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會現場
封面新聞記者 楊鑫
12月2日,2023戰略資源和新能源材料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大會在成都召開。
大會以「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為主題,目的在於繼續推進我國戰略金屬資源與新能源領域的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深入探討交流國內外戰略金屬資源與新能源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著力體現和提高技術與裝備最新成果, 總結在生產中得到應用先進技術以及尚處在工業化試驗階段的新技術,大力推廣示範工程成果和經驗,提升核心競爭力,促進整體水平提升。
會上,來自國內外知名高校院所專家學者和新能源材料領域龍頭企業代表,齊聚成都,交流分享關鍵戰略材料領域的前沿技術、成果轉化與產業發展實踐,是推進我國特別是成渝地區戰略資源與新能源新材料的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也是成都市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著力推進全新材料產業鏈建圈強鏈的重要舉措。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原會長康義表示,礦產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新能源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保障。加強戰略資源和新能源材料的科技創新,對有色金屬工業和新能源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近年來,我國以風電、光伏發電為代表的新能源發展成效顯著,裝機規模穩居全球首位。同時,新能源技術創新能力全球領先,氫能、儲能等新能源技術快速迭代。針對新能源礦產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和高性能鋰電材料的產業化還存在薄弱環節,關鍵核心技術亟待突破,康義提出加快鎳鈷鋰新能源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大力提升戰略資源和新能源材料自主創新能力、加強高端人才培養等三點建議。
中國有色金屬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常務副理事長馬世光表示,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有色金屬生產、消費及國際貿易第一大國。本次大會將聚焦新能源和儲能材料、核材料、平面顯示用鍍膜材料等功能材料,探討這些材料在研發和生產中的熱點和瓶頸問題。目前業界關注的大功率鋰金屬電池,旨在為汽車、火車、挖掘機等提供更強大的動力,實現長距離行駛和長時間工作。電池的充放電次數,即循環壽命,也是鋰金屬電池研發工作的重點。「如果該項目研究能夠取得成功,將是新能源產業的又一重大突破。」馬世光說。
「戰略資源關係國計民生,在資源系統中居支配地位,關乎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安全,既是資源安全保障的重中之重,又是新能源時代重要的戰略資源」,成都理工大學副校長曾英介紹,本次會議以綠色低碳為主題,匯聚專家學者和企業家智慧,踐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運用科技的力量,探索「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的戰略資源與新能源新材料行業綠色發展新模式,探討中國「碳達峰」綠色發展行動方案與低碳科技路線實踐經驗,推廣促進綠色低碳發展模式轉變的新技術、新裝備,實現全行業新時代智能化高質量發展。
成都市經信局新材料產業處負責人表示,十八大以來,作為國家在西部的戰略縱深布局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點城市,成都市根植於西部的戰略礦產資源支撐,依託高校院所人才優勢,錨定戰略性資源材料產業化發展,構建具有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目前,全市新材料規上工業企業超過800家,年產值超過2200億元,呈現出創新驅動引領、競爭力增強、規模持續擴大的發展態勢。未來成都將在搭建高能級產業交流與創新平台方面持續發力,力爭在新能源材料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成都市先進材料產業生態圈聯盟常務副理事長秘書長表示,中國新材料產業區域發展呈現東中西的區域集聚發展格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將成為中國新材料產業新極核。未來將以產業鏈建圈強鏈為攻堅方向,打造國際一流、特色突出、國內領先的綠色、低碳、循環的新型材料產業高地。
本次大會由成都理工大學、中南大學、江西理工大學、西南科技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大學、成都市先進材料產業生態圈聯盟、中冶有色技術平台、中國有色金屬智庫牽頭主辦,中國有色金屬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都新材料 產業研究院、北方中冶(北京)工程諮詢有限公司共同承辦。大會除開幕式外,還將舉辦戰略性金屬礦產資源綠色智慧採選技術與裝備創新大會,第三屆鋰資源科技創新大會及鋰電產業鏈發展論壇,2023 核材料學術交流會,2023 冶金固廢資源化利用技術交流會,2023 先進金屬功能材料製備與應用技術交流會,2023 新型儲能材料與器件學術交流會等六大主題論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