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杭州清泰街一下人多了起來。
但人們都保持著沉默,手捧黃白菊花,或是抬來一箱娃哈哈純凈水和AD鈣奶,靜靜地放在清泰街160號的大門前。
原來,這裡是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後發家的地方。
在2月25日,他因病去世。
春寒料峭,卻絲毫沒有打消大家前來弔唁這位人民企業家的意願。
他的獨女宗馥莉正式接任董事長職位,帶領國民飲品娃哈哈繼續走下去。
在宗慶後的引領下,娃哈哈打造出無數高知名度的爆款飲品。本文帶你回顧這位企業家傳奇的一生。
01
下鄉勞動14年,
35歲遇見心上人
1945年,宗慶後在徐州出生。
父親經營生意失敗,家裡全靠母親教書賺來的微薄薪水周轉。
和當時大多數家庭一樣,宗慶後兄弟姊妹眾多,經常飢一頓飽一頓,弟弟還曾經因為盯著別人吃東西走不動路,被母親一頓教訓。
作為兄長的宗慶後,小小年紀就學著分擔經濟重任,走街串巷去賣爆米花和紅薯,是常有的事情。
在五六十年代,宗家的日子越發困難,五個孩子的溫飽成了最大的問題,迫於無奈,小妹宗蕊被送了出去,這也成了宗慶後心裡一道坎。
宗慶後深知母親不易,17歲初中畢業後,便選擇了下鄉勞作。
1963年,宗慶賀告別家鄉,來到了舟山群島的農場。
沒想到這一待,就是全部青春。
當時的規劃,是要將農場改造成一個棉花基地,宗慶後的主要工作就是開墾田地、搬石頭這些重活累活。
但宗慶後並沒有感到害怕和退縮,正值壯年的他,積極進取,帶領著自己的隊伍辛勤勞動。他的厚道和善良,也讓眾多工人都願意追隨他,很快,宗慶後就成了工人里的"頭兒"。
然而不久便傳來舟山群島規劃失誤的消息,棉花基地的改造計劃也泡了湯,一瞬間,宗慶後又成了下崗工人。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紹興茶場接納了這一批青壯年工人,有工資維持生計,但活兒一件不少。
宗慶後還是一如既往地搬石頭、種茶葉,甚至還學會了殺豬。
但這種日子,對於一個念過書的青年來說,何嘗不是一種煎熬呢?
可是命運就是如此,宗慶後在日復一日的勞作中,度過了十四年的光陰。
他也從渾身是勁的青蔥少年,步入了而立之年。
1978年,愛子心切的母親主動退休,讓宗慶後回到杭州。
這一年,他已經35歲,卻還沒成家。
其實他的外貌條件,並不缺乏追求者和說媒,但宗慶後在十四年的勞動里,早就掩埋起自己的心思,從未想過娶妻。
第二年,經人介紹,宗慶後認識了施幼珍。
施幼珍那年31歲,但她卻有清醒的戀愛觀,不想隨波逐流匆忙結婚。直到遇見宗慶後,見到他待人溫和禮貌、吃苦耐勞,她才有了一絲悸動。
兩人一見鍾情,喜結連理。
在外人眼裡,勞累小半生的宗慶後總算落地生根,生活美滿。
但若是宗慶後就這樣能滿足,可能就沒有了一代傳奇企業家的故事了。
02
蹬三輪走南闖北,
42歲抓住創業風口
當時回到杭州的宗慶後並沒有代替母親的教師崗位,而是在一所小學辦的紙箱廠里當工人。
但每天糊著紙的日子和在茶場搬石頭沒區別,宗慶後覺得沒啥挑戰性。他主動找上領導,想去當供銷員。
領導見他這麼積極主動,是個人才,欣然答應了宗慶後的要求。
宗慶後踩著三輪,開啟了供銷員之路。
他的身影,從小小的紙箱廠,出現在了杭州的大街小巷裡。
