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信號確定了!「通脹潮」還是來了

2024年03月16日10:25:20 財經 1789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收到消息,這兩天,國債市場可以說是異常火爆,國家首批發行的300億國債被一搶而空,而且是半個小時不到就賣完了,用瘋搶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

具體利率情況,3年期年利率2.38%;5年期年利率2.5%。與此前動不動就三四個點的利率相比,確實差了一些。問題是才兩個多點的利率,為啥大家會瘋搶呢?


講到這個問題,就不得不講一講當前的存款市場。數據顯示,2020年到2024年2月,中國家庭的銀行存款增加了約59萬億,相當於2009年—2019年的新增存款總量,其中超過80%的都是定期存款。

都知道,這些年市場大環境不好,銀行都在下調存款利率,以中行為例,到目前為止,中國銀行的活期存款利率為0.20%,定期存款三個月利率為1.15%,六個月利率為1.35%,一年利率為1.45%,兩年利率為1.65%,三年利率為1.95%。

單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國債利率雖然也降了,但是再怎麼樣也比當前存銀行要好一些,獲得的利息收益更高一些。

中央信號確定了!「通脹潮」還是來了 - 天天要聞


其實,這也應驗了2019年原央行行長周小川在某論壇上說過的那句話——「十年後,要買一款年收益3%的理財產品,會像車子搖號一樣,完全憑運氣了」

如今,離他說這話也就過去五年時間,但是在投資市場,能實現3%的穩定理財的產品其實大都已經消失了。

中央信號確定了!「通脹潮」還是來了 - 天天要聞


那麼,為什麼會消失?

一方面,基數越來越高,經濟增長的難度加大,比如,過去增長10%的GDP,是6萬億,但現在要增長10%,那就需要12萬億,所以,只能增長5%。

另一方面,各國都在通過降低資金利率,以促進經濟發展。讓大家都去消費、投資,為GDP做貢獻。我們這兩年存款利率降到歷史最低,其實也是這個道理。

而且,隨著刺激消費力度的不斷加碼,可以預見,「通脹潮」還是來了…

中央信號確定了!「通脹潮」還是來了 - 天天要聞


01.

物價上漲的信號

中央已明確

關於今年的居民消費價格(CPI)漲幅預期目標,中央已經明確,定在3%左右。同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提出,「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同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

簡短的兩句話,釋放的信號很確定。

中央信號確定了!「通脹潮」還是來了 - 天天要聞


1.明確要讓物價上漲。

根據統計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2月物價環比1月份有1%的增幅,商品價格已有上漲的勢頭,但同比上漲才0.7%,與今年既定的3%增長目標,還有2.3%的差距,可以說,物價增長還有較大的空間,需要在剩下的10個月內完成。

中央信號確定了!「通脹潮」還是來了 - 天天要聞


2.如何完成?

貨幣支撐!道理很簡單,在商品數量不變的情況下,只有增加貨幣供應,形成狼多肉少的趨勢,才能推動物價上漲。

當然了,官方表達是比較含蓄的,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要求貨幣供應量同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

中央信號確定了!「通脹潮」還是來了 - 天天要聞


主要通過兩個方面來實現:

一個是財政擴張,主要依靠發債。今年已知新增的規模:4.06萬億赤字規模+3.9萬億地方專項債+1萬億新增不列入赤字的超長期特別國債+1萬億去年四季度發行的1萬億特別國債+5000億以上的PSL,總共10.4萬億。

中央信號確定了!「通脹潮」還是來了 - 天天要聞


另一個就是新增貨幣供應M2,白話就是「印鈔」。2024年1月貨幣供應量M2高達297.63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7%,如果全年按這個速度的話,那麼今年全年增加的資金大概是35.8萬億。

比2022年和2023年平均每年26萬億的貨幣支持,2024年將高出一大截。毫無疑問,這為今年物價增長3%的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02.

手持三樣東西

心裡不慌

雖然社會流通貨幣瞬間快速增加,但並不意味著接下來,所有商品價格都會明顯上漲,而且,即便有的價格東西漲了很多,但進入門檻高或者不具備准入條件。所以,對於大多數家庭而言,只能擁抱核心資產。比如以下這三樣:

中央信號確定了!「通脹潮」還是來了 - 天天要聞


1.黃金。

黃金本身的稀缺性是不用質疑的。全世界每年可以生產的黃金只有3000噸。也正是因為稀少,所以在人們的眼中非常的珍貴,也不會因為人為因素而貶值。相比之下,紙幣的價值則容易受到政策變動的影響而貶值。



第二,優質證券。

通脹後,由於社會資金量增多,而儲蓄也不斷從銀行搬到股市,如此,股市上漲無疑。但是選擇上不能盲目,一要確定行業,二要分析企業的長期現金流,三要看好管理。當然自身的投資專業以及對宏觀經濟的分析也很重要。

