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是鹹的,醋是酸的,這事兒還用專家說嗎?可怕的是,有專家說鹽是酸的,醋是鹹的。什麼原因?只能自己琢磨,不然體會不深刻。
說比特幣是「屁的屁」,都高抬了。
所謂幣,有兩種含義,一種是貨幣,就是一般等價物,可以換其他物品的;一種是紙幣,就是以國家信用打底的貨幣符號,其代表的就是貨幣。國家信用是紙幣的打底褲。
比特幣是什麼?叫幣而已,完全靠炒作騙人,除此之外,什麼也沒有。你如果好奇揭開比特幣的裙子,它裡面就沒有打底褲。
它既不是一般等價物,背後也沒有國家信用,只是電腦里搞出來的虛擬貨幣,是貨幣幻想,連客觀實在的物都不是,其僅能存在於人們的意識和觀念中,準確地說,僅能存在於貪婪和喜歡投機的人們的意識和觀念中。
比特幣也不是數字貨幣。數字貨幣是貨幣,對應的至少是紙幣。數字貨幣也穿了打底褲。
紙幣的價格漲還是跌,取決於紙幣發行量的多少,它的價格實際上是指某一特定面額的紙幣能買到多少商品。紙幣值不值錢,表現的是國家信用值不值錢。物價飛漲的時候,國家信用同樣貶值。物價漲到天上的時候,國家信用就破產。這個規律決定了國家會拼了老命對它發行的紙幣價格負責。
國家發行紙幣就是舉債,無論誰手裡拿了紙幣,國家都要保證他憑手裡的紙幣能買到貨物,這是償債。
紙幣價格跌到一文不值的時候,你知道罵誰;比特幣今天10萬美元,明天0美元,你知道罵誰嗎?此時你仍然可以幻想你手裡有天量財富,但這份財富是以債權的形式存在,不過沒有債務人。以後能不能變現,得看還能不能找到比你傻的傻子。
很多人玩的遊戲中的虛擬裝備值錢,恰恰是因為有很多人玩。等到沒人玩的時候,裝備自然就不值錢。
買虛擬裝備的人,是因為喜好;買虛擬貨幣的人,是因為感覺能把它賣出更高的價格。虛擬裝備還有精神價值,虛擬貨幣只有鼓勵貪婪和投機的作用。
黃金是一般等價物,天然就是貨幣;房子不能作為一般等價物,也作不了貨幣。這兩種東西的價格與炒作也有關係,但離開了炒作,它們的使用價值還在,所以價格不會歸零。虛擬貨幣離開了炒作,價格一定歸零。
實物商品的價格受價值規律制約,而虛擬貨幣的價格產生於炒作,發展於炒作,體現在它身上的供需關係,本質都是虛擬的。虛擬貨幣領域的「供」是「實」,「需」是「虛」。
從炒作決定價格這個特徵看,炒作虛擬貨幣與炒作一泡屎一泡尿沒有任何區別。來玩的人關心的都是以什麼價格買進來,能以什麼價格賣出去,至於買賣的對象是什麼,完全不重要,根本不用考慮。
有人說,虛擬貨幣與一泡屎一泡尿給人的心理感覺不一樣。這很正常,玩撲克牌久了,對大小王就有特殊的喜歡。雖然如此,你拿著大小王面對不玩牌的人,心裡同樣也會有失落。如果世界上沒人玩撲克牌了,失落就會伴你走到人生的終點。
受貪婪人性的驅使,來到虛擬貨幣這個場合投機的人,不是一天聚起來的,也不會一天就散去。虛擬貨幣價格運行軌跡像一條開口向下的二次函數拋物線,頂點前面加入的人,大部分能賺錢;頂點後面加入的人,大部分要賠錢。大家之所以還加入進來,就是感覺還沒到頂點。
貪婪的人也容易產生恐懼,這決定了拋物線在頂點之後的曲線可能不會平滑,在某個點上,其更可能成為一條豎直的線。那很像跳樓的軌跡。
國家會不會搞這個東西?這要看國家的品格是不是貪婪,是不是喜歡投機。
國家在任何時代都會受財富所有者支配。財富平均的時候,就沒有特權階層;財富集中的時候,國家就控制在財富所有者手裡。富可敵國中的「敵」字,不是指財富的數量相等,而就是指為仇作對。錢可以買槍買炮買勢力,也可以買到政權和人命。地方大員在大富翁面前俯首帖耳的場面,大家都見過。
如果虛擬貨幣炒大了,國家就不是控制在一般的財富集團手中,而控制在一群最貪婪、最喜歡投機的人手中。如果不打算自殺,國家一定會在虛擬貨幣炒作到可能威脅到自身安全的時候,對它實施打擊。
這個打擊,會讓拋物線的頂點提前出現,並且將使頂點之後的線更豎直。到了那個時候,下一個傻子一定在國外。
這事兒專家不懂嗎?我都懂,專家能不懂?我說實話,是因為沒人給我錢,讓我說假話。
白鬍子穿白大褂子的不一定都是真中醫,更不一定都有醫者仁心。想冒充中醫行騙,這身行頭也是必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