80年代,是個遍地機遇的時代。
宗慶後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他深知,只要有一個恰好的機會,他也一定能幹大事。
於是他在等,向時代這個巨大的池裡拋出自己的釣魚竿。
1987年,杭州上城區文教局進行改革,要求校辦企業承包給私人,但承包者一年上交四萬元的利潤。
但宗慶後一句"我保證交十萬",震撼了所有人。
此話一出,讓他穩拿承包機會,因為沒有第二個人敢做出這種誇張的承諾了。
這一年,他42歲。
宗慶後自己還回憶,當時開辦費就要去了四萬,剩下十多萬還是貸款來的。
然而憑藉多年摸爬滾打,宗慶後攢下不少經驗,對這個十萬的"小目標"頗有信心。
宗慶後帶著兩個退休教師說干就干,從小生意開始,賣文具、日用品,打下客戶基礎,又給人做代銷商,加工花粉口服液。一年以後,宗慶後向文教局上繳了22.2萬元利潤,比當初承諾的十萬翻了一倍。
03
心系兒童,"娃哈哈"橫空出世
不過,賺得第一桶金的宗慶後並沒有趾高氣揚,而是繼續觀察市場需求。
由於接觸孩子比較多,他發覺很多小學生營養不良,但同時也很困惑,這個時期,吃飽飯應該不成問題啊,怎麼小朋友們的臉蛋還是不水潤呢?
後來宗慶後發現,原來是因為獨生子女的政策,孩子們成了唯一的掌上明珠,長輩很寵,所以孩子們出現了挑食的不良習慣。
針對這個問題,他特意請來了浙江醫科大學的朱壽民教授幫助開發兒童營養液。
當時少年宮的主任看到宗慶後在公開徵集營養液的名字,他說:"有個'娃哈哈'的兒歌,孩子們都會唱,不如就叫這個名字吧。"
宗慶後覺得主任的建議很中肯,欣然採取了"娃哈哈"這個品牌名。
娃哈哈兒童營養液一經上市,廣受好評。
之後,娃哈哈兼并了時運不濟的杭州罐頭廠,正式成立了集團公司。
此時,宗慶後46歲,從默默無聞的供銷員到千人集團的大老闆,他已等待太久。
成為集團領導人的宗慶後,依舊秉承那一份低調隨和的初心,打造出了許多一線飲品。
誰小時候沒有喝過A D鈣奶?在大人眼裡,飲料應該少喝,但AD鈣奶卻可以跨過這條"紅線",讓小孩們開心很久。
有網友表示:我三十了,還是愛喝AD鈣!
娃哈哈八寶粥,每一罐都有飽滿的蓮子和桂圓肉,送禮自用,都說極好的選擇,在抗擊洪災、地震的危急關頭,它也是首要的賑災物。
由娃哈哈研發的純凈水,憑藉高純凈度,還成為了實驗室的常客。
知名學術博主畢導曾經讀博做的水膜,實驗室不用娃哈哈,用純水機造水,而這台機器就要耗費20多萬。
兩元一瓶的娃哈哈,可真是在為科研做慈善。
娃哈哈,不愧是國民一線飲品品牌,收攏了全年齡、各行業的消費者,成為屈指可數的常青樹。
寫在最後
宗慶後三次成為中國首富,但從他身上,感覺不到一點耍大牌的意思。
有網友曾在蕭山機場偶遇宗慶後,見他穿布鞋、背帆布包,身邊連個保鏢和秘書都沒有。從貴賓車上下來,宗慶後還下意識地想去接乘務員幫忙拿的行李箱。
網友不禁感慨,宗老骨子裡的樸實,沒有搞特殊,反而贏得了大家的尊敬。
在宗慶後的追悼會上,幾位曾經在娃哈哈任職的員工回憶起宗老,也是頻頻念叨他的善良、友愛,給員工發6億年終獎,確有其事。
宗慶後光明磊落的一生,值得所有人敬仰,讓我們一起緬懷這位人民企業家。
作者|魚籽醬·柏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