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是石化化工產業轉型升級的核心驅動力,也是產業發展搶佔未來競爭制高點的關鍵。南港工業區作為天津市綠色石化產業創新發展、科研成果轉化的主要承載地,近年來在實現產業規模量級取得快速增長的同時,通過培育創新主體、搭建創新平台、加大政策扶持、優化科技服務等舉措,不斷推動創新驅動提速增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科創南港」品牌持續打響,園區整體創新水平顯著提升。
目前,南港科創中心正在加快建設中,計劃明年建成投用,建成後將成為集技術研發、中試基地、高級辦公商業配套、公共交流展示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創新載體。此外,園區同步規劃20萬平方米的新材料產業創新基地,建設標準化、定製化廠房,打造研發創新成果的「熟化基地」。
龍頭項目創新引領作用凸顯
近年來,南港工業區吸引聚集了沙比克、殼牌、BP、諾力昂、亨斯邁等15家外資龍頭企業投資落戶。龍頭項目持續發揮虹吸作用,吸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加速聚集南港。中石化乙烯、「兩化」搬遷等龍頭項目陸續在南港工業區建成投產;今年8月,位列全球化工50強第6位的英力士集團與經開區管委會、中石化集團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推動南港120萬噸乙烯及下游高端新材料集群項目建設實施,大項目對創新資源的吸引力和產業鏈的凝聚力進一步增強,推動大中小企業協同互補及上下游產業一體化創新格局在南港加快形成。
產業創新能力顯著增強
南港工業區錨定高水平打造世界一流綠色化工新材料基地目標定位,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著力聚集科創要素,形成了一批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項目。其中,中石化北化院天津基地、中石化石科院天津試驗基地、華熙醫藥級中試基地等項目已開工建設;中石化工程院、中海油研究院科技成果產業化基地、中化學新材料創新平台基地、渤化集團研發中心等項目正在辦理前期手續,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將陸續開工。此外,南港工業區還積極與一批科研機構、企業高校洽談科創類項目合作,力爭促成項目投資落戶,打造京津冀化工新材料成果轉化高地。
創新主體規模加快壯大
南港工業區持續開展科技企業梯度培育,緊密服務南港落戶大項目好項目,通過組織「科創南港2023」——賦能南港企業發展科技政策分享會等系列活動,為中沙石化、中石化LNG、中石化石工院等南港重點項目提供現場服務,積極支持企業爭取各類科技資質和政策扶持。截至目前,南港工業區省級及以上智能工廠達到4家,科技領軍企業突破5家,石化化工領域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4家,園區高新技術企業總數占區內石化企業總數的41%,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進一步增強。
創新生態持續優化
為支持南港工業區創新生態持續優化,天津經開區堅持「政策先行,平台支撐」。政策方面,經開區發布《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進一步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若干政策措施》,聚焦石化產業項目投資、研發創新等環節,提出了一系列支持企業發展的「硬招」「實招」;成立天津南港基金首期規模10億元,重點投資方向為石油化工、新材料、合成生物、新能源、節能環保、高端裝備製造等領域項目。發揮「基金+招商」槓桿撬動更多高質量項目,圍繞產業鏈條上下游關鍵節點項目,進行延鏈、補鏈、強鏈,發揮規模效應和協同效應打造產業集群。平台方面,經開區成立天津精細化工和新材料產業(人才)聯盟(以下簡稱聯盟),目前已有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及金融機構等近百家單位加入聯盟。經開區依託聯盟先後舉辦了「科創中國」綠色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南港工業區高校科研創新成果轉化對接會等主題活動,為石化化工產業上下游、人才、技術等核心資源的交流與合作搭建了專業化平台。此外,南港工業區與天開園、物質綠色創造與製造海河實驗室等創新平台聯動發展,全力構建「研發在天開、轉化在南港」的綠色石化產業共生體系,促進前沿科技成果在南港就地轉化。
下一步,天津經開區將加大力度打造「科創南港」品牌,將深入實施「南港科企伴飛計劃」,圍繞提供科技服務、搭建政策平台等方面,為具有較強持續研發能力的企業量身定製科技成長規劃。目前,《南港企業2023-2025成長計劃》已經制定完成,覆蓋近50個項目;謀劃建設高水平研發機構,建設高能級創新平台,強化戰略科技力量,增強源頭創新能力。積極鼓勵龍頭企業、研究院所參與綠色物質製造海河實驗室建設;加快培育高新技術企業,著力打造技術領先的龍頭企業。到2025年底,南港工業區高新技術企業將突破30家,建成一批有代表性的省級以上研發創新平台;積極構建產業創新鏈條,打造創新型產業集群,著力構建烯烴深加工產業鏈、高端化工新材料產業鏈、高端精細化工和功能化學品產業鏈、清潔能源產業鏈、高端生產性服務鏈等5個產業創新鏈條;加快提升創新載體,完善「研發+創新孵化+中試熟化+成果轉化全生命周期創新體系」。加強與北京、市區科創資源協同,建設京津冀化工新材料成果轉化基地,更好發揮創新對石化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為園區科技創新發展注入源頭活水。