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33年以來,一路走來卻令很多投資者基本虧損,被迫退出股票交易市場,這不得不令投資人汗顏。中國社保基金以往代表著國家利益在股票具有價值投資時建倉,往往是取得極大的投資成功。而據今年「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的投資報告,2022年投資收益為負1380.90億元,投資收益率為負5.07%,另據全國公募基金虧損為1.45萬億元,為三年以來首次出現虧損。全國私募基金虧損更是達到98%,2022年為最慘烈的一年。而中小散戶從去年至今以來,虧損更是達到97%,何談什麼投資收益?而中小股民銷戶比去年整整擴大一倍以上。
股票市場成了中小散戶的粉碎機了
為什麼在中國的股票市場上,社保基金和公募基金及私募基金都處於虧損或者大面積虧損,大家都不賺錢,錢到哪裡去了?又是誰在賺錢?談到這個問題,這就和中國股市的交易制度有極大的關聯,上市公司的高管及董事的減持,可以不受公司的業績而隨意減持,股市的長期熊市和以上是戚戚相關的。在股票交易制度還不完善的情形下,卻推出了一系列做空機制及融券機制,只能迫使股市不斷向下,才是造成大家不賺錢的根本原因。特別是今年實行註冊制以來,高溢價高市盈率的發行,超募發行的巨大資金,某些上市公司用來理財或者放在銀行吃利息,而絕大多數股票,上市第一天即為最高價,一路下行,更為奇葩的是上市就可以變通融券賣岀,限售股哪還有限售禁期?再有上市公司高管、董事可以一到解禁期,就拚命減持自家公司的股票,更有甚者某些公司高管、董事減持減到了零持股,認真想想,這樣的公司能給中小股票持有者回報嗎?在二級市場上就只有大家都虧損,只有公司的高管及董事賺錢,只有做空股票的機構賺錢,就一點也不奇怪了!對於2022年來,社保基金、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部分國外投資基金及中國股市中小投資者全部虧損,這和我們的股票交易機制不合理不對等是有極大的關聯,如果不從股票交易機制進行大的改變,恐怕在這個股票市場上只要做多都將逃不脫覆滅的命運,而中小散戶卻沒有做空的權利,長此以往將會是非常恐怖的,所以今年股民銷戶比去年人數增長一倍以上也就不足為奇了,為增強中小散戶及機構投資者的信心,唯有對目前的做空制度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包含上市公司法人的減持),才是最根本最有效的唯一可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