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30%!這事兒該怎麼看呢?

2024年10月12日10:23:06 財經 1088

7月的社融數據出來了,考慮到社融和樓市的相關性很強,所以和大家做一個分享。

看完央媽的數據之後,我去網上看了一圈評論。

發現市場對於這次的社融數據解讀,幾乎是一邊倒的看空,悲觀情緒躍然紙上。

對此,我倒有點不同的看法。

來,聽我掰扯掰扯~

01

先大概科普下「社融」。

簡單理解,「社融」就是社會上的企業、個人、政府等全部主體,一共借了多少錢出來。

這個指標之所以重要,一方面是因為它反映的是社會信心,因為借錢用於消費也好、投資也好,本質上都是因為對未來的收入或投資回報有信心;

另一方面是因為借出來的錢多,代表流動的水多了,機會也就多了,就業、收入往往等等都會因此得到改善。

所以,大家對社融高增長都是喜聞樂見的,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經濟的活躍。

相反,如果社融歇菜了,市場信心往往會受到影響。

7月份,我們的社融數據咋樣呢?

就兩個重要的點和大家聊聊。

第一,社融總量。

7月份的新增社會融資規模是0.77萬億

好消息是,還是增長的,說明還是有人借錢;壞消息是,數量上,不及市場預期。

作一個對比,過去5年同期新增社融的平均水平是1.07萬億。

也就意味著,上個月的新增社融比前5年的平均水平少了3000億,下降幅度達到30%!

暴跌30%!這事兒該怎麼看呢? - 天天要聞

而且,7月份發行了0.69萬億的政府專項債,佔了整個7月新增社融的足足90%!

也就是說,這7月份的社融貢獻主要來自爸爸,錢都是爸爸借的,企業和個人總體上還是躺平、不借錢的狀態。

但同時也要看到積極的一面,就是政府確實在發力刺激經濟了,7月份發行的0.69萬億政府專項債,達到了近10個月的新高,說明下半年財政刺激開始發力了。

接下來,預計政府發債刺激經濟的步伐會進一步加速,也期待可以有好的乘數效應,帶動企業和居民端信心回暖。

第二,居民中長期貸款。

之所以要特別聊一聊社融里的一個細項——居民中長期貸款,是因為它基本可以和我們的房貸劃等號,可以看出有多少房貸投放到市場。

7月的數據怎麼樣呢?

——「怒增」100億元

暴跌30%!這事兒該怎麼看呢? - 天天要聞

對,你沒看錯,100億,主打一個「聊勝於無」,和過去幾年樓市巔峰高峰期動輒每月新增4000多億相比,不要說腰斬了,說「腳踝斬」、甚至「腳底板斬」都不為過。

新增房貸少的可憐,是不是因為樓市成交量撲街導致的?

我查了一下7月份的數據,事情開始詭異起來了,因為今年7月份的樓市成交絕對算不上差。

新房方面,根據諸葛找房提供的數據,7月份重點監測的30城新房成交面積為1089萬㎡,同比只下降了6.5%。

這個降幅較6月收窄了10.3個百分點,也就是說,新房的成交雖然在下滑,但下滑的速度正在明顯變慢。

二手房方面,7月監測的重點14城中,成交量相比6月也是漲多跌少,10個城市的成交量環比上升,4個城市的成交量環比下降。

同比來看,除了佛山的成交量同比下滑,其他城市同比均不同程度的上升。

總之,不管是同比,還是環比,7月的成交量都算得上優秀,可為啥這新增房貸反而這麼拉胯,只有100億呢?

