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率下滑,銷售依賴大客戶,萊茵生物實控人1.2億坐莊自家股票「栽」了!

2024年03月14日16:35:18 財經 1970
毛利率下滑,銷售依賴大客戶,萊茵生物實控人1.2億坐莊自家股票「栽」了! - 天天要聞

3月13日,萊茵生物(002166.SZ)公告顯示,公司實控人秦本軍因操縱證券市場,與王洋二人分別被處以罰款207.28萬元,沒收違法所得138.18萬元。同時,證監會還擬決定對王洋、秦本軍分別採取5年市場禁入措施。

此前,公司曾於2023年5月11日披露,秦本軍因涉嫌操縱證券市場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或因利空落地,公司股價並未受到太大影響。近兩日公司股票均小幅震蕩為主,截至3月14日收盤,股價收報6.9元,下跌1.29%,總市值51.2億元。

毛利率下滑,銷售依賴大客戶,萊茵生物實控人1.2億坐莊自家股票「栽」了! - 天天要聞

拉長時間來看,公司股價在大盤反彈期間表現也不好,可能由於目前秦本軍仍是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投資者擔心當正式處罰決定出具之後,其董事長人選或將發生變動,進而會影響到公司發展。

鈦媒體APP注意到,秦本軍之前出資1.2億元認購私募產品,而最終被沒收的違法所得僅百餘萬。看似實控人獲利不多,但實際情況或許並非如此。回溯來看,在公司股價暴漲期間,秦本軍三個兄弟紛紛減持公司股票套現。

另外,比起實控人「暴雷」,公司經營業績下滑更令人擔憂。據了解,2023年以來,隨著下游消費市場需求增速放緩及公司主要產品價格下滑,導致其毛利率同比大幅下滑,經營業績亦大幅下滑。

冒違規風險,1.2億炒股盈利百餘萬

經監管層查詢,秦本軍通過他人介紹認識王洋。2021年,秦本軍出資1.2億元認購「大華優選二號」等4隻私募基金產品,交予王洋操作和管理。2021年4月14日至2021年11月15日期間,王洋控制使用「陳麗鳴」等28個證券賬戶利用資金優勢、持股優勢集中連續交易「萊茵生物」,影響股票交易價格和交易量。因此,王洋、秦本軍涉嫌違反《證券法》相關規定,構成操縱證券市場的行為。

根據相關規定,監管層對王洋、秦本軍操縱「萊茵生物」行為,沒收違法所得138.18萬元,並處以約415萬元罰款。此外,證監會還擬決定對王洋、秦本軍分別採取5年市場禁入措施。

回溯來看,上述時間內公司股價表現並不是很好。交易數據顯示,2021年4月14日至11月15日,公司股價由7.94元上漲至8.68元,區間漲幅為9.69%。這不得不讓人疑惑,既有熟悉公司的實控人又有專業的私募操盤手,為何獲利如此之少?換個角度思考,難道公司實控人冒著違規風險,就圖這點利?

然而,真實情況或許並非如此。

據交易數據顯示,2021年年初,公司股價大約為7元,而到2022年,因工業大麻等概念公司股價飛升,短期漲幅超過50%,甚至在當年7月達到年內高點15元左右。

毛利率下滑,銷售依賴大客戶,萊茵生物實控人1.2億坐莊自家股票「栽」了! - 天天要聞

通過進一步研究,鈦媒體APP發現秦本軍所購買的私募基金產品運行時間很可能超過一年。以公告披露的「大華優選二號」私募產品為例,該產品成立時間為2021年4月15日,而最後更新時間為2022年6月17日。從時間上來看,2022年公司股價飆升除搭上熱點概念之外,或許也有私募操盤手的功勞。

毛利率下滑,銷售依賴大客戶,萊茵生物實控人1.2億坐莊自家股票「栽」了! - 天天要聞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秦本軍在2022年股票暴漲期間未減持,但是作為公司十大股東的蔣安明、蔣俊、蔣小三卻均出現減持套現。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末三人持股均為3.45%,而2022年三季報末三人持股則分別降低至2.55%、1.63%、1.04%,合計減持5.13%。彼時公司總股本約7.4億股,若以此計算,大約減持超3700萬股。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三人與秦本軍均為兄弟關係,其中蔣安明系萊茵生物的發起人之一,而蔣小三和蔣俊則分別在2017年和2018年從二級市場集中競價交易的方式買入公司股票,成為公司股東。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和2018年公司股票年內均價分別約為12元、9元。

