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記者陳秋圓 發自北京 今天(10月18日),國新辦舉行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介紹,在投資數據方面,前三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75035億元,同比增長3.1%;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同比增長6.0%。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6.2%,製造業投資增長6.2%,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9.1%。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8480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7.5%;商品房銷售額89070億元,下降4.6%。此外。民間投資下降0.6%。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
「民間投資雖然還是負增長,但降幅比1—8月收窄了0.1個百分點,這是個重要變化。」盛來運表示,在民間投資中,房地產投資是佔比超過1/3,如果扣除房地產投資,民間投資增長9.1%,環比回升了0.1個百分點。
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近期各地密集出台了房地產的發展政策,但是從房地產發展行業的數據來看,恢復的情況似乎不及預期,如何看待這一現象,對於未來一段時期房地產行業的走勢有何判斷?
對此,盛來運回應,房地產確實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產業鏈條比較長,所以對經濟的增長和運行具有重要的影響。關於房地產經濟和發展問題,他表示,第一要認識到,房地產的調整是有利於房地產向高質量發展方向轉型。
我國房地產從2003年住房商品化改革開始,到2020年,將近20年時間,房地產持續保持高增長。期間房地產投資年均增長19.9%,商品房銷售面積年均增長10.8%,商品房銷售金額年均增長20.3%。「有一些學者說,中國用了不到20年的時間房地產的高速發展,走過了一些發達國家上百年的歷程。所以,房地產持續高速擴張,為那個時期的中國經濟保持高速增長和中高速增長作出了重要貢獻。」盛來運指出,房地產也像其他產業一樣,不可能持續保持高增長,到了一定階段以後,出現這種調整是很正常的,而且這種調整是有利於淘汰落後產能,有利於結構優化,尤其是有利於房地產業高質量發展。所以現在的調整是有利於後期的發展。
其次,房地產持續高質量發展,還是有很強的支撐的。從中國的發展階段來講,我們現在還處在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階段,人均GDP剛剛超過1.2萬美元,而且城鎮化率按常住人口統計是65.2%,按照戶籍人口統計城鎮化率才47.7%。「所以,城鎮化無論從數量還是從質量來看,都有較大的提升空間。這就意味著我們的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還是較大的。」盛來運說,目前,房子雖然總量已經達到400億平方米左右,但是結構上看中小戶型偏多,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住房的改善性需求潛力也是非常大的。「所以從這些基本面情況來看,我們認為中國的房地產實現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仍然有堅實的支撐,所以不能說房地產一調整,大家就覺得沒底,這是不符合中國經濟發展階段變化的。」他說。
第三,從去年到今年,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出台了一系列穩定房地產的優化政策,政策的實施有個過程。從現在實施的初步情況來看,積極的效應還是有的。盛來運援引數據介紹,房地產投資是在繼續下降,但是降幅是在收窄的。另外,從9月份一些數據簡單測算來看,環比是在改善的,比如商品房的銷售面積9月份是負10.2%,但是它比8月份改善了2個百分點。還有房地產的開發投資,9月份當月是負11.8%,8月份是負10.8%。房地產新開工面積,9月份降幅大幅收窄。另外還有一個數據,9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交易量的數據,新房和二手房合計數據在9月份當月轉正,環比增長2.8%,從4月份以來,在連續5個月下降後首次轉正。
「所以從這些指標數據來看,我們認為房地產的優化政策作用是在持續釋放,有積極的效應。當然,這個政策的發揮還要有個過程,因為畢竟房地產總體上處在一個調整階段,所以後期還是要抓好政策的落實。」盛來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