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晶元迎來壓力,台積電改變人才訓練方式、積極建廠擴張產能

2024年03月25日17:35:12 財經 1722

近日,台積電接受了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採訪,董事長劉德音表示:台積電的秘密武器就是人才,為了適應海外擴張,台積電將改變人才訓練方式。

台積電積極海外擴張

晶元對經濟、科技起到了積極作用,晶元廠商紛紛擴產,代工龍頭台積電也不例外。

國產晶元迎來壓力,台積電改變人才訓練方式、積極建廠擴張產能 - 天天要聞

在美國,台積電原計劃斥資35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建設一座12英寸晶圓廠,預計2024年上半年開始生產5nm製程晶元,規劃產能為2萬片/月。

之後,台積電獲得了美國政府及亞利桑那州支持後,將投資擴大至120億美元,工藝製程提升至4nm,創造1600個高科技就業崗位。

2022年8月,拜登簽署《晶元與科學法案》,將提供520億美元的補貼,台積電也將亞利桑州晶圓廠投資提升至400億美元,2024年生產4nm晶元,二期工程預計2026 年量產3nm晶元。

台積電還在日本、德國也投資了工廠。

國產晶元迎來壓力,台積電改變人才訓練方式、積極建廠擴張產能 - 天天要聞

日本的熊本一廠於2022年4月開工,辦公樓已經投入使用,生產設備將於2024年10月運送至廠房,並於第四季度開始量產,月產5.5萬片12英寸晶圓。

他表示,最高峰時期該工廠大約有6000名工人共同參與建設,大幅縮減了建設的工期

這家工廠原計劃建設期為三年,實際上只花了一年半的時間就完成了。這種超預期的建設速度,讓台積電決定加大投資,建造熊本二廠,

日本承諾給予7500億日元,約合364億人民幣的補貼。當地政府已經開始規劃基礎設施,解決交通擁堵、工業用水、廢水排放問題。

近日有消息稱,台積電已告知供應鏈合作夥伴,稱其正在考慮在熊本縣建設第三座晶元工廠,生產先進3nm晶元。

在德國,台積電也計劃和客戶共同投資100億歐元建廠,聚焦生產28納米特殊製程,如果順利投產,將是台積電在歐洲首座晶圓廠。

台積電承諾,未來可能擴廠,生產更小尺寸的晶元。

這幾個工廠中,亞利桑那州工廠因為種種原因,量產時間推遲至了2025年。

國產晶元迎來壓力,台積電改變人才訓練方式、積極建廠擴張產能 - 天天要聞

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當地員工在技術上不熟練,難以管理,並且工會過於強勢,不允許台積電在外招聘大量的技術工人;

2、基礎設施太拉垮,晶圓廠需要的水、電都無法充分滿足,員工宿舍、餐飲條件過差,導致工作效率低下;

3、台積電未拿到應有的補貼,當初承諾的100億美元的補貼,如今只有50億美元,並且還要多年之後才能拿到。

這些因素導致台積電在美工廠的成本居高不下,達到了中國台灣的4倍,所以台積電上調了6%的晶圓代工價格.

按照目前晶元市場的現狀,台積電後續繼續上調價格的空間有限,所以這家工廠最終可能是「昂貴、浪費、又白忙一場」。

為了吸取教訓,防止類似的事情再度發生,也為了之後的擴產計劃順利推進,台積電開始了它的「秘密武器」——人才計劃

台積電的人才計劃

國產晶元迎來壓力,台積電改變人才訓練方式、積極建廠擴張產能 - 天天要聞

台灣的人才就是台積電的秘密武器,也是台積電晶元製造成功的關鍵。

在過去,台積電一直採用學長帶學弟的訓練方式,有工作經驗的學長、學姐總會無私地幫助學弟學妹們學習半導體經驗知識,甚至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博士也會為學弟學妹們講課。

這種方法,看起來並不現實,甚至有可能會形成「徒弟學會、餓死師傅」的尷尬局面,但實際上從外面來看,顯然是奇蹟,處處都要利用他們的長才,而不是複製別人的長才。

2021年,台積電成立了「新人訓練中心」,所有新進工程師都必須在台積電新人訓練中心受訓八周。

新訓中心共9個樓層,包括20台主機台、12台量測設備,多個樓層配置光刻、蝕刻等生產線機台,有些機台價值更高達上億元。

培訓根據職務劃分為設備、製程、系統學程及值班技能,並提供機台、元件功能介紹與實作演練、機台問題分析與解決。

工藝製程方面包括:製程介紹、分析、檢測;系統工程包括:產線功能介紹、實機操作;值班主要是培養異常處理及應變能力。

國產晶元迎來壓力,台積電改變人才訓練方式、積極建廠擴張產能 - 天天要聞

新訓中心還與北科大台科大、中央、陽明交大、清大成大中山大學7所大學合作,彌補學校與產業落差,引導新進工程師融入台積電企業文化及工程技術養成,培養實務操作、獨立思考及自我學習態度。
台積電人力資源表示:台積電在海外的人力管理將依當地文化做調整。在每座新建晶圓廠的營運初期,從台積電帶來特定比率的人力,多年後,逐步減少外派人數,增加當地人力。

