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鄉錦繡山河美,十座城池爭鋒芒。一次次跨越發展,廣西城市再創輝煌。
廣西,一個濃郁多彩的自治區。這裡擁有無與倫比的山川風光,曲折蜿蜒的灕江水系構成了廣西獨特的地貌地理環境。數千年來,先民們在這片熱土上繁衍生息、生生不息。
如今的廣西,正處在一個快速發展的黃金時代。無數的城市在這片土地上拔地而起、茁壯成長。它們有著各自不同的性格和風采,有的歷史悠久、有的則朝氣蓬勃。這其中,必定會誕生出十大耀眼巨星。
那麼,廣西城市10強排行榜上,今年的競爭結果又將如何?讓我們來見證這場城市PK大戰的最終實力對決!
一、GDP總量爭先:柳州穩居榜首,南寧追趕近身
GDP,是反映一個城市綜合實力最直觀的數據指標。2022年,廣西十大主要城市GDP統計數據已經出爐。快速掃一眼榜單,不難發現——排在首位的柳州,GDP總量高達467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8.9%。在GDP總量上,柳州已經連續多年穩居廣西十強城市之首,綜合實力可以說是第一梯隊中的翹楚。就在柳州穩步領先的同時,排在第二位的南寧也在蓄勢追趕。2022年南寧GDP總量達到4172億元,增速高達10.6%,已經舍近柳州僅500億的差距。
而廣西第三的城市是北海,2022年GDP總量為2585億元。北部灣經濟區的加持,讓北海穩定在廣西城市矩陣排行的前列。之後依次是貴港、桂林、柳州,這六個城市形成了廣西GDP十強的主力軍。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桂林市的GDP增速出現了負增長,說明經濟運行有待進一步優化調整。賀州也有一定的下滑。這就為其他城市超越和進步敲響了警鐘。
二、人口規模對比:南寧單打獨鬥,中小城市並駕齊驅
與之相比,在常住人口總量上,南寧力壓群雄。截至2021年,南寧市常住人口數已經突破830萬,位列廣西各地級市之首。人口基數的巨大優勢也是南寧經濟大市的重要支撐。
第二名是北海市,常住人口數為360萬。緊隨其後的柳州市,常住人口也有近300萬之巨。第四和第五則是桂林市和欽州市。
可以看到,無論是GDP總量還是城市人口,前五名的城市都是南寧、北海、柳州、桂林、欽州。這五座城市既擁有大市場,也具有強勁經濟動力,稱得上是廣西的頭號城市。
而如果單從人口數量來講,南寧市已經單獨突破800萬大關,遠遠超出其他城市。南寧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千萬人口城市」,人口規模上的絕對壓倒性優勢,是其穩居廣西第一的最大王牌。
剩下的中小城市在人口數量上基本持平。柳州、北海、桂林都在300萬左右徘徊。但是它們卻並駕齊驅在GDP總量上廝殺。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這幾座城市的經濟活力與發展潛力。
三、西部依託東部,貧困市被「圈養」
進一步深入挖掘數據,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有意思的現象——目前廣西東部地區城市的經濟發展速度和城鎮化進程明顯快於西部地區。南寧、柳州等位於東部地區的大城市,正利用自身雄厚的經濟基礎,向周邊西部貧困城市輻射帶動。這種東強西弱的局面已然形成。不過,東部的輻射帶動作用對拉動西部相對欠發達城市也大有裨益。
以柳州為例,它正向西部的賀州、梧州乃至河池等地加大經濟合作力度。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例子之一,就是將這些西部城市都納入到柳州都市圈建設框架中來。柳州的一些大型項目、產業配套服務資源和基礎設施建設,也在這些相對欠發達的城市鋪開。
依託強大的柳州都市圈,作為區域中心城市的柳州將與周邊城市實現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互助共享、市場要素合理流動。這對於架起西部城市與東部城市共同發展的橋樑,實現沿海與內陸的融合驅動具有重要意義。
四、相關區域正在調整,部分城市面臨考驗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廣西相關區域也在積極推進調整。這其中最重要的舉措就是——西江經濟區正式啟動。這一規劃將以南寧、北海和欽州三市為核心,重點打造珠三角地區輻射西南腹地的先導區、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區。
隨著西江經濟區的全面啟動,南寧、北海、欽州等城市將迎來重大的發展契機。這其中,北海作為珠三角經濟區的南大門和沿海開放門戶,地位更加凸顯;南寧是西江經濟區核心引擎,也將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科教文化提升等方面發力;欽州作為港口城市,也將加強與珠三角的合作對接。
這一輪區域格局的重新洗牌,對其他的中小城市形成新的考驗。它們如何借東風、圈中融入,也將關係到城市未來的排位。
五、綜合實力看兩市,潛力看河池
廣西省會潛力的中小城市,南寧、柳州這樣的大城自然不在考慮範圍。區域中心城市的位置不會輕易被撼動。相反,還在起步階段、發展空間更大的城市反而更值得期待。在此,河池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這座城市下轄區延綿1000多公里,毗鄰柳州與桂林,區位優勢明顯。近年來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上有較大突破,也為產業發展和生態旅遊開發注入新動力。
當然,如果單論當前的綜合實力,桂林和北海應該更有資本稱霸廣西城市矩陣後宮。桂林以其獨特的山水環境和人文積澱,同時兼具文化創意、高端旅遊業的雙重光環。北海作為海港城市和對外開放窗口,也絕非等閑之輩。這兩座城市都具有較大的輻射帶動能力。再往下看,欽州、玉林等沿海城市憑藉區位和產業優勢也有機會殺到前列。梧州和賀州等則更多依託交通樞紐和腹地資源優勢來提升實力。這背後也折射出廣西城市群的生機與活力。
可以看到,在這場廣西10強城市的實力大PK中,東強西弱的格局已然形成。其中,南寧以超大城市的人口和GDP規模高居榜首;柳州等也憑藉自身雄厚的實力穩居前列。同時,大城市也在向周邊中小城市的輻射帶動上發力。
當然,城市之間的競爭與合作並存,這正是廣西城市群活躍的體現。隨著相關區域的框架調整,不少城市正面臨新的發展機遇。相信通過這一輪洗牌梳理,廣西的城市體系一定會邁上新的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