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快降息了?

2024年12月09日07:33:03 財經 1208


又快降息了? - 天天要聞

最近發生三件事,讓我再次感覺到我們又快降息了,而且這次降息的幅度還不會很小。



1


第一件事是央行率先亮明明年的貨幣政策,其核心主打一個「寬鬆」和「支持性」的立場。


該主張似乎聽起來也沒什麼,畢竟這兩年每次發聲幾乎都是這些措辭。可是,這一次表態卻有支撐,其中對利率專門提到要:


「積極推動貨幣政策框架改革,強化利率政策執行和傳導,豐富貨幣政策工具。」


結合現狀,翻譯成大白話就是,2025年央行要把利率可勁往下壓一壓。


現在關於降息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不是匯率,是傳導不暢。


具體表現就是,央行把借給銀行錢的利息(政策利率)往下降1%,銀行再給企業和個人放貸款的時候會打個折扣,降息幅度會低於1%。


為何會這樣呢?


央行在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專欄中專門討論了這個問題,並對銀行提出了嚴厲的批評。在央行看來銀行攬儲的「規模情結」限制了利率往下壓的動力。


我們都知道,存款是銀行的成本,貸款是銀行的收益。在央行看來,你銀行光想著攬儲,並給出高於市場的存款利率,這導致你成本很高,為了保住利潤,你銀行就會失去將貸款利率往下壓的衝動。


對此,10月和11月央行一直在處理銀行高息攬儲的問題,而處理的對象就是銀行的大客戶——有大額存款的非金融機構。


於是乎,我們看到11月29號大晚上央行官網發布了《關於在存款服務協議中引入「利率調整兜底條款」的倡議》,券商、保險、基金同業存款利率再也不能遠高於市場的存款利率了。


央行之所以這麼做,其核心要義就是要用「物理手段」消除銀行存款利率不能市場化同步下降從而影響利率傳導不暢的問題。


央行推動銀行存款利率下降,無疑會給下次降息騰挪不少空間,再加上這次央行支持經濟的強烈態度,沒有理由不相信下次降息會比平時多一些。



2


第二件事是市場的反應,主要表現是10年期國債收益率破2。


不少人看到國債收益率跌破2%,滿腦子想的都是市場對未來缺乏信心,卻根本沒有意識到這也是市場在自發降息。


降息可不是央行和商業銀行的專屬,市場普遍願意把手裡的錢以更低的利息借出去也是降息。


有時候,後者比前者還要提前,對經濟還要敏感。如果我們發現市場借貸利息(比如貨幣市場和國債市場利率)較長時間往下跌,往往隱喻著官方降息也就不遠了。


現在市場願意以低於2%的利息借給國家10年,而銀行給信用最好的客戶貸款5年(5年期LPR)卻要利息3.6%(實際上已經破3,只不過還是遠遠低於2%),這本身就說明政策利率與市場利率存在著巨大的調整空間,名義上至少還有1.6%。


這也是我在文章和直播中多次說,我們的貨幣政策實際上寬鬆的還不夠的原因——沒有匹配市場所需。


如今,10年期國債收益率破2繼續往下滑落,除了暗指我們經濟的無風險收益在下降外,更是明指銀行系統也必須要大幅降降息才能更好的給企業和居民債務減負,從而滿足央行「降低企業和居民借貸成本」的目標。


否則,越拖,經濟壓力越大,付出的降息成本只會越高,也越會成為人們豪賭利率下行炒國債的幫手。


上周五,證券日報頭版評論時隔幾個月再次發出提醒:金融機構扎堆「搶券」不可取。看架勢如果國債繼續走牛市,央行新一輪的干預又快來了。

對此,我還是之前的觀點:


國債牛市在干預中前行,想鎖定長期收益的,現在進場也不是問題;想短期玩玩的,請提前避開官方警告,待調整以後買。



3



第三件事是新華社連發五篇關於經濟的評論,其中有兩篇涉及經濟增速和財政政策的。


涉及經濟增速,評論里有兩句話非常有意思:


一句說,經濟增長「略微偏向」5%左右的目標都是「可以接受的」;


另一句說,「如果我們不擺脫『速度崇拜』的思維模式,沉迷於建設更多項目,即使我們能夠暫時提高增長速度,我們也將透支未來。這並不是說我們不能增長得更快——而是我們是否應該增長的問題。」


很明顯,這就是高層預期管理的一種方式,它既提前給今年的GDP數據出爐打個預防針,又暗示了不會繼續依靠財政搞基建來暫時讓經濟數據好看的可能。


同時,為了安撫市場,又在關於具體闡述財政政策的評論文章中說,財政赤字空間很大——很明顯暗示,我們有保證經濟穩定的能力。


那麼,這個降息有什麼關係呢?


