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正在成為國內餐飲企業轉型發展、提質增效的重要方向。近日,中國飯店協會對國內近百家餐飲企業的調研顯示,數字化、品牌化及供應鏈發展分別是最受企業關注的方向。數字化發展受調研企業關注比例達65.7%,位居榜首。
數字化對餐飲效率的提升主要體現在人效和坪效。「對霸碗來說,我們是『新鮮食材現場炒』的模式,就意味著我們要實現出餐快,提高翻台率,需要在高峰期增加人手,保證出品品質,保證服務到位。所以,我們提升效率的主要工作重心放在廚房動線優化,設備優化,系統優化上。」霸碗高級副總裁黃毅在採訪中表示。
霸碗是成立於2018年的湘式蓋碼飯品牌。早期拓店速度相對平緩,從50家到200家用了4年時間。2023年開始數字化轉型,包括自研炒菜機器人、加速線上化等,拓店速度大幅提升,目前全國門店數量已超500家。線上平台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霸碗線上交易商戶數同比增長96.7%,交易額、訂單量同比增長100%、132%。
黃毅認為,數字化不僅提升門店效率,也優化了決策和服務。一方面,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分析讓企業運營、信息共享和決策更加自動化、智能化;另一方面,數字化平台滲透簡化了消費者用餐流程,滿足了消費者更加品質、便利和個性化的服務需求。
通過智能設備等數字化手段提升標準化水平,正在成為中式現炒快餐賽道整體性趨勢。《2024中式米飯快餐發展報告》指出,中式現炒快餐已進入品牌化、連鎖化、精細化發展階段。除了霸碗這樣的500+門店品牌外,小湯總、小女當家、飽李李現炒等一批40+門店的小品牌也在加碼數字化。
例如,小女當家在門店引入了智能投料機、智能蒸菜等智能設備,降低現炒快餐對廚師的人工依賴,提升出品標準化程度與門店可複製性。過去,小女當家一家200平左右的門店要配置22名人員,引用智能化設備後,450平門店後廚工作人員只有13人,日營收卻能達到6-7萬元。
國家信息中心發布《中國餐飲業數字化發展報告(2024)》指出,線上化、平台化和智能化是餐飲業數字化的關鍵內核。餐飲企業應綜合發揮數據、在線外賣和平台企業的積極效應,擁抱新質生產力。
外賣、新零售等線上營銷模式也已成為餐飲企業重要的盈利渠道。《2024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提到,當前我國餐飲外賣市場規模約1.2萬億元,占餐飲收入的比重達到22.6%。
虎嗅智庫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國內餐飲商戶線上化率為53.9%,同比提升了11.5個百分點。在「寬進嚴出」行業趨勢中,加快數字化轉型、主動創新產品、拓展服務範圍,將成為企業保證生存、穿越周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