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市場資訊
自今年以來,管理規模超過10000億的工銀瑞信基金旗下的多隻基金產品業績表現不盡如人意,頻頻暴雷虧損,尤其是部分長期持有的基金更是出現了令人咋舌的虧損。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上個月,工銀瑞信旗下百億固收名將張略釗清倉式卸任跑路,讓無數基民在風中凌亂。。。
工銀瑞信基金近期頻頻曝出的業績暴雷、名將離職等事件,無疑給其品牌形象和市場地位帶來了不小的衝擊。
名將杜洋管理的多隻基金虧超40%
其中,工銀圓豐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無疑是市場關注的焦點之一。該基金由工銀瑞信昔日的「一姐」袁芳管理,自2021年1月成立以來,便承載著投資者的厚望。
然而,截至2024年中報披露,該基金的單位凈值已跌至0.5286,自成立以來的投資回報率更是達到了驚人的-47.14%,虧損額超過42億元。
截止9月9日的最新數據顯示,工銀圓豐三年持有期混合成立來虧損近50%。
這樣的業績表現在同類基金中排名墊底,引發了投資者強烈的質疑與不滿。
有基民就問到,購買基金出現巨虧如何索賠?
除工銀圓豐三年持有期混合外,工銀瑞信旗下還有多隻新成立或次新基金同樣面臨著凈值大幅縮水的困境。
例如,工銀戰略遠見混合A,成立來虧損40%等。
這一系列事件表明,工銀瑞信基金在部分基金的管理上出現了嚴重的問題,業績暴雷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儘管工銀瑞信基金在2024年上半年的整體利潤實現了同比增長,但這似乎難以掩蓋其旗下基金業績大面積虧損的尷尬現實。
根據工商銀行發布的2024年半年報,工銀瑞信基金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3.46億元,同比增長4.83%,管理資產總規模達到1.91萬億元。然而,這些亮麗的數據背後,卻隱藏著基金業績普遍不佳的真相。
利潤的增長或許得益於工銀瑞信基金龐大的資產規模以及部分表現較好的基金產品的貢獻,但無法忽視的是,多隻基金的巨額虧損無疑對公司的整體業績構成了重大拖累。
投資者對於基金公司的信任與認可,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旗下基金產品的業績表現。因此,工銀瑞信基金如何在保證利潤增長的同時,扭轉旗下基金業績頹勢,成為其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百億固收名將張略釗清倉式卸任跑路
正當工銀瑞信基金業績暴雷事件持續發酵之際,旗下明星基金經理張略釗的清倉式卸任更是為這一系列事件增添了幾分撲朔迷離的色彩。
作為固收領域的佼佼者,張略釗曾管理多隻百億級基金產品,業績穩健,深受投資者信賴。
公開信息顯示,張略釗於2014年加入工銀瑞信基金,歷任利率及衍生品策略高級研究員、基金經理,本次離職前為工銀瑞信基金固定收益部投資副總監。根據Wind數據,張略釗從2017年10月開始管理產品,管理規模在2021年三季度就突破百億元,最高管理規模一度突破360億元。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張略釗的管理規模仍有320億元。從今年二季度開始,張略釗陸續卸任相關基金產品,其中規模超100億元的工銀純債債券基金於今年7月卸任。
然而,自今年8月起,張略釗相繼卸任了工銀瑞富一年定開純債、工銀開元利率債、工銀尊利中短債等多隻基金的基金經理職務,並在中國基金業協會辦理了註銷手續。
至此,張略釗名下已無在管基金產品,據知情人士透露,他已從工銀瑞信基金離職。
張略釗的清倉式卸任引發了市場的廣泛猜測。
有觀點認為,張略釗的離職或許與工銀瑞信基金近期業績不佳有關,面對巨大的業績壓力和市場質疑,他選擇了明哲保身;也有觀點認為,張略釗可能已找到了更好的職業發展平台,選擇在新東家繼續施展才華。
無論何種原因,張略釗的離職無疑給工銀瑞信基金帶來了不小的震動,也進一步加劇了投資者對於公司管理能力和基金經理穩定性的擔憂。
工銀瑞信基金近期頻頻曝出的業績暴雷、名將離職等事件,無疑給其品牌形象和市場地位帶來了不小的衝擊。
(轉自:珈說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