有,並且關係非常大。


這兩年我們保持經濟平穩的兩大手段就是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


從半官方對經濟的評論來看,我們很難有超預期的財政政策來迅速扭轉經濟,這也許是想留足空間以應對未來的各種不確定,也許是想繼續在推進地方去槓桿中依靠市場的力量慢慢恢復。


但不管什麼原因,貨幣和財政就像拉(刺激)經濟的兩匹馬,一匹使勁少另一匹就必須多使勁,否則經濟就很難平穩。


從最近各方多種表態看,我有種強烈的感覺:財政政策的力度並不會如市場預想的那麼大。


若果真如此,貨幣政策工具箱中的降息,就不得不往前頂一頂了。


總之,以上三件事都能推導出我們距離下次降息又近了一步,而且由於央行最近又騰挪出了利率空間、財政又很難有超預期的刺激力度,再加上最近美國率先針對我們推出AI版的「曼哈頓計劃」……這無疑會讓我們下次降息的空間進一步放大。


且看周三會議會如何定調吧。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穩」有支撐 「進」有動力 - 天天要聞

「穩」有支撐 「進」有動力

研讀2024中國經濟年報,可以看到「穩」是主基調,「進」是大方向。 面對前進中的困難和挑戰,各地區各部門錨定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不動搖,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新動能積厚成勢,傳統動能煥新升級,經濟結構在向優、動能在向新。「經濟爬坡過坎的過程中,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表示。 中國...
歷史何曾相似:中國經濟再次開啟了強刺激的節奏 - 天天要聞

歷史何曾相似:中國經濟再次開啟了強刺激的節奏

金融危機爆發時,外部環境在惡化。  於是,有了2008年的「貨幣適度寬鬆」政策,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海嘯席捲全球,中國出口企業受到巨大衝擊,國外訂單減少,大量企業面臨經營困難甚至倒閉,國內消費市場也不景氣。然後,要做一個比較,2025年所
每股1.41元!華為2024年分紅方案出爐 - 天天要聞

每股1.41元!華為2024年分紅方案出爐

華為作為一家提供「頗具競爭性薪酬」的企業,其每年的分紅方案一直是外界關注的話題。 1月18日,據媒體報道及記者從多位華為員工處獲悉,華為2024年度ESOP(員工持股計劃)每股分紅方案已出爐——每股分紅1.41元。按此計算,虛擬股分紅收益率約為18%(稅前)。 華為員工收入由工資、獎金和分紅等構成,分紅在很大程度上決定...
IMF最新2025年GDP增速預測:美國2.7%,印度6.5%,日本1.1,俄羅斯、中國呢? - 天天要聞

IMF最新2025年GDP增速預測:美國2.7%,印度6.5%,日本1.1,俄羅斯、中國呢?

王爺說財經訊:IMF最新報告公布,上調今年全球GDP增速預期到3.3%,同時預測通脹將下降。那麼對於主要國家——中國、美國、日本、德國等GDP增速又是預測多少呢?一起來看看數據!1月18日消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月17 日公布最新的1月《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在報告中,IMF上調今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具體數據來看,IM...
十種有色金屬,產量超7900萬噸! - 天天要聞

十種有色金屬,產量超7900萬噸!

2024年我國十種有色金屬產量超7900萬噸。1月21日從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獲悉,2024年我國規模以上有色金屬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9%,十種有色金屬產量7919萬噸,比上年增長4.3%。其中,精鍊銅、電解鋁產量分別達1364萬噸、
新政策來了!最高補貼2萬元! - 天天要聞

新政策來了!最高補貼2萬元!

最新!福建省商務廳發布2025年福建汽車報廢更新、置換更新和一季度購新補貼政策鯉城區融媒體中心出品編輯:林思敏二審:郭巧燕三審:薛相宜來源:福建省商務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