暴跌30%!這事兒該怎麼看呢? - 天天要聞

思來想去,無外乎以下兩種原因:

1、提前還貸的力量仍然很強

按揭買房的人多,但提前還貸的也不少,兩相衝抵之後,成交量放大的影響就被減弱了,使得新增房貸餘額只增長了100億。

應了那句老話,有人星夜赴考場,有人辭官歸故里。

2、二手房成交佔比提升。

今年,越來越多核心城市的房產交易中,二手房的成交佔比超過了新房,這就給社融帶來了一個新的變化。

——以前買新房為主,按揭辦下來,社會上就多了一筆新增貸款,社融就會增加,這個很容易理解。

——現在買二手房為主,很多二手房業主的貸款還沒結完。這樣一來,存在很多帶押過戶的情況,說白了,一套房子成交,房貸只是轉移了,而沒有新增。

甚至於,如果業主是虧錢的,割肉出局,可能新業主所承接的貸款比前業主還要少一點。

舉個例子,原來房子100萬,貸款70萬。業主割肉80萬賣掉,新業主只需要貸款56萬就可以拿下。

這樣下來,貸款餘額就從70萬變為56萬,還減少了14萬。

這就是為什麼,成交量有了,但新增房貸卻沒上去的原因。

總之,有人割出帶血的籌碼離場,有人拿著鐮刀進場收割,互道SB的換手正在加速上演。

暴跌30%!這事兒該怎麼看呢? - 天天要聞

絕大部分人買房都會做按揭,如何正確使用按揭,可以看文章《這樣買房,多賺200萬

02

其實提前還貸也好,割肉離場也好,本質上都是去槓桿

區別無非是用手裡的現金去減少債務,還是賣出資產減少債務,而債務的減少本質上就是去槓桿。

那麼,對於樓市而言,去槓桿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我告訴大家,去槓桿短期一定是痛苦的,但長期看一定是好事。

因為只有讓部分舊的債務出清,才有可能開啟新的經濟擴張周期。

換句話說,去槓桿這件事本身就是讓樓市的底更「實」,讓不堅定的籌碼出局,同時積攢新的購買力,為未來的上漲留足空間。

大家看下面這張圖,我們復盤美國2009年房地產泡沫破裂時所導致的金融危機。

暴跌30%!這事兒該怎麼看呢? - 天天要聞


2007年時,美國的房地產信貸市場前所未有的寬鬆,美國的家庭部門槓桿率最高達到接近100%,之後次貸危機爆發,隨著部分債務的慢慢出清,美國的居民槓桿率5年內快速從98%下降到87%

之後美國房價開啟一路上漲模式,至今沒有回頭。

這個過程中同時伴隨著美國GDP的增長、收入增長、再加上疫情期間發錢,導致居民槓桿率甚至延續了下行,現在美國的居民槓桿率水平大概在75%左右。

次貸危機爆發後5年的「去槓桿」,一方面來自於民眾自發的還貸、甚至破產出清;一方面是美國政府發動印鈔機,再結合一系列財政政策稀釋債務。

最終讓美國從這場巨大的危機中,短短5年就恢復元氣,房價和經濟開啟新的上漲周期。

我們再看國內的情況,目前我們的居民槓桿率是63.5%,遠不及美國高,但考慮到中美收入水平的差距,這個槓桿率其實也不算低了。

那麼,我們的居民槓桿率,有伴隨房地產的下行而降低嗎?

——並沒有。

2021年房地產高點到現在,我們的居民槓桿率並沒有減少,甚至略有提高,整體還處於一個平台震蕩的階段。

暴跌30%!這事兒該怎麼看呢? - 天天要聞

為什麼會這樣呢?

一方面,我們的泡沫遠沒有美國當時嚴重,貸款的合規審查和貸款資產質量完全不在一個級別;

另一方面,我們的儲蓄率太高了,存款太多了,最新的居民存款已經達到147萬億。

雖然這幾年確實有賣家不停地砸盤、甚至割肉離場,但無奈我們的購買力支撐就是強。

觀望資金太多了,只要心儀的房子跌到合適位置就會有資金接盤。這就是中國樓市的韌性所在。

今年樓市的大基調就是以價換量,只要價格跌到位量一定能跟上。這決定了我們的居民槓桿率,很難像美國那樣「自由落體式」的下跌。我們的去槓桿只能是平滑的。

不過,從某種角度上講,這種以價換量的陰跌模式,是以時間換空間的,太磨人心性

我倒是真心希望看到我們的居民槓桿率能有一個充分的回調,該出清的快速出清,這樣也能儘快迎來新的債務和經濟擴張周期。畢竟,長痛不如短痛嘛!

