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快降息了?

2024年12月09日07:33:03 財經 1208


又快降息了? - 天天要聞

最近發生三件事,讓我再次感覺到我們又快降息了,而且這次降息的幅度還不會很小。



1


第一件事是央行率先亮明明年的貨幣政策,其核心主打一個「寬鬆」和「支持性」的立場。


該主張似乎聽起來也沒什麼,畢竟這兩年每次發聲幾乎都是這些措辭。可是,這一次表態卻有支撐,其中對利率專門提到要:


「積極推動貨幣政策框架改革,強化利率政策執行和傳導,豐富貨幣政策工具。」


結合現狀,翻譯成大白話就是,2025年央行要把利率可勁往下壓一壓。


現在關於降息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不是匯率,是傳導不暢。


具體表現就是,央行把借給銀行錢的利息(政策利率)往下降1%,銀行再給企業和個人放貸款的時候會打個折扣,降息幅度會低於1%。


為何會這樣呢?


央行在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專欄中專門討論了這個問題,並對銀行提出了嚴厲的批評。在央行看來銀行攬儲的「規模情結」限制了利率往下壓的動力。


我們都知道,存款是銀行的成本,貸款是銀行的收益。在央行看來,你銀行光想著攬儲,並給出高於市場的存款利率,這導致你成本很高,為了保住利潤,你銀行就會失去將貸款利率往下壓的衝動。


對此,10月和11月央行一直在處理銀行高息攬儲的問題,而處理的對象就是銀行的大客戶——有大額存款的非金融機構。


於是乎,我們看到11月29號大晚上央行官網發布了《關於在存款服務協議中引入「利率調整兜底條款」的倡議》,券商、保險、基金同業存款利率再也不能遠高於市場的存款利率了。


央行之所以這麼做,其核心要義就是要用「物理手段」消除銀行存款利率不能市場化同步下降從而影響利率傳導不暢的問題。


央行推動銀行存款利率下降,無疑會給下次降息騰挪不少空間,再加上這次央行支持經濟的強烈態度,沒有理由不相信下次降息會比平時多一些。



2


第二件事是市場的反應,主要表現是10年期國債收益率破2。


不少人看到國債收益率跌破2%,滿腦子想的都是市場對未來缺乏信心,卻根本沒有意識到這也是市場在自發降息。


降息可不是央行和商業銀行的專屬,市場普遍願意把手裡的錢以更低的利息借出去也是降息。


有時候,後者比前者還要提前,對經濟還要敏感。如果我們發現市場借貸利息(比如貨幣市場和國債市場利率)較長時間往下跌,往往隱喻著官方降息也就不遠了。


現在市場願意以低於2%的利息借給國家10年,而銀行給信用最好的客戶貸款5年(5年期LPR)卻要利息3.6%(實際上已經破3,只不過還是遠遠低於2%),這本身就說明政策利率與市場利率存在著巨大的調整空間,名義上至少還有1.6%。


這也是我在文章和直播中多次說,我們的貨幣政策實際上寬鬆的還不夠的原因——沒有匹配市場所需。


如今,10年期國債收益率破2繼續往下滑落,除了暗指我們經濟的無風險收益在下降外,更是明指銀行系統也必須要大幅降降息才能更好的給企業和居民債務減負,從而滿足央行「降低企業和居民借貸成本」的目標。


否則,越拖,經濟壓力越大,付出的降息成本只會越高,也越會成為人們豪賭利率下行炒國債的幫手。


上周五,證券日報頭版評論時隔幾個月再次發出提醒:金融機構扎堆「搶券」不可取。看架勢如果國債繼續走牛市,央行新一輪的干預又快來了。

對此,我還是之前的觀點:


國債牛市在干預中前行,想鎖定長期收益的,現在進場也不是問題;想短期玩玩的,請提前避開官方警告,待調整以後買。



3



第三件事是新華社連發五篇關於經濟的評論,其中有兩篇涉及經濟增速和財政政策的。


涉及經濟增速,評論里有兩句話非常有意思:


一句說,經濟增長「略微偏向」5%左右的目標都是「可以接受的」;


另一句說,「如果我們不擺脫『速度崇拜』的思維模式,沉迷於建設更多項目,即使我們能夠暫時提高增長速度,我們也將透支未來。這並不是說我們不能增長得更快——而是我們是否應該增長的問題。」


很明顯,這就是高層預期管理的一種方式,它既提前給今年的GDP數據出爐打個預防針,又暗示了不會繼續依靠財政搞基建來暫時讓經濟數據好看的可能。


同時,為了安撫市場,又在關於具體闡述財政政策的評論文章中說,財政赤字空間很大——很明顯暗示,我們有保證經濟穩定的能力。


那麼,這個降息有什麼關係呢?


