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手機,一場「虛張聲勢」的創新?

2024年03月27日15:12:09 財經 9381
AI手機,一場「虛張聲勢」的創新? - 天天要聞

2024,智能手機「卷」向大模型。

作者 | 李子溪

編輯 | 趣解商業

AI手機的「泡沫」有多濃烈?就連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都看不下去了!

在MWC(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盧偉冰表示:「我是反對把AI概念化,起一個叫AI手機,把你原來的手機名字後面加一個AI,我覺得其實沒有意義。我覺得AI是一種無處不在的能力,當你感受不到AI的時候,我覺得這是AI最大的價值。你天天去談AI的時候,說明你是沒有AI能力的。

AI手機,一場「虛張聲勢」的創新? - 天天要聞

三星、華為、小米、vivo、OPPO等手機廠商都已發布了自研大模型的最新產品,就連蘋果也在被傳「年投入十億美元研發大模型」。

「狂飆」了一年多的大模型,今年「卷」到手機上了。近幾年智能手機在創新上的乏力,能被「AI手機」突破嗎?

01.「ALL in AI」,實屬無奈?

自2023年起,AI就成為國產手機廠商重視的要點;從2023年下半年開始,搭載AI大模型的手機就開始上市了。

在布局大模型的廠商中,小米更重視輕量化、本地化,發布了依託自家語音助手「小愛同學」為核心的小米MiLM-6B;構建包含5個矩陣的vivo,也在去年底開始部署端側的「藍心大模型」到手機里;在今年的MWC大會上,小米和榮耀也把AI作為突出展示的亮點。

但這些廠商,並不是「AI手機」概念最重要的吹鼓手;「All in AI」喊的最響亮的,或許要屬OPPO和魅族。

今年春節,OPPO豪擲重金買下了央視一套除夕夜晚八點(春晚播出時間)前 30 秒的播放時間,播出了堪稱「史上最短」的OPPO發布會,打出「OPPO正式進入AI手機時代」的口號

OPPO手機AI修圖(人像一鍵消除)、通話智能生成文字摘要、個性化智能助手等AI功能,也通過植入的方式,在「春晚」上做了展現。

AI手機,一場「虛張聲勢」的創新? - 天天要聞

OPPO首席產品官劉作虎在2月20日的AI戰略發布會上進一步表示,「AI手機」則是公認的「下一代手機」,「AI手機將是繼功能機、智能機之後,手機行業的第三個重大的變革階段。AI手機時代下,手機行業和用戶體驗都將迎來革命性的變化。

而春節假期剛過,魅族就宣布將停止傳統手機新項目的開發,轉型「All in AI」;星紀魅族CEO沈子瑜對比了AI Pin和Rabbit R1等產品,稱其帶來了非常好的答案,但其實不夠完美。

AI手機,一場「虛張聲勢」的創新? - 天天要聞

為何魅族和OPPO要「押注」AI,如果我們打開全球手機市場份額榜,就不難發現原因了。

2023年前三季度,OPPO的市場份額分別為10.2%、9.6%、8.9%;到第四季度,OPPO再次跌出全球前五,曾被國內廠商輕視的「非洲手機之王」傳音手機已經躋身TOP5行列。而魅族,早就淪為國內市場「others」許多年了

AI手機,一場「虛張聲勢」的創新? - 天天要聞

蘋果、三星的地位牢不可破,小米的生態生機勃勃,vivo的影像優勢明顯,而OPPO在市場競爭中反而成為比較被動的一方。

「All in AI」,與其說是擁抱變化,某種程度上更像是一場無奈的「自我救贖」;對於一些國產手機的「差生」而言,「AI+手機」的組合,被視作提振銷量的可能。

在國際市場,三星率先在全球確立了「Galaxy AI」的概念,使得Galaxy S24系列創下了新的預售紀錄,一周內在韓國銷量達到百萬台,刷新S系列手機銷量紀錄。但若對比S23/S22系列銷售量來看,所謂的「預售狂銷百萬」並不稀罕,而AI帶來的銷量提升和消費者認可並不是顯而易見的;哪怕是軟硬體綜合實力強悍的三星,其AI手機似乎也沒製造出什麼足夠的「驚喜」