但如果我們的槓桿率拒絕調整,在新一輪的貨幣和財政刺激政策下,直接向韓國的100%看齊,我也絲毫不會感到意外。

暴跌30%!這事兒該怎麼看呢? - 天天要聞

因為各城市居民債務水平的不同,樓市復甦節奏也是不同的,我們基於居民槓桿率等關鍵數據,對20個超特大城市進行了梳理,具體可以看文章《槓桿背後的秘密,中國20城供需關係分析~》

03

最後,說幾句。

一、總結

總的來說,7月的社融數據靜態來看確實拉胯,但動態來看已經有邊際好轉的信號。

至於是繼續探底,還是觸底反彈,真正的大拐點和大周期何時來臨,還得讓子彈飛一會兒。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國內更多的寬鬆和刺激政策已經在路上,而我們核心城市的很多房子,是真的已經跌無可跌了。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對話綠色金融!專家學者齊聚貴陽 聚焦生物多樣性金融體系構建和資源調動建言獻策 - 天天要聞

對話綠色金融!專家學者齊聚貴陽 聚焦生物多樣性金融體系構建和資源調動建言獻策

央廣網貴陽7月5日消息(記者楊贇)7月5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綠色金融:生物多樣性金融體系構建和資源調動」分論壇在貴陽舉行,旨在探討如何通過綠色金融政策和工具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命運共同體。在全球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危機日益嚴峻的背景下,本次論壇探討綠色金融框...
愛爾蘭央行行長稱:歐元無法短期內取代美元!歐洲一體的經濟體系尚未成形? - 天天要聞

愛爾蘭央行行長稱:歐元無法短期內取代美元!歐洲一體的經濟體系尚未成形?

(更多財經新聞,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王爺說財經)王爺說財經訊:7月5日消息,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成員——馬赫盧夫(Gabriel Makhlouf)認為,歐元區各國在促進金融和經濟一體化方面仍未到位,因此歐元並無法在短時間內取代美元成為全球金融體系的主導貨幣。馬赫盧夫也是愛爾蘭中央銀行行長,他7月5日在法國艾克斯普...
本周,黃金價格上漲了1.79%!因為有這2大利好? - 天天要聞

本周,黃金價格上漲了1.79%!因為有這2大利好?

(更多財經新聞,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王爺說財經)王爺說財經訊:7月5日消息,隨著美國特朗普總統的貿易談判期限逼近,金價持續獲得美元下跌和避險流入的支持,在周末前微幅上漲。期貨金價星期五(7月4日)攀升3.60美元或0.11%,每安士收報3346.50美元,全周漲1.79%。美元指數下跌0.2%,並有望連續第二周下跌,這...
撐起規則保護傘,助力湘企巧破局 - 天天要聞

撐起規則保護傘,助力湘企巧破局

「關稅時代下,企業如何借『原產地』破局出海」湖南國際商會沙龍活動現場。紅網時刻新聞7月5日訊(記者 陳彥兵)7月4日,以「關稅時代下,企業如何借『原產地』破局出海」為主題的湖南國際商會沙龍活動在長沙成功舉辦。
台商父子接續追投湖北近40億元 - 天天要聞

台商父子接續追投湖北近40億元

圖為黃石滬士電子有限公司廠區。湖北日報訊(記者彭磊、通訊員張春玲、陳曉婷)7月5日,滬士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與黃石市簽訂兩項合作協議:企業投建AI伺服器線路板擴能項目;雙方還達成一份總投資40億元的框架協議,其規模相當於目前企業在黃投資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