措施,同時努力實現營業利潤的進一步增長。」
關稅問題還致使本田汽車在生產經營上採取防禦措施。
本田方面宣布,由於關稅和電動車需求放緩等因素,公司決定將把在加拿大建廠的計劃推遲約兩年,這一計劃在13個月前宣布。
據路透社此前報道,今年3月,本田已決定在美國印第安納州而非墨西哥生產下一代思域混合動力車,以避免對其最暢銷車型之一徵收關稅。同時,為了減輕關稅的影響,本田方面已在關稅生效前將在日本、加拿大和墨西哥生產的汽車運往美國。
今年2月,本田和另一大日本車企日產汽車終止了價值600億美元的合併談判,如果合併成功,兩家公司將成為全球銷量第三的車企。不過,本田方面表示,關於與日產的整合,正如此前宣布,一切尚未開始,也沒有任何進展。
日產汽車面臨著更大的挑戰。
同日,日產汽車披露的財務數據顯示,公司2025財年的營業利潤同比暴跌近88%至698億日元。日產還宣布了一項在未來幾年節省5000億日元的計劃,該計劃包括裁員2萬人,並在2028年3月之前將工廠從17家整合到10家。
關稅問題為日本汽車產業帶來的挑戰,已經引發廣泛關注。
美國是日本五大車企在全球的最大市場。彭博行業研究顯示,去年,美國市場貢獻了豐田全球銷量的23%,貢獻了日產銷量的28%,而斯巴魯在美國市場的銷量則佔到了71%。去年,日本車企在美國銷售了約590萬輛汽車,約有一半來自進口。
從數家日本車企披露的信息來看,關稅問題為日本車企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此前一周,日本汽車巨頭豐田汽車發布財務指引稱,預計在截至2026年3月31日的財年營業利潤降至3.8萬億日元,預計凈利潤3.1萬億日元,同比降下滑34.9%。豐田稱,凈利潤將大幅萎縮的主要原因是美國相關關稅政策的衝擊及日元對美元升值的影響。該公司還估計,4月和5月美國關稅將導致其營業利潤損失1800億日元。
5月12日,馬自達方面宣布推遲公布2025財年合併財報預期。該公司稱,美國政府對汽車加征關稅導致不透明的經營環境正在持續,現階段難以計算。
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在接受東京電視台等日媒採訪時表示,受美國的關稅影響,一家日本車企正處於「每小時損失100萬美元的狀態」。如果25%的附加關稅持續存在,將對日本經濟造成巨大的下行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