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最新版醫保目錄正式公布。本輪調整後,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內藥品總數達到3159種,其中西藥1765種、中成藥1394種。中藥飲片部分892種。新版醫保目錄將於2025年1月1日在全國範圍內正式實施。
(趣學術於現場拍攝)
今年的調整中,有91種藥品新增進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其中 89 種以談判/競價方式納入,另有2種國家集采中選藥品直接納入,同時43種臨床已被替代或長期未生產供應的藥品被調出。據介紹,調出品種還將有半年的過渡期,執行現行的支付標準。
據介紹,新增的91個新增品種中,有腫瘤用藥26個(含4個罕見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藥15個(含2個罕見病)、罕見病用藥13個、抗感染用藥7個、中成藥11個、精神病用藥4個,其他領域用藥21個。
此外,今年參與談判/競價的117 種目錄外藥品中,89 種談判或競價成功,成功率76%,平均降價63%,成功率和價格降幅與往年基本相當。
國家醫保局醫藥管理司司長黃心宇表示,醫保目錄調整中大力支持藥品創新,今年醫保談判將包括1類化葯、1類治療用生物製品、1類和3類中成藥在內的「全球新」作為重點支持對象,且創新葯的談判成功率超過了90%。
國產創新葯在本次醫保談判中收穫頗豐,黃心宇介紹說,今年91個新增藥品中,國內企業有65個,佔比超過了70%。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底,醫保基金對協議期內的談判藥品累計支付已經超過了3500億。
此外,據介紹,全球新葯中國首發逐漸成為趨勢。2017年只有9%的藥品選擇在中國首發上市,2023年中國首發上市的藥品佔比增加到29%,中國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首發上市國家。
這是國家醫保局成立後,第7年開展藥品目錄調整工作,7年來累計835種藥品新增進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其中談判新增 530種,競價新增38種。同時 438 種療效不確切或易濫用、臨床已被淘汰、長期未生產供應且可被其他品種替代的藥品被調出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