毛利率大幅下滑,大客戶依賴明顯

萊茵生物成立於2000年,是一家專業從事天然健康產品研發、生產及銷售的民營企業,其主要產品為天然甜味劑、工業大麻提取物和茶葉提取物等。

鈦媒體APP注意到,此前在全球減糖需求持續高增長的背景下,公司連續兩年產銷增長。2020年至2022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7.84億元、10.53億元、14.01億元,同比增長5.7%、34.4%、32.99%;凈利潤8598.94萬元、1.18億元、1.79億元,同比增長-18.61%、37.74%、50.92%。

2023年以來,公司凈利潤卻出現大幅下降。2023年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將實現凈利潤7149.82萬至1.07億元,同比減少40%至60%;扣非凈利潤2236.01萬至3726.69萬元,同比減少75%至85%。對此,公司表示,受部分產品價格下降等影響,導致毛利率同比大幅下滑,同時由於部分存貨計提減值、工業大麻項目折舊費用化等較上年大幅增加,導致凈利潤同比大幅下降。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公司有三大業務板塊,但是天然甜味劑為其收入主要來源。2022年年報顯示,公司天然甜味劑業務實現營業收入8.89億元,佔比63.45%。如此業務結構之下,使得公司存在產品單一風險。

更為關鍵的是,公司還有大客戶依賴。2022年,公司前五大客戶的銷售額占年度銷售總額為60%,其中第一大客戶芬美意(全球香料供應商)自2018年與公司簽訂5年獨家分銷合同後,銷售額佔比逐步提升,截至2022年底,芬美意採購額占公司總營收的比重接近五成。

公司也坦言,為控制單一重大客戶依賴的風險,一方面加大天然甜味劑產品國內市場的開拓力度,另一方面同步加快其他植物提取產品的開發、推廣與銷售。

據了解,秦本軍曾在2019年開拓工業大麻賽道,打造第二增長曲線。到2022年末,公司在美國的工業大麻提取工廠完成最終的調試優化,正式達到量產狀態。

然而,2022年年報顯示,公司工業大麻業務營業收入不及預期,主要原因一是銷售端因政策開放進程及下游市場需求增長不達預期,客戶拓展緩慢,未能達成預期銷售目標;二是2022年海外工業大麻市場供需出現階段性不平衡,產品價格呈現低迷狀態,公司針對工業大麻原材料計提減值,對工業大麻業務及整體凈利潤產生一定影響。

由此來看,新開拓的業務可能難以支撐起公司第二增長曲線,未來發展也尚待時間檢驗。(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翟智超)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證監會同意山大電力深交所創業板IPO註冊 - 天天要聞

證監會同意山大電力深交所創業板IPO註冊

智通財經APP獲悉,5月23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關於同意山東山大電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的批複》。據悉,山大電力擬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興業證券為其保薦機構,擬募資5億元。招股書顯示,山大電力成立於2001年,公司致力於電力系統相關智能產品技術研發與產業化,基於在智能電網領域積累的電網監測技術和...
英諾賽科計劃回購公司H股 - 天天要聞

英諾賽科計劃回購公司H股

智通財經APP訊,英諾賽科(02577)發布公告,其擬行使股東於股東周年大會上授予董事會的回購授權項下權力。公司已決定,於本公告日起至回購授權屆滿期間,公司將根據市場情況及回購授權,以不定期於公開市場上購回股份。有關授權將於以下日期(以最早者為準)屆滿:(i)公司下屆年度股東會結束時;(ii)公司的公司章程或任何適用法...
大和:小米集團-W晶元策略類似蘋果做法 維持目標價65港元 評級「買入」 - 天天要聞

大和:小米集團-W晶元策略類似蘋果做法 維持目標價65港元 評級「買入」

智通財經APP獲悉,大和發布研報稱,維持小米集團-W目標價65港元以及「買入」評級。 小米新品包括全新玄戒O1 3納米旗艦處理器、全新旗艦小米15S Pro與小米平板 7 Ultra、全新小米YU7正式亮相。小米的晶元策略專註於內部使用,而不是外部銷售,目標是建立長期的競爭護城河,實現硬體和軟體之間的深度整合,這類似於蘋果的做法...
ST百利子公司百利鋰電終止對外投資 不再持有兮然科技股權 - 天天要聞

ST百利子公司百利鋰電終止對外投資 不再持有兮然科技股權

智通財經APP訊,ST百利(603959.SH)發布公告,此前,公司全資子公司常州百利鋰電智慧工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利鋰電」)以現金收購及增資的方式對兮然科技(江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兮然科技」)進行投資。百利鋰電與王京旭和蘇州馳合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以下簡稱「蘇州馳合」)於2023年8月簽署了《投資協議》(以下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