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國家舉行了非常重要的經濟工作會議,會議對2025年的經濟發展作出了非常重要的部署。
而且這次會議推出的很多行動非常務實,可以說直接切中大家最關心的問題。
比如第一個重點任務就提到要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收益。
為此國家將實施提振消費的專項行動,推動中低收入人群體增收減負,提升消費能力、意願和層級。
在會議結束之後,很多人都對2025年的一些經濟任務做出了深入的解讀,其中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就第一時間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李稻葵表示: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消費提振專項行動,所以我認為國家這次會拿出真金白銀給一些中低收入的人群,提高他們的消費能力。
還會有一些不需要拿出真金白銀,但是在政策上給予調整而讓我們老百姓立馬能感受到幸福感的一些政策,有可能明年就有望千呼萬喚始出來了。
看到李稻葵這番言論之後之後,我相信廣大網友都相當興奮的,如果國家真的拿出真金白銀來給中低收入人群,那是不是意味著國家很有可能會給這些人群直接發錢了呢?
如果國家真的直接發錢,哪些人會享受到?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結合最近一次國家經濟工作會議以及之前的一些財政增量計劃來看,如果未來國家想要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有幾類人群將直接受益。
第一、退休老人。
這次國家經濟會議當中已經明確提到了,要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
這個信號其實已經很明顯了,明年養老金仍然會繼續上調,而且城鄉居民養老金調整的幅度有可能會相對比較大。
這意味著那些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人群養老金可能會明顯的提升。
第二、在校大學生。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截至2023年末,我國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達到4763.19萬人,這差不多相當於一個歐洲國家的人口數量了。
如果在校大學生的消費潛力能夠釋放出來,對於帶動整個社會消費的增長都是很有幫助的。
為了激發大學生的消費潛力,在10月份的時候,包括財政部等多個部門已經發布文件明確要提高高等教育階段國家獎助學金力度。
而且提高的標準很明確,從2024年起,本專科生國家勵志獎學金標準由5000元上漲到6000元;本專科生國家助學金平均資助標準由每生每年3300元提高到3700元;碩士獎學金由每生每年8000元提高到1萬元,博士每年1萬元提高到12000元。
可以預見,在獎助學金標準提升之後,廣大在校學生將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第三、困難人群。
一直以來我國對困難人群都有特殊的財政傾斜,比如低保戶、五保戶等一些特殊家庭每年都能夠享受到國家的補貼,而且最近幾年補貼一直在不斷上升。
如今國家再次提到要進一步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我們不排除這些困難人群的補貼標準有可能會進一步上漲。
第四、城鄉醫保參保人員。
過去20年,我國城鄉醫保費用一直在上漲2024年的繳費標準已經上漲到400元,對此很多家庭都感受到一定的壓力,甚至有很多家庭都棄保了。
而大家之所以棄保,其實也實屬無奈,畢竟目前很多家庭的收入增長都不太樂觀,甚至可能下降,要拿出一大筆錢來繳納醫保,確實有一定的困難。
對於這種現實情況,這次中央經濟會議也明確提到了,要提高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
可以預見明年的城鄉醫保繳費周期,財政的補貼金額肯定會上漲,隨著財政補貼額度上漲,城鄉居民個人繳費會不會停止上漲,甚至有可能出現小幅度的下降,這還是值得期待的。
當然除了我們上面所提到的這些直接受益人群之外,如果中央經濟會議的各項措施能夠落實到位,其他人群同樣也能夠有不同程度的受益。
比如第九點提到,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實施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城鄉基層和中小微企業就業計劃,促進重點群體就業。
如果這些就業措施能夠落實到位,大家的就業更充分了,收入自然就跟著上漲了。
另外從2024年12月15日開始,個人養老金制度全面在全國實施,增參加個人養老金制度最大的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抵扣個稅,而且年度最大可以抵扣12000元,這對於那些高收入人群來說,能夠減少的個稅還是非常明顯的,個別高收入人群一年最多可以減少5400元的個稅。
除此之外,個人養老金潛在的市場規模非常龐大,而且這些資金是長期的,相對比較穩定,這裡面有很多資金都有可能通過基金或者其他方式流入到股市當中,最終有可能帶來股市的上漲,一旦股市上漲了,2億多股民的財富自然跟著增長了。
總之,這次經濟會議所提出的很多任務都是值得期待的,我們也希望明年大環境能夠有明顯的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