台積電錶示,缺少人才是目前面臨的一項主要挑戰,正學習如何在世界各地用不同且有效率的方式管理團隊,並且按照當地的方式做出調整。

國產晶元的應對策略

晶元領域競爭激烈,中國晶元的發展引起了全球的關注。

國產晶元迎來壓力,台積電改變人才訓練方式、積極建廠擴張產能 - 天天要聞

我們自己也制定了一個「小目標」,就是:自主可控、獨立發展。減少對外依賴、保護好自己的核心技術。

為什麼呢?大家都看到了華為、中芯國際長江存儲長鑫存儲、上海微電子、摩爾線程、壁仞科技中科院計算所等被悉數列入了「實體清單」。

這些企業包含了晶元設計、製造、存儲晶元、AI晶元、晶元技術等多個環節,這不是針對某一項,而是針對整個國產晶元產業鏈

我們要破解中國晶元的難題,就要搞自主研發,打造純國產晶元產業鏈。

國產晶元迎來壓力,台積電改變人才訓練方式、積極建廠擴張產能 - 天天要聞

首要任務就是解決「28nm國產晶元」,因為28nm成熟工藝,關係到工業工控、電源管理、新能源汽車、家電、醫療設備等多個領域,應用長江高達70%。

最關鍵的是,我們有很強的基礎,已經在28nm EDA、製造、封裝、材料、設備方面實現了國產化,28nm光刻機也很快與大家見面。

同時,我們也要重視科技人才,努力做到培養人才、留住人才、用好專業人才。

英特爾有戈登·摩爾、台積電有張忠謀、中芯國際有張汝京,才會一步一步的發展到現在,正是因為有了他們在晶元領域的造詣,晶元工藝才一步一步的向前迭代發展。

如果,國產晶元也擁有大量的專業人才,未來的逆襲超越還遠嗎?

寫到最後

國產晶元迎來壓力,台積電改變人才訓練方式、積極建廠擴張產能 - 天天要聞

台積電積極擴產,無論是28nm成熟工藝,還是5nm、3nm先進工藝都在布局,並且開始改變人才培訓方式,無疑將壓力傳遞到了國產晶元。

國產晶元依然要堅持本心,堅持自主研發,同時重視人才,既要培養人才,也要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中國不缺人才,只要合理利用、減少外流,那麼何愁國產晶元發展不起來呢?

我是科技銘程,喜歡就點個贊吧!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智明達擬募資2億補血,實控人套現 - 天天要聞

智明達擬募資2億補血,實控人套現

近期,成都智明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688636.SH,下稱「智明達」)發布公告,計劃通過簡易程序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資不超過2.13億元。募集資金主要用於兩個項目,分別為無人裝備及商業航天嵌入式計算機研發及產業化建設項目(投入1.5億元),以及補充流動資金(6300萬元)。AI製圖業績大幅下滑據悉,智明達成立於2002年3月...
「公司當前確實遇到了經營困難」 智飛生物擬發行60億元公司債 - 天天要聞

「公司當前確實遇到了經營困難」 智飛生物擬發行60億元公司債

智飛生物(300122.SZ)將於7月14日召開202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發行公司債券預案的議案,公司擬發行不超過60億元公司債,用於科技創新領域的投資、建設及運營、置換有息負債、補充流動資金。據智飛生物6月26日公告,本次發債具體發行規模將提請股東大會授權董事會,並由董事會授權董事長蔣仁生根據公司資金需求情況和...
周末突發幾件大事!A股下周怎麼走? - 天天要聞

周末突發幾件大事!A股下周怎麼走?

兄弟姐妹們,時間總是過得很快,不知不覺又到了周日下午了,咱們一周一次的周復盤時間來了!這個周末又發生了許多大事,讓我們來看一下有哪些值得關注?話不多說,小高直入主題:1.深圳出台10條舉措,促進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高質量發展!
瘋了嗎?連虧5年從23跌到2.49,牛散徐開東卻重倉抄底進場 - 天天要聞

瘋了嗎?連虧5年從23跌到2.49,牛散徐開東卻重倉抄底進場

我發現現在的牛散炒股,根本不注重價值投資,買的很多股票都是業績虧損的,說的直白點,就是來投機的。牛散徐開東今年抓住了成飛集成,一時間讓他名聲大噪。今天復盤,發現一隻股票連虧5年,從最高23.74元跌到了最低2.49元,牛散徐開東一季度卻抄底
要動真格了!A股行情還沒走完,牛市來了? - 天天要聞

要動真格了!A股行情還沒走完,牛市來了?

家人們上午好啊,昨晚發燒吃了葯很早就睡了,今天一大早起來頭還是很疼,再加上口腔潰瘍說個話都疼,這BUFF是疊滿了,希望早點好起來,昨天大龍帶家人去了迪士尼,今天還要在上海待一天,然後周一的飛機去上海,周二去北京積水潭醫院複查下我愛人的骨巨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