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中美各行各業的競爭日益加劇,在中國從某種程度上突破了美國對於中國的晶元制裁之後,現階段,美國又在醞釀下一步的封鎖計劃,目標直指未來的科技革命和工業革命--人工智慧和量子科學領域。
根據港媒《南方都市報》報導,10月28日美國決定從2025年起限制美國對於中國半導體領域和ai領域的對華投資,2025年1月起正式生效。
很明顯,這又是一個在科技領域像孤立中國的法案,打破孤立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科技戰本質就是金融戰
這些年以來,美國對於中國的科技封鎖就沒有停止過,從2018年以來,一直試圖以封鎖的形式想打斷我國科技上的進步,本質上就是害怕中國科技超越美國之後,會享受到更多的分配紅利。
在以前的全球的貿易領域裡,中國一直承擔的是中低端的製造業,能夠分配的利潤是有限的。
比如以iPhoneX手機為例,這個蘋果手機的造價大約是3000人民幣,中國雖然供應了蘋果手機大部分的零部件和組裝製造,但是最終只能有350多元的利潤留在中國,而蘋果售價近一萬人民幣的手機,中國能夠分配到手的利潤僅僅只有3%左右。
這就是為什麼華為手機在超越蘋果成為全球銷量第一的時候,美國要對華為痛下殺手,不惜舉全國之力,封鎖這家中國的民營公司。
本質上就是因為中國的科技企業,一旦擁有了技術專利,就意味著中國的製造業不再依賴美國,對於美國科技企業的利益產生重大的影響。
這些高端的科技企業往往是美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當華為在5G專利和全球市場佔有份額超越高通之時,美國就封鎖華為的基站業務,當華為的手機業務超越蘋果之時,美國就封鎖華為的手機業務。
總之你哪裡強,就在哪個領域和你展開科技戰,讓你賺不到錢。
而到了2024年,科技領域的競爭又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AI領域的異軍突起,意味著未來的消費電子領域會發生巨大的變革。
更讓美國覺得著急的是,中國在AI領域的研究和美國之間的差距僅僅不到3年,這和之前手機終端以及通信領域的差距相比,可是天差地別的。
以前中國在通訊領域和美國之間的差距不止10年左右,這意味著,中國只需稍微集中一下力量就能超越美國。
因此,10月28日,拜登政府才會緊急限制全球資金對於中國科技領域的投資,想要贏在未來。
然而美國能夠成功嗎?有過成功的先例嗎?
美國會廢除沃爾夫條款嗎?
無論是對我國半導體領域的封鎖,還是更早以前對我國航空航天領域的封鎖,美國都沒有成功過。
在25年之前,美國為了我國航空航天領域的發展,由國會議員沃爾夫發起了針對我國的封鎖法案,叫做《沃爾夫條款》。
初衷本質就是為了遏制中國在航空航天領域的發展,孤立中國,不僅美國不和中國合作,也不讓和美國有合作的科學家們和中國有所合作。
但是最終二十多年過去了,中國的航空航天事業獨立於美國所構建的國際航天體系之外,這一個原本是孤立中國美國條款,最終成為了封鎖美國科學發展的條款。
月壤
2023年中國成功從月球帶回來了月球背面的月壤,和全球其他國家共同開發研究,美國NASA也想申請把月壤分給美國些讓他帶回去研究。
但是中國到現在也沒有答應他們的申請。
所以,打破孤立最好的辦法有且只有一個,那就是增強自己的實力和競爭力。
其實在沃爾夫條款之後,這幾年美國對於我們先進科學領域沒少限制中國和國際的交流。
比如在2022年由拜登簽署的《晶元和科學法案》看上去是在吸引各國晶元企業前往美國發展,但是在法案中又規定了,美國的盟友們不能出口給中國最先進的半導體設備和材料,試圖通過這項封鎖,阻擋我國晶元行業前進的腳步。
而現在迴旋鏢又打在了美國身上,NASA想要申請中國的月壤,也就必須要說服美國議會廢除沃爾夫條款。
否則中國就無法把月壤借給美國,因為我們也擔心,NASA借走月壤之後,美國當局是否又會以沃爾夫條款為理由,私自把月壤扣下,不還給中國?
當然我們也可以再等十年之後,中國在半導體領域超越美國,當時候美國想要借鑒或者參考中國的先進技術,美國的《晶元和科學法案》是不是又成了新的阻擋?
中國不害怕封鎖
中國從來不害怕封鎖和孤立,尤其是這種打著以國家安全名義和中國展開的經濟戰和貿易戰,都是徒勞的。
2018年時期,特朗普向中國發起了貿易戰,期根本的意圖是想從貿易上賺些錢,挽回美國的國家赤字。
但是從貿易戰打到科技戰,再打到金融戰,現如今美國的貿易赤字已經從5000多億增加到了1.1萬億,並且隨著美國製造業的不斷萎縮,這個金額還會一直不斷的擴大。
25年之前他們封鎖中國的航空航天業,25年之後他們最終被自己的限制條款擋在了世界領先技術的大門之外,想要申請一份月壤進行科學研究成了他們的屈辱。
5年之前他們封鎖中國的半導體行業,並且威脅他們的盟友們不許給中國提供先進的半導體設備和材料,5年之後中國已經觸摸到了先進半導體的製造門檻。
如果再給中國5年呢?或許10年之後,美國想擁有全球最先進的晶元也會因為《晶元科學法案》而被擋在門外吧。
更加可以肯定的是,這種封鎖和只在,不僅不會讓美國的經濟變得更好,只會讓他們變得更加保守和自大。
經濟也會一落千丈,誰發的金融戰和科技戰,誰最終就會為此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