AI手機,一場「虛張聲勢」的創新? - 天天要聞

某券商計算機行業研究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表示,投入資源最多的AI大模型尚未出現足以撼動行業的產品或應用,對消費者而言,AI手機的優勢在短時間內很難感知

據「趣解商業」近期在多個手機銷售門店發現,儘管OPPO店內物料有突出宣傳AI,但導購員並不會特意詳細介紹AI功能;對此,一位導購員表示,「很多消費者不太懂,解釋起來也難以理解,拍照、玩遊戲還是(消費者關心的)重點」。

由此來看,或許用戶的「認知」還「落後」於廠商的創新。

從AI大模型到AI 手機,中間還隔著一個或多個超級應用,能讓消費者感受到劃時代的體驗,但目前這個應用還沒有。儘管一些手機廠商不遺餘力地吶喊「新時代」到了,但他們並沒有創造出劃時代的交互和自己的「iPhone時刻」。

02.乏味的創新,能帶動高端嗎?

據「趣解商業」了解,2023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2.71億台,同比下降5.0%,創下近十年以來的新低。創新乏味是換機頻率低背後的原因之一,而AI手機熱鬧背後,更多的是為了給用戶一個換機的理由

從屏幕尺寸到圖像刷新率,從鏡頭、相機像素到感測器、甚至護眼,中國廠商能創新的幾乎已經「卷」了一遍,似乎再難做出有突破性創新的智能手機。而超越實際需求的「堆料」,性能與設計過剩,又種下了超長換機周期的「因」

以影像為例,一英寸大底、潛望光學長焦、感測器位移防抖等影像科技,剛一出來就會迅速被各大中國廠商拉齊。沒有誰能讓自己領先保持在一代以上,最多幾個月。

AI手機,一場「虛張聲勢」的創新? - 天天要聞

如今的手機行業看起來「新無可新」,普遍面臨著產品競爭力的迷茫,很難不讓人想到手機會不會重蹈PC覆轍?

或許到一定時候,手機廠商卷到最後,發現創新的核心能力還是受制於供應鏈、創新來自上游供應商的驅動。至少在目前來看,安卓手機陣營的「天花板」,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高通和聯發科的能力。

當上游「不進步」時,下游的終端廠商就可能會喪失「對產品定義」的能力。以OPPO為例,起初憑藉其自拍、快充等功能和營銷,建立了特色的優勢;但之後當這些特色優勢被其他廠商趕上,OPPO的品牌特色似乎也逐漸模糊起來

為了彌補這一劣勢,OPPO也曾像華為、三星等廠商一樣涉足晶元領域;但要建立一個完整的體系以支持晶元研發、生產更是十分艱難。不是任何公司,都能再造一個海思,哪怕是華為自己。

AI手機,一場「虛張聲勢」的創新? - 天天要聞

2023年,OPPO曾推出過直板機型Find X6、摺疊屏Find N2等高端機型;市場分析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數據顯示,2023年,華為、小米、三星在高端機市場的份額,均有所上升,但OPPO的高端市場份額仍徘徊不前。

高端手機市場的停滯,意味著可能進一步喪失高端機會;而沒有足夠利潤的利基市場,將可能讓公司的創新陷入塌縮。目前,在手機之外,OPPO似乎還沒有能提供足夠利潤/現金流的產品陣地,比如小米IoT生態鏈、蘋果「全家桶」。

擺在OPPO的現實難題,是如何避免自己滑入強渠道、重營銷、輕研發的「組裝廠」的品牌認知里。

03.AI手機,又是一出「卡脖子」戲?

