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創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朱劍鋒辭職

2024年06月12日11:10:15 財經 6866

第一創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朱劍鋒辭職 - 天天要聞        第一創業(002797)於6月12日發布公告稱,第一創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董事會於 2024 年 6 月 11 日收到公司副總裁朱劍鋒先生遞交的書面辭任報告。朱劍鋒先生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副總裁職務。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及《公司章程》的有關規定,朱劍鋒先生的辭任申請自送達公司董事會之日即時生效。朱劍鋒先生辭任公司副總裁職務後,將不在公司或公司控股子公司擔任任何職務。

瀟湘晨報綜合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儲能市場新動態 大儲有望實現超預期 - 天天要聞

儲能市場新動態 大儲有望實現超預期

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在全球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高度關注下,綠色能源時代正逐步到來。儲能技術作為連接可再生能源與傳統能源體系的橋樑,正在這一浪潮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科八條」效應初顯 機構預測將帶來這些變化 - 天天要聞

「科八條」效應初顯 機構預測將帶來這些變化

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6月19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關於深化科創板改革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八條措施》(以下簡稱「科八條」)。次日,科創板公司表現強勢,科創50指數逆勢收漲0.46%,其中卓錦股份、思林傑等9家科創板公司
【看得見的未來·寧縣】投資  「一子落」  發展「滿盤活」 - 天天要聞

【看得見的未來·寧縣】投資 「一子落」 發展「滿盤活」

編者按:甘肅慶陽寧縣是人口大縣、農業大縣。「十三五」末,該縣地區生產總值不足60億元。進入「十四五」,寧縣一年一個台階,2023年地區生產總值達84.47億元。該縣相關部門預測,2024年寧縣地區生產總值預計突破百億元,這意味著寧縣將提前一年實現「十四五」目標。寧縣是新興的能源資源大縣,是國內目前預測煤炭儲量第一...
公司研究室IPO周報:滬深交易所開始受理IPO申報;漢朔科技創業板上會 - 天天要聞

公司研究室IPO周報:滬深交易所開始受理IPO申報;漢朔科技創業板上會

一、IPO動態A股本周A股共有三家上會公司,其中北交所兩家,深交所一家。6月17日,成電光信在北交所順利過會,6月20日,太湖遠大在北交所順利過會。6月21日,漢朔科技在深交所上會,擬在創業板上市。新股上市:6月20日,中崙新材(301565) 在創業板上市,首日漲幅228.11%。新股申購:6月17日,愛迪特(301580)、永臻股份(603...
滬指再失守3000點,水利股逆勢走強 - 天天要聞

滬指再失守3000點,水利股逆勢走強

6月21日,滬指、深成指雙雙低開低走。截至午間休盤,滬指收跌0.39%至2993.57點,再度失守3000點;深證成指跌幅達0.40%,達9032.37點;北證50指數上漲1.13%,達728.05點。兩市下跌個股多於上漲個股,超2700隻
與香港共同成長、成熟27年——專訪滙豐亞太區聯席行政總裁廖宜建 - 天天要聞

與香港共同成長、成熟27年——專訪滙豐亞太區聯席行政總裁廖宜建

中新社香港6月21日電 題:與香港共同成長、成熟27年——專訪滙豐亞太區聯席行政總裁廖宜建  中新社記者 戴夢嵐 鄭嘉偉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時,我和家人非常關注這件歷史大事,我們都認為『七一』回歸的意義很重要。」1997年底,廖宜建從海外回到香港,加入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簡稱「滙豐」)。時值香港即...
漫步元宇宙 打卡夢星河 天津移動5G雲特拍帶你體驗大片特效拍攝 - 天天要聞

漫步元宇宙 打卡夢星河 天津移動5G雲特拍帶你體驗大片特效拍攝

一望無際的戈壁中,你在漫天風沙里踽踽獨行;摩拳遞掌呼和聲中,一場少林比武正在上演,感慨於中華武術的博大精深;猛一回首,一顆足球飛至眼前,奔跑拼搶射門,綠茵場上的精彩競技令人血脈噴張……在2024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中國移動展區,一台特效拍攝機械臂吸引大批遊客駐足
00 後每個月攢錢 10 次!餘額寶這操作硬控我 30 秒... - 天天要聞

00 後每個月攢錢 10 次!餘額寶這操作硬控我 30 秒...

不知道這兩天,你們那邊天氣咋樣,狐妹這邊好熱!熱到每天早上出門到公司,一天的激情就被熱退一半......本來這大夏天的上班就煩,狐妹想著在互聯網上找點有趣的事兒,好轉移下注意力。結果一大早就被餘額寶官方的一條動態,給我看無語了。這一大堆文字倒沒啥特別的。意思就是說今天是餘額寶的 11 歲生日,然後吧啦吧啦講一...
再一次被韓國「偷師」!韓企擲430億搞研發,被爆技術竟來自中企 - 天天要聞

再一次被韓國「偷師」!韓企擲430億搞研發,被爆技術竟來自中企

韓企的「偷華行為」,真是屢教不改。近日,在韓方部門豪擲430億韓元為海事巡邏招標的無人機研發中,再現中國的身影。起初該韓企還振振有詞聲稱自主研發,被證實完全和我國某商用無人機吻合後,直接變臉強調中方產品存在著安全隱患,將不會採用,甚至張口直言是我方品牌花錢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