總之,選擇長期收益穩定的企業,風險更低。

中央信號確定了!「通脹潮」還是來了 - 天天要聞


第三,優質房產。

目前,除了一線城市以外,其他絕大多數城市的房價確實出現下跌空間較大,包括空置率較高,已經出現了明顯的供過於求現象,但是對於部分一線城市來講,尤其是城市核心區,具備地段優勢的房子,依舊比較稀缺。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上海今日降雨降溫,節後首個工作日氣溫回升最高可達28℃ - 天天要聞

上海今日降雨降溫,節後首個工作日氣溫回升最高可達28℃

昨(5月4日)夜今晨上海出現陣雨天氣。5月4日20時到5月5日10時雨量統計顯示,上海全市普降小雨,崇明局部中雨。早間涼意明顯,全市氣溫起步在15~17℃之間。白天仍有陣雨天氣,大部分地區小到中雨,奉賢和浦東東南部等地稍微明顯些,今天夜裡逐漸雨止轉多雲。受降雨影響,全天氣溫不高,最高氣溫僅有20℃。風力較大,東南風...
又見「清倉卸任」,融通基金百億基金經理范琨因休產假離任 - 天天要聞

又見「清倉卸任」,融通基金百億基金經理范琨因休產假離任

界面新聞記者 | 杜萌公募行業再失良將。4月30日晚間,融通基金公告稱基金經理范琨因休產假的原因離任,公告顯示她已經在協會辦理了變更手續。「女員工因為休產假而暫離崗位,這種情況很常見,等到產假休完後再公告恢復履職就可以。但是因為休產假而離任,這意味著她將徹底離職。」公募業內評論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公開資...
73人掌控總資產2868億,「行走的印鈔機」-京滬高鐵2037年回本? - 天天要聞

73人掌控總資產2868億,「行走的印鈔機」-京滬高鐵2037年回本?

截止到2024年年底,我國高鐵運營總里程近4.9萬公里,創下世界之最。雖然鐵路建設並不以盈利為唯一目的,但現狀能達到盈利的線路寥寥無幾,京滬、京廣、京津、滬寧、滬杭、寧杭等極少數的幾條高鐵線路實現扭虧為盈,這其中京滬高鐵處於獨一檔的存在,被
險資一季度重倉銀行股,高股息資產受青睞 - 天天要聞

險資一季度重倉銀行股,高股息資產受青睞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隨著A股上市公司一季報披露,險資的持股情況浮出水面。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險資共出現在735隻個股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合計持股數量為607.98億股,持股市值達5808.83億元。(圖片來源:東方IC)險資對銀行股的持股數量和市值均位居首位。截至一季度末,險資持有銀行股278.21億股...
蘋果公司面臨關稅衝擊與反壟斷裁決,股價下跌 - 天天要聞

蘋果公司面臨關稅衝擊與反壟斷裁決,股價下跌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5月2日,蘋果公司(AAPL)在2025財年第二財季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預計將在第三財季(截至6月28日)因美國關稅政策損失約9億美元。受此消息影響,蘋果股價當日下跌3.74%,收盤價為205.35美元。年初至今,蘋果股價累計下跌15.79%,市值蒸發超6000億美元。東方IC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表示,當前關稅稅...
「十萬到十億」,《創業有得聊》解碼創業者逆襲方程式 - 天天要聞

「十萬到十億」,《創業有得聊》解碼創業者逆襲方程式

「十萬到十億」有怎樣的商業秘籍?5月4日,創業主題訪談節目《創業有得聊》最新一期在湖南衛視、芒果TV播出。本期節目聚焦「小成本創業」與「殘障群體創業」兩大主題,由汪涵、鄭方一聯合主持,邀請果繽紛聯合創始人王紅偉擔任創業導師,與四位年輕創業者
智慧採信管理模式助磨憨口岸水泥進口提速 - 天天要聞

智慧採信管理模式助磨憨口岸水泥進口提速

勐臘海關關員在磨憨國際物流中心對進口寮國水泥進行查驗。 供圖近日,18輛滿載著580.85噸寮國水泥的貨車從磨憨公路口岸通關,這是全國首批公路口岸採用智慧採信管理模式進口的水泥。針對磨憨國際口岸城市建設基建物資進口需求量大的實際,昆明海關創新監管模式,積極推動磨憨口岸成為進口寮國水泥智慧採信試點。昆明海關所...
成大器者,必須經歷的三項修鍊 - 天天要聞

成大器者,必須經歷的三項修鍊

導語:一名優秀的管理者,必須要經歷三項的修鍊。是哪三項修鍊呢?本文與大家探討。最近,和企業家朋友聊天,我有一個明顯的感受:大家都不怎麼談增長目標了,都在說要向內看,做好管理。這是好事。外部環境越困難,就越要向內看,練好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