推出AI手機除了要做品牌差異化之外,廠商還或許有另一層考慮,就是系統「脫鉤」。

目前,大部分安卓手機操作系統雖然為自研,但仍是依託於安卓框架的深度定製產品,所以難免會有同質化。所以自去年開始,榮耀MagicOS、澎湃OS、OPPO的ColorOS、vivo自研的藍河BlueOS等都在逐步加快擺脫對安卓底層架構的依賴。

AI手機,一場「虛張聲勢」的創新? - 天天要聞

新舊系統的切換,需要更好的「體驗革命」,將AI和自研OS深度結合,串聯起各類場景,讓系統逐步讓位於場景需要,打造專屬的應用增加黏性,這或許才是最有希望的一條高端突圍路

2月20日,在AI戰略發布會上,OPPO提出了「1+N智能體生態戰略」,其中「1」是OPPO的AI能力的智能體,而「N」則代表著基於OPPO AI Pro智能體開發平台所賦能的生態,用戶可藉助零代碼的自然語言交互,快速生成專屬個人的個性化AI智能體。

AI手機,一場「虛張聲勢」的創新? - 天天要聞

但要真正能實現這一理念,手機廠商恐怕還需要等等;目前的端側大模型還遠不如雲端大模型,概念多於實用。

另外,拋開殺手級應用缺位不談,AI就真能避免手機PC化么?

恐怕也難。無論是雲端大模型,還是手機廠商鼓吹的端側大模型,「宇宙盡頭」依然是晶元大廠,他們決定了端側大模型的數據量和響應速度。

雲端大模型,能「卡脖子」的是英偉達;目前能夠幫助手機廠商初步實現端側大模型的晶元,仍然來自聯發科和高通。高通驍龍8 Gen3,支持運行100億參數端側大模型;聯發科天璣9300,支持運行10億至330億參數的端側大模型。

AI手機,一場「虛張聲勢」的創新? - 天天要聞

一個越繁榮的AI生態,越依賴於上游的晶元能力;OPPO等廠商哪怕把應用層做得再好,恐怕也難逃出「如來佛的手掌心」。除非自研,否則主動權不在手機廠商手裡,而能做的就只有「調校」。

回頭來看,當新的科技浪潮奔涌而來時,總有一些企業想「先聲奪人」,甭管能不能成,先把噱頭搞起來,但到頭來只會讓用戶失望。

以AR/VR產業為例,過去幾年,不少廠商「聲勢浩大」,結果如今「一地泡沫」;反倒是蘋果「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一下子拿出了Vision Pro。手機廠商如何搞AI,可能最後還得跟著iPhone過河。

中國的手機廠商,也要學會「不響」。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昨夜全球資產大漲!中國資產正在上演「撿漏狂歡」 - 天天要聞

昨夜全球資產大漲!中國資產正在上演「撿漏狂歡」

家人們,這兩天金融圈這場大戲可太刺激了!美股暴漲、金價狂飆、中概股一路開掛,這哪是什麼普通行情,分明是全球資本的「大逃殺」現場!今天咱就扒開這層華麗包裝,看看背後藏著怎樣的「貓膩」!股神巴菲特說過:「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恐懼。
於東來突然宣布:或關閉胖東來! - 天天要聞

於東來突然宣布:或關閉胖東來!

5月3日,據媒體報道,胖東來創始人於東來的抖音賬號「胖東來於東來」已設為私密賬號。記者搜索發現,截至5月3日16時許,於東來的抖音賬號2024年至2025年的視頻均已不可見,目前最新視頻為2023年12月發布。
蘋果公司,暴跌! - 天天要聞

蘋果公司,暴跌!

2日蘋果公司股價暴跌超3%蘋果公司本周四盤後發布第二財季財報,凈利潤同比增長5%,但大中華區營收同比下降2%。蘋果公司稱,受關稅影響,預計本季度將增加9億美元的成本,最新的財報加劇了投資者對蘋果未來增長潛力的擔憂,至少兩家機構因此下調蘋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