有,並且關係非常大。


這兩年我們保持經濟平穩的兩大手段就是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


從半官方對經濟的評論來看,我們很難有超預期的財政政策來迅速扭轉經濟,這也許是想留足空間以應對未來的各種不確定,也許是想繼續在推進地方去槓桿中依靠市場的力量慢慢恢復。


但不管什麼原因,貨幣和財政就像拉(刺激)經濟的兩匹馬,一匹使勁少另一匹就必須多使勁,否則經濟就很難平穩。


從最近各方多種表態看,我有種強烈的感覺:財政政策的力度並不會如市場預想的那麼大。


若果真如此,貨幣政策工具箱中的降息,就不得不往前頂一頂了。


總之,以上三件事都能推導出我們距離下次降息又近了一步,而且由於央行最近又騰挪出了利率空間、財政又很難有超預期的刺激力度,再加上最近美國率先針對我們推出AI版的「曼哈頓計劃」……這無疑會讓我們下次降息的空間進一步放大。


且看周三會議會如何定調吧。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衝刺雙「百分百」!洪藍重大項目「加速跑」 - 天天要聞

衝刺雙「百分百」!洪藍重大項目「加速跑」

歡顏包裝項目拿證開工釔眾項目設備調試克勞斯機械項目主體封頂華洲科技項目廠房驗收恩瑞科技如期推進……今年以來溧水區洪藍街道市重大項目每月突破、捷報頻傳發展勢能持續走高逆勢攻堅NO.1新項目「百分百」開工「訂單突然取消,倉庫積壓如山,開工計劃一
東莞國資委2024年總結出爐:市屬企業資產總額已超萬億元 - 天天要聞

東莞國資委2024年總結出爐:市屬企業資產總額已超萬億元

近日,東莞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官網公布了《東莞市國資委2024年工作總結和2025年工作計劃》。南都記者獲悉,截至2024年12月,東莞市市屬企業資產總額10853.16億元,同比上年增長8.23%。負債總額8914.23億元,較上年度末增長8.91%。2024年全年,東莞市市屬企業實現營業收入595.60億元,同比增長8.11%;利潤總額...
全國首單低空經濟ABS在深交所敲鐘上市!來自廣州科學城 - 天天要聞

全國首單低空經濟ABS在深交所敲鐘上市!來自廣州科學城

低空經濟騰飛正當時,金融協力奏響新篇章。7月8日下午,深交所上市大廳迎來了一場在低空經濟領域具有特別意義的敲鐘儀式:全國首單低空經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ABS)正式上市,總發行規模5.84億元。這份來自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科學城集團的金融創新項目,將通過資產證券化手段,深度融入廣州開發區、黃埔區推動低空經濟與航...
國資三稜鏡丨告別國資,蔚來前路是坦途還是迷霧? - 天天要聞

國資三稜鏡丨告別國資,蔚來前路是坦途還是迷霧?

《國資三稜鏡》以黨媒視角穿透改革現場:看治理升級的智慧,察動能迭代的軌跡,聽市場突圍的脈動。在這裡解剖「大象轉身」的戰略抉擇,記錄「螞蟻雄兵」的砥礪前行,探尋山東國資國企從「量」的積累到「質」的躍遷的深層邏輯。以觀察為鏡,以思想為橋,與萬千奮鬥者共同書寫新時代國企答卷。籠罩蔚來的迷霧,還未消散,一場...
激光雷達殺入10萬級市場?零跑B01預售10.58萬起,價格或許有驚喜 - 天天要聞

激光雷達殺入10萬級市場?零跑B01預售10.58萬起,價格或許有驚喜

在慣有的認知中,激光雷達是普通車型邁向高階智能代步車的「敲門磚」。那麼為何激光雷達更貴呢?這主要涉及到一個核心部件的成本問題,目前國內市場上主流的激光雷達在硬體上涉及激光發射、接收、掃描、信息處理等四大模塊,其中激光器、探測器等核心部件長期依賴進口,像是索尼的車規級SPAD晶元(探測器)幾乎處於長期壟斷...
啟牛商學院金融知識普及:止盈止損與分紅股投資智慧 - 天天要聞

啟牛商學院金融知識普及:止盈止損與分紅股投資智慧

在複雜多變的金融市場中,投資者如何做出明智的決策,特別是對於進取型投資者而言,如何平衡風險與收益,實現資產的穩健增長,是啟牛商學院持續關注並致力於解答的問題。啟牛商學院圍繞止盈止損策略與分紅股投資,為投資者提供了實用的投資指南。 進取型投資者,以其較強的風險承受能力和追求高於市場平均收益的目標,在資...
問界M9登頂上半年中國混動保值率第一 銷量也是冠軍! - 天天要聞

問界M9登頂上半年中國混動保值率第一 銷量也是冠軍!

【CNMO科技消息】7月9日,AITO問界汽車官方宣布,旗下旗艦級豪華SUV問界M9登頂2025年上半年中國插電混動(含增程)車型保值率第一名,重塑豪車價值新標杆!銷量、保值雙冠軍!2025款問界M9 根據專註於汽車市場數據研究與諮詢服務的專業機構「傑蘭路」發布的《傑蘭路2025年度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品牌健康度研究(NPS篇)》調研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