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第4周5個交易日市場估值有所修復,日均成交額15231億元。各主要指數均有不同程度上漲,上證指數、滬深300和萬得全A分別上漲1.81%、1.32%%和2.15%。創業板指、中證500、中證1000和科創50分別修復2.23%、1.77%、2.63%和3.92%。中信一級行業分類中,部分消費行業表現較好,紡織服裝、商貿零售和消費者服務板塊分別上漲8.11%、7.43%和4.40%。受市場風險偏好提升影響、傳媒和計算機板塊分別上漲5.53%和4.21%。本周盈利較為穩定的板塊表現偏弱,電力及公用事業和家電板塊僅上漲0.19%和0.17%。煤炭和有色金屬板塊在國際商品價格的拖累下下跌0.05%和0.68%。
11月製造業PMI較10月的50.1%小幅上行至50.3%、高於市場一致預期的50.2%,而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小幅回落至50%,略低於一致預期的50.4%。國內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推動內需延續9月以來的改善跡象,11月製造業PMI中生產及新訂單指數均延續上行態勢,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較10月上行0.4和0.8個百分點至52.4%和50.8%,同時,11月新出口訂單指數自今年8月以來再度上行、或顯示關稅預期下的「搶出口」效應顯現,11月以來上海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環比上漲9.1%,其中東南亞、地中海航線運價漲幅明顯。此外,價格指標再度回落,購進價格和出廠價格指數環比回落3.6和2.2個百分點至49.8%和47.7%,或顯示11月PPI價格及工業企業利潤仍邊際承壓。往前看,外需層面,明年美國關稅政策有較大不確定性、關稅政策或對明年的中國出口乃至全球貿易帶來一定衝擊,今年年底的「搶出口」效應可持續性仍待觀察。內需方面,隨著天氣趨冷、年底工業生產及建築活動步入淡季,而家電以舊換新對內需的提振作用亦邊際減弱,後續內需修復持續性可能主要取決於財政政策能否持續發力,及地產周期能否企穩。
智能手機預計或將持續復甦,「AI+」有望引領新一輪創新。IDC預計2024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2.4億部,較此前預測值增加0.1億部,增速由5.8%上調至6.2%,2024年的增長大部分來自被壓制的需求釋放和智能手機普及率較低的地區。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進入成熟期,從品牌角度看,行業競爭格局相對穩定。從產品角度看,摺疊手機出貨量增長較快;端側AI有望成為智能手機的主要創新點。硬體層面,手機光學升級仍在持續進行;搭載AI功能會導致手機耗電量增加,驅動手機電池容量提升,進而壓縮手機內部空間,有望帶動手機內部軟板使用量,配置AI功能也驅動手機散熱方案升級。除手機外的其他產品,部分廠商在嘗試推出和AI相結合的硬體產品,如AI眼鏡、AI耳機,未來「AI+」有望為這類消費電子產品打開成長空間,帶動相關產品銷量進入新一輪成長,建議關注相關板塊的市場表現。
重點關註:1)AI、科技;2)國產替代及順周期板塊。
後續跟蹤:1)地產、財政、消費數據、價格指數數據;2)海外經濟數據;3)中美科技摩擦變化
風險提示:以上市場數據來源wind。本材料為諾安基金觀點,不作為投資建議。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達的意見並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投資者投資於本公司管理的基金時,應認真閱讀《基金合同》、《託管協議》、《招募說明書》、《風險說明書》、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文件及相關公告,如實填寫或更新個人信息並核對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與自己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產品。投資者需要了解基金投資存在可能導致本金虧損的情形。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不代表本基金業績表現。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凈值高低並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資者基金投資的「買者自負」原則,在做出投資決策後,基金運營狀況與基金凈值變化引致的投資風險,由投資者自行負擔。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發展的所有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